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财经早报 | 打压不断!美禁止在政府设备上用TikTok;外资看好中国股市新年表现加速净买入

为你读财经



国内

■ 国家统计局:11月份我国经济顶住疫情反弹等多重压力 总体上保持恢复态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总的看,11月份我国经济顶住疫情反弹等多重压力,总体上保持恢复态势。但国际环境复杂演变,世界经济继续走弱,国内疫情反弹影响加大,市场需求不足,经济恢复动能减弱。下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扎实落实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着力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 国办印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到2025年,基本建成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展望2035年,现代物流体系更加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物流企业成长壮大,通达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对区域协调发展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更加有力,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 外汇局:11月外资投资境内证券市场呈净增持

外汇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11月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343亿美元,环比增长4%;外商来华直接投资资本金净流入环比增长较快,外资投资境内证券市场呈净增持。预计未来货物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跨境资金仍会稳步流入,将继续发挥稳定外汇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 上海: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时尚消费品万亿级消费市场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关于印发《上海市时尚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目标到2025年,确立上海引领时尚、定义潮流的“时尚之都”地位,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时尚消费品万亿级消费市场,打响一批领军级名企名品,形成一批融合性消费场景,布局一批示范性产业名园,集聚一批国际化时尚人才,使上海成为时尚出品地、潮流集聚地、创新策源地、消费引领地。实现产业规模超5200亿,年均增速5%。培育3-5家营业收入千亿级领军企业集团,20家百亿级头部企业集团,200家十亿级重点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时尚企业,引进一批全球、全国头部企业职能性总部,推动可持续时尚发展。



国外

■ 打压不断!美国参议院通过法案,禁止在政府设备上使用TikTok

美国参议院当地时间15日投票通过法案,禁止美国联邦政府人员在政府下发的设备上使用TikTok。关于美方近来以“国家安全担忧”打压TikTok等中国企业的无理行为,中国外交部已多次回应,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借口虚假信息、打压中方企业的惯常做法。报道称,该法案接下来需获得众议院通过,随后将提交给美国总统拜登进行批准。有媒体称,这是美国方面担忧中国公司对其构成“国家安全风险”之际,打击后者的最新举动。(环球网)


■ 世卫组织说有望在明年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全球卫生紧急事件

据新华社,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4日表示,有望在明年某个时候可以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全球卫生紧急事件。谭德塞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23年1月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将开会讨论新冠疫情不再构成紧急事件的判断标准。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卫组织依照《国际卫生条例》所能发布的最高级别警报。


■ 瑞士央行利率升至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瑞士央行将其政策利率上调50个基点,这是该央行今年第三次加息,以加大抑制通胀的力度。瑞士央行将其政策利率和即期存款利率从9月份设定的0.5%上调至1.0%。与此同时,其他央行也在收紧政策,瑞士的利率因此升至14年前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50个基点的加息符合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瑞士央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不排除有必要进一步上调瑞士央行政策利率,以确保中期物价稳定。”


■ 外资看好中国股市新年表现 北向资金加速净买入

在众多利好因素推动下,A股市场近期表现抢眼。据了解,不少外资机构对中国股市的看法正转向乐观,认为新年行情值得期待。从北向资金动向看,加速净买入成为最新主旋律。数据显示,11月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600.95亿元,扭转了此前连续两个月净流出的势头,全年重新转为净流入。进入12月,北向资金延续净买入势头,截至12月14日当月净买入184.61亿元,北向累计净买入金额创出17080亿元新高。


■ 多家基金2023年度策略出炉:积极募集“子弹” 做好“进攻”准备

在近期震荡的市场行情中,机构正积极收集筹码。距离2022年结束还有半个多月,明年如何布局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日,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发布了2023年年度投资策略。整体来看,基金经理对明年A股市场表现相对较为乐观。与此同时,权益基金也成为后续基金发行的重点,部分基金发行已经定档明年年初,布局“开门红”。 (上海证券报)


■ 上市公司频频回购,透露出积极信号

近段时间,上市公司的频频回购成为A股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数据显示,截至12月14日,四季度以来452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比去年同期增长38%。今年以来,由于市场波动导致很多上市公司股价被低估,无法充分体现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和良好资产质量,因此,上市公司通过“真金白银”的回购行为来稳定市场预期,向市场传递看好企业价值的积极信号。(证券日报)


