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测试道路,苏州高铁新城供图
在此之前,乘坐无人驾驶小巴上下班、呼叫无人驾驶出租车日常出行、无人环卫车、智慧物流车定时上岗……近年来,在苏州,这类的场景已经很常见。
同时,在国内其他城市,自动驾驶也陆续出现在多个场景中:
滴滴自动驾驶即将在广州花都区开启正式收费运营;
在北京亦庄,每天乘自动驾驶出租车上下班;
……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真是快。要知道,2010年,谷歌宣布了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服务计划,在当时这是一个非常新鲜的事情,大家都担心驾驶座没人汽车怎么敢上路?撞到人谁负责?各州的立法者都非常谨慎地不给它上路的机会。
但如今,在国内,自动驾驶出租(Robotaxi)、公交、环卫、配送、安防等等,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丰富多样。下载个APP,就可以搭乘商用的 Robotaxi ,与打网约车一样。
既然已经开始渗透进我们的生活里了,那我们就看看现在的自动驾驶到底发展得怎么样了。
01
智能汽车就是“有四个轮子的手机”吗?
对于智能汽车,有个比喻:智能汽车本质上是“四个轮子搭载一个超级手机”。
这个比喻很形象,未来汽车确实越来越成为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汽车智能可以分为两大类:环绕智能和行驶智能。环绕智能主要靠智能座舱实现,行驶智能则主要通过自动驾驶实现。
毕马威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Norbert Meyring曾总结,自动驾驶被视为汽车科技“皇冠上的明珠”。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自动驾驶赛道的产业链无论在硬件层面还是软件层面,都变得更细分、更全面。
产业链上游由软硬件供应商和技术服务与数字化平台供应商组成;
中游主要包括车企以及自动驾驶科技公司;
终端则包括港口、物流、末端配送、Robotaxi等商业化应用场景。
这也进一步推动了产品服务的标准化。比如虽然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的标注仿真训练的厂商,但产品接口已经标准化。
但在发展路径上,由于自动驾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涉及到非常多的环节,涉及的技术多、涵盖的领域广,所以自动驾驶的发展路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比如,按场景来划分,有公开道路场景、封闭场景;
按车辆类型来划分,有乘用车和商用车;
按自动驾驶等级来划分,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将自动驾驶分成了从L1到L5有五个等级:
L1–可以踩油门踩刹车或帮你打方向盘
L2–以上这俩都可以帮你做:提供自适应巡航系统、车道保持辅助功能等;
L3–帮你开,遇到紧急情况自己处理。如果处理不了的,会立即告诉你接手。你可以不要离开驾驶员座位就好。
L4–帮你开,任何情况都帮你处理。处理不了就停路边,你再来接手。你可以离开驾驶员座位,甚至睡觉也可以。
L5–帮你开,你想开都不行,方向盘与油门我已经卸了。
02
加速裂变
我们都知道,乘用车是以舒适性为导向的代步工具;商用车基本都是大卡车,是一种营收工具。
按照车子的特性,很多人都认为乘用车自动驾驶会在乘用车上发展地更快。因为商用车动辄是载重数十吨的大卡车,这种情况下推行自动驾驶会更加谨慎,安全难度也会更大。
但出乎意料的是,率先在商用化领域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突破的却是商用车。
目前,在矿区、港口、大田农业等封闭场景,已陆续实现自动驾驶商用车的商业化落地,树立起一座座商业化里程碑。
除封闭园区之外,在整个自动驾驶领域,干线物流几乎是行业公认的、最能快速落地的商业化场景。
而且市场规模很大。据研究预计,到2030年,自动驾驶的市场体量将超过10万亿。按不同的划分标准来看,其中88%为L4级别;Robotaxi占据30%,无人货运占50%,无人小巴、无人环卫车等共计占约20%;无人货运中干线物流和同城物流又各占60%和40%。这意味着干线物流或将成为一个数万亿级别市场。
去年以来,宜信生态圈企业嬴彻科技、小马智行、主线科技等自动驾驶商用车公司均宣告完成智能重卡的首批小规模量产交付。
嬴彻科技自动驾驶重卡,图源:公开媒体渠道
智能重卡的定义非常宽泛,涉及L2到L4三个不同的级别,每个级别对应的市场规模并不相同。
如果真正实现了L4,卡车就应当被叫作“无人重卡”。
在这个赛道中,L3和L4可以共存,但有人还是无人是核心差异,这也构成了智能重卡和无人重卡在商业空间想象上根本的不同。
03
法规支持!
