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解读:与你的房子、车子、消费和投资密切相关

宜信资产配置与研究中心


摘要:


对比历年政府工作目标,2023年主要以稳为主,更加注重政策对扩内需的精准和适度,实现稳中求进的高质量经济发展目标。


对于市场来说,两会后政策预期兑现令部分板块有回调需求,中期关注扩内需和产业升级行业发展;债券利率仍以震荡为主,整体机会不大。


整体来看,2023年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2022年为5.5%),总体偏保守。从历年GDP增速目标看,实际增速往往高于目标增速,今年5%增长很可能是目标下限


CPI同比增速3%的目标,则可能为今年的目标上限,在3%目标未接近时,货币政策不会过快转向,流动性还将维持合理充裕。



01

政策支持


1、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货币政策基调为“精准有力”。


“精准”对应的是货币政策继续维持结构性宽松的倾向,继续加大对绿色、科技创新、中小微等重点领域支持。


“有力”对应的是货币政策不会过快转向,在经济明显恢复之前,流动性还会维持合理充裕。预计在经济全面复苏前,R007将维持在2%-2.5%区间。

R007,是指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

DR007,是指银行间存款类金融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期回购利率;)


前者的形成还包括非银金融机构的参与,可以理解为向金融市场借钱的成本。

(后者基本是以银行为交易对象,可以理解为向银行借钱的资金成本。)



2、财政政策:适度增长,提质增效

根据政府报告预算对2023年财政支持来看较2022年适度增长,全年新增地方政府债略不及此前我们预期的全年新增4.7万亿元。


根据1-2月份的地方政府债的发行来看,较高于2022年同期,预计今年发行节奏前置延续,以上半年形成实物工作量为主,为主要项目落地提供资金。但整体上更加注重高质量基建项目的投资,尤其是基建、卫生健康、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以及技术转型升级领域。




3、产业政策:多维推进

产业政策强调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通过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



02

政策支持下扩内需的集中表现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今年重点工作首位,在货币、财政和产业所营造的良好政策背景下,扩内需将集中在消费与基建投资,其中消费为主要增长动力。


消费方面更加倾向结构需求恢复以服务消费为主。两会重点提到了以稳定大宗消费和推动生活服务为主的消费。其中稳定大宗消费包括以汽车和绿色智能家具家电等为代表的新消费模式为手段,此领域占据了消费的四分之一,另外就是推动生活服务消费,将主要通过发放消费券、策划消费节、发展新消费模式以及旅游等手段扩大消费场景,吸引消费需求。


扩投资方面,将以基建为主、地产维稳、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要发展方向。基建方面,重在强化落实交通水利、新基建等“十四五”规划项目,预计上半年保持较高增速,但在下半年随着政府债发行节奏的放缓,对基建的支持力度或呈现走弱趋势;地产预计降幅收窄,“住房不炒”的长期政策基调不会改变,但会加大刚性与改善性住房的提供以及房企的风险化解,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制造业更加注重创新发展方面,将重点鼓励技术创新,但受出口回落的影响,或对制造业形成压力。


03

对市场的影响

1、权益

当下来看,随着政策预期的兑现,A股主线有望从1-2月的“炒预期”和行业快速轮动,逐步转向围绕业绩布局。我们坚持A股2023年全年走势类似“N”型的判断,目前处于第二划回调期,可耐心逢低增配


后续随着3月中旬的经济数据落地,以及4月的上市公司业绩披露,依然看好A股迎来业绩+估值共同改善的“戴维斯双击”,进而走出“N”第三划向上。


风格及行业方面,部分政策预期兑现后,对中小盘及成长风格相对更利好。行业上,依然建议围绕TMT、高端制造、疫后复苏三大主线布局,可重点关注两会重点工作方向“扩内需”以及产业升级下的行业发展,具体关注未来盈利增速较高、且本轮反弹累计涨幅不高的行业。


2、债券

两会中对货币政策的定调基本与2022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类似,预计利率回归中枢水平,全年总量宽松空间有限,但重在结构型货币政策工具,预计债券利率以震荡为主,整体机会不大。



推荐阅读:点击可阅读
-两会前瞻:3月市场能否迎来反转?
-聚焦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七个关键词、首场“部长通道”采访要点,一文了解

-3月宏观展望与资产配置策略:关注A股和美债逢低增配机会
-2023年国内宏观经济展望:高质量发展领衔复苏


如需获取《2023年度资产配置策略指引》报告全文,可联系您的理财师。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