机构说市


申万宏源:2023年A股将呈三阶段演绎,预计年中上涨但非牛市级别

就A股市场而言,申万宏源研究A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傅静涛认为,2023年A股行情将呈三阶段推演:一是春季躁动(政策表述期),下行风险可控,政策预期从“托底”到“进击”;二是两会后(景气验证期),A股仍需震荡磨底;三是二季度之后,疫后恢复兑现,足以支撑一波行情,但新增长点的线索并不清晰,2023年中行情可能不是牛市级别。

中信证券:A股全面修复行情已确立 关注政策落地后受益明显品种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目前防疫政策调整方向、外部流动性预期拐点、地缘扰动改善三大因素都已明确,分别改善基本面、估值和风险偏好,A股全面修复行情已确立,市场易涨难跌,交易重心料将从政策预期博弈切换至政策效果博弈。建议重点关注政策落地后受益明显的品种,包括:①疫情精准防控下的受益板块,重点关注新冠相关的疫苗、特效药、消费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等细分行业;②房地产“第二支箭”加速落地对市场预期的提振下,重点关注优质的地产开发商,地产产业链上的建材、家电,以及前期估值受压制的优质银行,受益长端利率上行的保险;③全球流动性拐点预期出现,重点关注港股(互联网、创新药)和贵金属。

中信建投:军工行业景气度出现切换,板块有望再上高峰

中信建投发布国防军工行业2023年度展望:我们判断,当前军工行业景气度出现切换,2023年有望再上高峰。主要逻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二十大开启国防建设新征程,2023年军费增速或将环比提升;二是国内需求:军工行业景气度出现切换,新型号批产有望驱动产业进入第二轮扩产周期;三是军贸出海:军贸产业方兴未艾,中国军工产品出海大势所趋,市占率有望从5%提升到10-15%,打开军工产业定价、市场新空间;四是军工国改:以做大做强现有上市公司为核心,打造一批旗舰型国企央企,整体上市、股权激励大势所趋,吸收合并、剥离注入多措并举;五是市场主体:中长期资金话语权逐渐提升,产业+资本同频共振有望开启新征途。首选“高景气赛道、军品占比高、业绩增速快”的标的,次选“估值低分位,边际变化大”的标的,同时重点关注军贸、国改受益标的。

光大证券:A股航空机场板块估值修复行情仍未结束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我们通过对酒店、航空、机场、旅游板块的基本面比较,认为后疫情时代的“盈利弹性”是酒店>航空>机场>旅游;同时通过对以上四大行业的股价复盘,我们发现疫情以来四大板块的股价都提前基本面修复,各自走势很大程度上已经反映了各自“盈利弹性”的不同预期;另外,我们也比较了中美航空股在疫情期间的不同表现,也明确看到了美国航空股价提前基本面修复的历史走势。基于以上,我们认为虽然航空客运需求恢复相对较慢,但航空机场板块的估值将提前基本面修复,A股航空机场板块的估值修复行情仍未结束,2023年将继续延续。其中,考虑到机场板块存在“错杀”因素,机场公司未来的修复空间可能更大。


■ 花旗宣布将逐步关闭中国大陆个人银行业务 继续坚定在中国发展企业与机构客户业务

花旗宣布将逐步关闭中国大陆的个人银行业务。这是花旗此前全球个人银行业务战略转型的后续。早在2021年4月,花旗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对个人银行业务进行战略调整和转型——在亚洲、欧洲、中东和非洲,后又宣布在墨西哥,共计14个市场退出个人银行业务。这其中就包括中国大陆市场。(上证报)


■ 麦当劳中国CEO:中国是麦当劳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

麦当劳中国CEO张家茵表示,中国是麦当劳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麦当劳在中国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中国持续深入的改革开放。目前,麦当劳在中国已拥有5000多家餐厅,比五年前翻了一番,每年接待顾客超过10亿人次,员工人数超过18万。


■ 字节跳动内部会:“去肥增瘦”人员调整将持续进行

字节跳动CEO梁汝波表示,会持续地进行“去肥增痩”,但采取的方式会较为温和。此外,将进一步发展出海电商,每个业务要更为聚焦。有接近字节的人士透露,2022年10月以来,抖音、幸福里、飞书、电商、财经等部门已有小规模的人员调整。


■ i茅台APP注册用户突破3000万

i茅台宣布,12月15日上午,i茅台APP注册用户突破3000万。据i茅台方面数据,从试运行首日注册用户超500万,到上线百日超1900万,再到15日上午突破3000万,i茅台APP共用了200多天。这期间,日均申购用户数超300万,日活用户近400万,累计预约人次近19亿。(上证报)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