03.02财经早报 | 制造业PMI首次升至扩张区间;胡润报告:高净值人群投资仍以股票为首





国内

■ 财新中国制造业PMI2022年8月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

据财新,随着防疫政策优化和春节后经济活动逐渐恢复,2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持续回暖,结束此前六个月的收缩态势,重回扩张区间。3月1日公布的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1.6,较1月上升2.4个百分点,2022年8月来首次高于临界点,为2022年7月来最高。这一走势与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一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月制造业PMI录得52.6,上升2.5个百分点,连续两月高于荣枯线,显示制造业景气持续上升。


■ 《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

近日,《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正式发布。《报告》由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共同指导,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牵头编制。总体上看,近年来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22年底,5G网络覆盖所有县城城区,实现“村村通宽带”“县县通5G”。乡村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农村电商继续保持乡村数字经济“领头羊”地位,2022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


■ 工信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快上市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推动产融合作。现在金融机构都很重视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我们将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快上市。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中国网)


■ 财政部:对于购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支持增加适销对路商品供给,让老百姓乐于消费。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激活市场需求潜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现有的资金渠道对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予以支持。对于购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降低部分优质消费品进口关税,推动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促进居民消费。


■ 最高法:以虚拟货币支付工资,劳动者有权拒绝

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十件人民法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事案例。其中提到,以虚拟货币作为工资支付给劳动者违反法律规定,应认定为无效。



国外

■ 美国补贴诱惑太大 德国企业争做“脱欧”急先锋

德国工商联会公布的调查显示,美国推出的大规律绿色补贴正在吸引德国公司到美国投资。高达10%的德国企业计划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美国尤其受到青睐。23%的汽车制造商和供应链考虑搬迁生产。根据《通胀削减法》,消费者购买清洁能源新车可获得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但汽车整车必须在美国组装,并且电池所用的原材料也得有一定比例源自美国本土或美国的自贸伙伴。


■ 南非去年第四季度失业率达32.7% 近1600万人失业

南非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称,南非2022年第四季度失业率小幅下降,但仍然高达32.7%,就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数据显示,南非2022年第四季度的失业率达32.7%,较上一季度减少0.2个百分点,意味着在此期间仍有近1600万南非民众处于失业状态。大规模失业问题,仍然是当前困扰南非国家经济发展和民众生产生活的主要因素。


■ 法国2022年国际旅游收入创纪录 但仍缺少亚洲游客

根据法国旅游发展署公布的数据,受到国际游客推动,法国在2022年实现了579亿欧元(约4250亿元人民币)的国际旅游收入,这是“创纪录”的水平,但仍低于主要竞争对手西班牙。法国旅游发展署2月27日公布的报告介绍,至2022年12月底,法国在这一年的国际旅游收入比新冠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增加了12亿欧元(约88亿元人民币),这一结果可以用欧洲和美国游客的回归来解释,但也与通货膨胀有关,通货膨胀使旅游收入机械增加。该机构还指出,相比之下,2022年来自亚洲的游客仍然很少。(海外网)


■ 科创板2022年业绩稳中有升 营业收入首次破万亿

科创板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合计12050亿元,同比增长29%;归母净利润合计1144亿元,同比增长8%;扣非归母净利润合计920亿元,同比增长11%。考虑到科创板允许无收入和无盈利企业上市,剔除47家未盈利上市企业后,板块整体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增幅分别为30%、13%和14%。前三季度研发支出已达到822亿元,预计全年研发支出首次突破千亿。超八成公司实现盈利,七成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科创50头部公司业绩领跑,光伏、动力电池、半导体设备材料等领域表现亮眼,特殊类型企业经营情况向好。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下,科创板公司以高质量发展的年度成绩单,展现了我国科技创新企业的活力与韧性。


■ 胡润报告:未来三年高净值人群投资仍以股票为首

胡润研究院发布《中国高净值人群品牌倾向报告》显示,未来三年,高净值人群将增加的投资领域仍以股票为首,其次是黄金和银行存款,将减少的投资领域前两名是住宅和商铺。“中国的高净值人群既对经济的未来发展很有信心,个人的幸福感也很高。”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介绍,今年高净值人群对于经济发展的信心达十年来最高水平。


机构说市


民生银行:稳经济政策释放 制造业PMI继续企稳

针对最新出炉的2月制造业PMI数据,民生银行团队宏观中心主任王静文解读称,2月制造业PMI数据继续企稳,从分类数据来看,生产端修复快于需求端,外需仍有韧性。PMI数据的企稳向上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推动,一是疫情影响消退,二是稳经济政策效益释放。展望未来,市场信心逐渐企稳,经济修复基础将继续夯实。

方正证券:全面注册制下交易层面影响远大于股价层面影响

方正证券研报认为,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股市整体估值会出现中枢下降波动减少的特点,但A股这个过程在2010年后已经开始,现在估值中枢已经基本平稳,未来全面注册制下预计A股估值中枢不会进一步下降。全面注册制对于未来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的影响,交易层面的影响要远大于股价层面的影响。即注册制后我们依然会看到小盘股整体占优的行情特征、A股小盘股整体相对大盘股估值进一步下降缺乏逻辑和现实支撑,但是小盘股内部的收益率分化可能明显增加,且小盘股流动性可能不再像以前这么好了。

国泰君安:赎回风波阶段性缓和 债市迎来修复行情

国泰君安研报认为,2022年疫情冲击反复,收入不确定性增强下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趋保守,赎回潮冲击则加强了投资者谨慎心理,整体投资风格趋保守,风险等级为一级的理财产品占比显著上升。2023年年初至今,随着理财赎回风波阶段性缓和,债市迎来修复行情,赎回潮缓和叠加封闭型理财产品的发行也带来理财负债端回暖,银行理财配置需求增加,在配置资产选择上,由于资金面宽松预期较强叠加稳健性需求,中短段信用债热度较高。


■ 华为预计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6369亿元

华为企业BG副总裁陈帮华提到,华为预计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6369亿人民币,其中企业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同时,陈帮华发布中小企业业务战略,并表示,面向企业市场,华为的战略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加强,今年新的战略方向之一是加大中小企业市场的投入。


■ TikTok将默认设置每日1小时的青少年使用时间

TikTok在官方博客宣布,在未来几周,18岁以下用户的账户每日屏幕时间将自动设置为每天60分钟。如果达到60分钟的限制时长,青少年将被提示输入密码来决定是否延长时间。如果青少年选择放弃60分钟的默认时间限制,并在一天内使用TikTok上超过100分钟,将会收到设置屏幕时间限制的提示。此外,家长或监护人能够为青少年定制每日屏幕时间。(界面)


■ 数据报告:中国2月新能源二手车交易大幅增长

《2023年2月二手车在线交易数据报告》显示,2月新能源二手车在线成交量同比增长119.9%,环比增长183.3%。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逾1300万辆,且呈高速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使用周期较燃油车短,加上新能源汽车迭代更新快,各地对新能源汽车补贴促消费,据此,该报告认为,市场对新能源二手车交易服务的需求或将持续增长。(中国新闻网)


■ 机构:2月楼市现积极信号 百城新房价格结束“7连跌”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二手住宅销售市场及50个城市租赁市场的调查数据,2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74元/平方米,同比下跌0.06%;环比持平,止住“7连跌”。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856元/平方米,环比微跌0.01%,跌幅较1月收窄0.10个百分点;同比下跌0.96%,跌幅较1月扩大0.15个百分点。全国50个城市住宅平均租金为36.7元/平方米/月,环比上涨0.27%,同比下跌1.53%。(上证报)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