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 国家发改委:5%左右的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运行走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5%左右的经济增长年度预期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把握。首先,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第一要务,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需要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经济增长;同时,统筹推进扩大就业、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风险等工作,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其次,5%左右的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运行走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三,各地区发展信心和劲头很足,各地人代会都确定了今年本地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我们作了统计和分析,31个省区市中有27个省份预期目标高于全国,其中有23个省份为5.5%或以上,各地的发展信心、采取的务实举措,为全国目标实现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国外
■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上升 全球经济趋稳回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该指数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并且接近50%的临界值,显示全球经济呈现初步趋稳回升迹象。专家表示,中国制造业快速回升,是全球制造业初步趋稳的主要动力。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9%,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接近50%的临界值。
■ 韩国拒绝苹果向海外传输高清地图数据的要求
韩国政府一位官员表示,韩国政府以安全问题为由,拒绝了美国科技巨头苹果提出的向海外传输韩国高精度地图数据的要求。韩国国土交通部有关人士表示,苹果向国土交通部下属的国家地理信息研究所申请输出1比5000的韩国地图数据,但在2月16日被拒绝。该官员表示:“这主要是出于安全问题,到目前为止,允许输出1:25000比例尺的地图数据,但不允许输出精度更高的地图数据。”(新浪财经)
■ 年内加仓近600亿!国企改革概念获北向爆买,这些行业、个股被重点布局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持续青睐国企改革概念股,截至3月3日,其累计增持达592亿元,其中,1月、2月分别加仓448.5亿元、69.3亿元,同时,3月以来(共3个交易日)共增持74.5亿元,且为连续三日净买入。从北向近期重点布局的方向来看,近一个月(2月3日至3月3日)中,34只个股获其2亿元以上增持,其所属于工程建设、酿酒行业、有色金属板块个股占比相对较高。个股方面,泸州老窖、贵州茅台、长江电力、山西汾酒、云铝股份、万华化学、中国联通、中远海控增持规模居前且均超10亿元。
■ 时隔六年后高盛再度看好苹果股票 将目标价定在199美元
高盛集团建议买入苹果公司股票,为将近六年来的首次。早前苹果公司股价增长了三倍以上,而高盛基本一直在场边观望。分析师Michael Ng刚刚接手了对于苹果公司股票的分析。他表示,苹果庞大的用户群将帮助其发展服务业务。“苹果在高端硬件设计上的成功以及由此产生的品牌忠诚度,导致了用户群的不断增长,” Ng表示。根据数据,他是六年来第三位负责追踪苹果股票的高盛分析师。他在报告中写道,这有助于该公司减少离开生态系统的用户数量,降低客户获取成本,并鼓励客户重复购买。Ng的前任Rod Hall追踪苹果股票近五年,之前给予其中性或卖出评级。自从高盛上一次在2017年给予等同买入的评级后,苹果上涨了超过300%。高盛没有立即回应有关评级历史的置评请求。高盛给苹果的新目标价为199美元,比最近收盘价高32%。
■ 3月私募基金经理信心指数小幅下降 对3月市场行情持中性态度
数据显示,进入3月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为122.3,相较2023年2月下降3.7%。从私募的仓位来看,截止2023年2月底,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9%,较2023年1月底下降2%。分析人士指出,私募管理人整体仓位较上月有小幅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大。总体而言,大家对3月份的预期持中性态度。(第一财经)
■ 资金积极入市 股票型ETF规模创新高
自去年9月份以来,ETF规模已连续6个月增长,最新总规模达到16355.55亿元。数据显示,截至3月5日,今年以来ETF总规模增加超154亿元,创历史新高;股票型ETF同样迭创新高,最新规模近1.09万亿元,相比去年底增长近60亿元,相比去年3月低点增幅近26%。ETF规模屡创新高的现象背后,代表着ETF在国内市场逐步成熟,同时被更多的投资者所认识与接纳。另外,ETF规模的持续增长,也意味着场外资金正积极借道ETF产品入市。
■ 多只“迷你基”清盘未果业绩反领跑 盲目追捧有风险
2023年以来,在信创板块一枝独秀的行情下,多只重仓该板块的基金业绩乘着东风起舞,但作为较为小众的行业,目前来看能够真正享受到红利的基金多为迷你基金。有分析指出,不少“迷你基”通过押注单一赛道或者投资小盘股等方式来把握市场机会,也能在行业板块之间迅速轮动。但此类基金规模长期低于5000万元,即使短期业绩出色,清盘线也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业内人士表示,一旦产品重点布局的赛道热度出现下降,或是基金经理集中建仓时存在追高行为,后续产品净值波动会更明显,因此投资者不宜盲目追逐此类绩优“迷你基”。
机构说市
银河证券:国内经济复苏强劲,有望支撑有色金属行业景气回升
银河证券指出,国内经济动能的强劲复苏,拉动了与经济总量相关性较大的有色金属需求。而随着3月传统需求旺季来临,房地产与基建新增订单增多,有色金属下游消费有望进一步提升,铜、铝等主要工业金属品种或将进入去库存阶段,更有利于金属价格的上涨。
中信建投:把握国企改革的两条线索 战略新兴+传统行业升级转型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把握国企改革的两条线索,战略新兴+传统行业升级转型。一方面,央国企的价值重估是建立“中特估”的核心内涵,“低估值+高分红”的央国企有望充分受益。另一方面,聚焦“发展+安全”的方向,兼顾“安全与发展”是当下时代发展的大背景。行业重点关注:医药、军工、新能源、建筑、银行等。
■ 消息称AI机器人开发商达闼科技最快今年赴港IPO 最多融资5亿美元
据报道,AI机器人开发商达闼科技(CloudMinds)正考虑赴香港IPO,最多融资5亿美元。该知情人士称,达闼科技正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金)和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为此次IPO做准备,最快今年上市。目前,相关讨论还处于初级阶段,具体的IPO的细节,包括上市规模和时间表等,将来可能生变。对此,达闼科技、中金和海通证券的代表尚未发表评论。
■ 华为否认出售手机业务,将加大手机投入
近日,有报道称华为将华为出售终端业务。对此,华为知情人士表示:此消息不实,华为仍将加大手机业务的投入,坚持建设高端品牌,并将在本月发布最新款旗舰手机。
■ 马斯克再受挫:推特被爆12月收入、利润皆下降40%
据知情人士称,推特在12月的总收入和调整后利润皆下跌了40%。这让马斯克这个首席执行官变得有些尴尬。马斯克曾在11月警告Twitter可能会破产,但他后来又在12月表示,该公司有望在2023年实现“现金流收支基本平衡”。导致推特收入暴跌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广告商的撤出。而广告商退出的一个主要原因又在于马斯克的成本削减政策和对“言论自由”的追求。收入下降之外,推特仍需要向外支付大量的款项,如向供应商付款。(财联社)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