当然,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除了需要车企和产业链条软硬技术实力的进步,还需要政策落地速度与成熟度的支持。
这一方面,无论国外,也与10年前是天壤之别。
2022年3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发布了一份长达 155 页的“最终规则”,不再要求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为全自动汽车配备手动驾驶控制系统。也就是说,以后可以生产没有方向盘的民用汽车。
国内也毫不落后。过去6 年里发布了 10余项政策,从道路测试、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交通等各个角度为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全面保驾护航。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40余个省市,建立自动驾驶示范区和先导区,为自动驾驶练技术创造条件。
在自动驾驶牌照方面,我们比美国还要先进和规范。
国内早已推出自动驾驶测试牌照、载人测试牌照。北京推出了 R1-R5 五个级别测试道路,对应 T1-T5 五个级别的测试牌照:
T5 牌照对应的场景难度最高,主要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及其出入口等,T4 则包含城市主干路、次干路测试等。每个自动驾驶企业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考取相应的牌照。
2019 年,北京市颁发了首批 T4 级别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这里还不得不提的一点是,中国道路复杂度远高于美国,自动驾驶在中国道路测试的含金量也远高于美国,这是业界公认的。
在国内自动驾驶领域,去年的政策进展更重磅,直接在法律层面为自动驾驶护航。
8月1日,国内首部自动驾驶立法——《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开始正式生效,这意味着自动驾驶汽车至此可以名正言顺的上路了。
紧接着8月8日,交通部发布《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旨在鼓励和规范自动驾驶汽车应用。
《条例》和《指南》的相继出台,表明了国家从法律层面的支持态度。这说明自动驾驶时代真的要来了!
总之,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行业配套发展,中国自动驾驶领域进展已经非常喜人。
3月2日19:30
“驶”向风口:2023自动驾驶潮涌何方?
欢迎扫码看直播 本期嘉宾: 汤涛 昊辰资本管理合伙人 徐聪君 钧山私募股权母基金管理合伙人 -本科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3月2日19:30,欢迎您的收看!
-拥有丰富的跨国企业管理和创业经历,以及资深的股权投资经历
-1999年创立慧点科技,成为国内内控及软件领域行业第一,公司已通过定向增发实现上市。
-2004年出任欧文斯科宁-美国财富500强,中国区住宅业务部总经理。
-2005年作为Black Spade天使投资基金发起成员,投资了包括荣信股份等项目,取得了平均回报超过20倍的投资业绩。
-2010年作为联合创始人,发起成立钟鼎资本,基金累计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30亿人民币。汤涛主导和参与投资的项目累计金额超过25亿,项目IRR超过40%,累计退出金额超过16亿,10个项目成长为独角兽企业,包括:德邦物流、G7、满帮、易酒批、行云全球会、京东物流、天眼查、小鹏汽车、赢彻科技等。
-2021年,发起成立昊辰资本。
-拥有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学士及硕士学位,及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的MBA学位,以及清华大学EMBA学位。
-专注于海外私募股权平台的合作机会开发,跟踪所投基金提供的稀缺的跟投机会,并负责海外私募股权基金募集管理、底层资产尽职调查、交易执行以及投后管理等相关基金管理工作。
-曾就职于香港恒生银行,在京沪港等多地工作,专注于陆港两地私人银行业务、结构化理财产品、信贷产品开发以及家族财富传承规划。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