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财经
国内 ■ 11月CPI重回“1时代”,物价整体保持平稳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上涨1.6%,涨幅回落,PPI同比下降1.3%。专家分析称,CPI涨幅回落较多,而PPI同比增速大概率已见底。预计全年CPI将明显低于通胀控制目标,促消费政策空间较大。(上证报) ■ 包机出海抢单去:至少9省在行动,“拼经济”的号角已经吹响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各地正紧锣密鼓部署“拼经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行业正在努力抢回“失去的时间”,从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到中西部地区,一场场由各地政府牵头组织的包机出海抢订单行动陆续展开,政企齐心,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基本盘。截至目前,至少已有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四川、湖南、海南、山东、安徽等9省份组织或计划组织外贸企业赴海外“抢订单、拓市场”。(澎湃新闻) ■ 全国超七成景区已经恢复营业 12月7日北京环球度假区宣布进园无需查验核酸,12月8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恢复营业,12月9日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恢复营业,国内三大主题乐园恢复正常,也带动了全国各地景区开放。据去哪儿平台统计全国已经恢复营业的景区占比超七成,景区周边酒店、民宿咨询量也在上涨。(广州日报)
■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40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12月11日,经国家药监局审查,批准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批准40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相关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
国外 ■ 全球央行加息周本周来袭,为今年加息举措画上句号 本周全球央行将再次加息,为今年进行40年来最激进加息举措画上句号,尽管经济增长放缓,但央行抗击通胀的努力仍未结束。预计美联储将于当地时间周三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4%-4.5%,为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并暗示将在2023年初进一步加息。紧随其后,预计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可能也会加息50个基点。此外,瑞士、挪威、墨西哥、哥伦比亚和菲律宾的借贷成本也可能上升。
■ 俄罗斯宣布对来自“不友好国家”的部分进口商品征收35%关税 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公布的一项决定显示,俄政府将对那些“不友好国家”的部分进口商品征收35%的关税,该政策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结束。所涉及的商品包括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波兰进口的洗发水、护发素、牙膏和剃须膏等个人护理产品和洗涤剂。此外,35%的关税政策也适用于进口自上述“不友好国家”的民用武器和弹药等。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指出,其所列出的产品在俄国内均有相应的替代产品。(央视)
■ A股市场今年融资规模全球第一,或超5600亿 在2022年临近收官之际,A股IPO融资规模预计将以5600亿元再创新的历史纪录,并称冠全球。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近期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预计2022年A股全年将有接近400只个股实现IPO,数量比去年的493略减20%。但在融资规模上,预计2022全年融资额将超过5600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的5478亿元增长3%,再创新的历史纪录。 ■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中国二级市场股票很有吸引力 温和看多中国资产 桥水中国总经理、美国桥水投资公司合伙人孙悦表示,“中国资产温和看多”。她认为,短期来看,“市场已经下跌以后,通常会认为市场风险很高,但我们看法是,现在是风险最低的时候,因为再往下走的空间将十分有限。当前,无论是政策走向,经济走势,经济流向,都在改善。”股票方面,孙悦认为尽管目前有些反弹,但中国二级市场股票的估值非常合理,很具有吸引力。短期和长期债券方面,也是看多。 ■ 企业年金养老金三季度投资账单出炉 年金三季度收益率-1.14% 近日,三季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出炉。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实际运作资产2.77万亿元,建立组合数5360个,三季度投资收益-316.79亿元,三季度加权平均收益率-1.14%。而如果看今年以来的投资收益情况,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累计收益-476.79亿元,累计加权平均收益率-1.83%。 ■ 摩根士丹利正式“翻多”!上调中国股票市场评级至超配,结束23个月谨慎状态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市场策略师王滢表示,将上调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评级,从相对谨慎的平配评级上调至超配。“本次上调中国股市评级,是结束了长达23个月的谨慎状态。”王滢表示,“对欧美市场相对比较谨慎,尤其对美国市场是最为谨慎的,而新兴市场将领跑全球股市。新兴市场之中大摩明确提出中国股票会进一步领跑。总体而言,在全球股市之中,中国股市会起到超跑、超赢的作用。宏观经济、估值、流动性、汇率等因素都有望构成支撑市场的正面因素。”(界面新闻) ■ 大消费重回C位,餐饮娱乐与旅游酒店行业有望快速复苏 近期,
A股市场中大消费领域一改前期疲弱走势,热度迅速提升。对此,分析人士普遍表示,政策扶持力度加码,复苏迹象显现,资金面持续流入,均显示大消费已重回市场中心地带。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刺激消费政策密集落地,叠加疫情防控优化后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同时春节消费旺季也将到来,预计餐饮娱乐、旅游酒店等行业盈利将迎来较快修复。”(证券日报)
机构说市 中信建投:房地产行业将从信用风险缓释逐步走向销售复苏 有望获得新生 中信建投指出,伴随金融政策支持房地产持续加码,房企信用风险将在2023年逐步缓释。2023年竣工将率先复苏,销售有望于四季度迎来拐点。行业将进入减量高质量发展时代,绩优龙头与运营专家成最大赢家。房企将更加重视经营型业务带来的稳定现金流。租赁住房作为新发展模式的重要一环,也将得到快速发展。此外,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认为商业地产有望复苏,物业在母公司风险缓解和疫情得到控制后,也将迎来盈利与估值的双修复。展望2023年,认为行业将从信用风险缓释逐步走向销售复苏,有望获得新生。 中信证券:全面修复行情进入观察适应期 年末投资者有望逐步从“做短”转向“看长” 中信证券最新研报表示,疫情防控举措完成主要优化调整,预计市场步入持续2个月左右的观察期,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动有为但保持定力,市场过高的强刺激预期降温,激烈的政策预期博弈开始退潮,观察适应期内市场波动明显加大,建议保持均衡配置逐步加仓,从政策驱动向业绩驱动过渡。一方面,从防疫政策密集调整后的影响来看,放松预期已经兑现,从已放开地区的经验来看,防疫放松后2个月左右第一波感染达到峰值,在中国大陆地区疫情扰动与春节叠加,对经济实际影响将弱化,预计经济复苏在春节后加速。另一方面,从明年经济政策基调来看,政治局会议继续定调高质量发展,强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微观活力,预计明年经济工作的基调将从今年托底为主转向促进经济快速恢复,扩大内需和供给侧创新并举。综上所述,随着防疫政策调整和经济政策定调陆续落地,预计全面修复行情将从政策预期驱动阶段步入观察适应期,在经历所有低位板块依次轮动后,年末投资者有望逐步从“做短”转向“看长”,开始布局由业绩驱动的第二阶段行情。 海通证券:数字经济有望成为持续性更强主线 海通证券指出,10月中旬以来行业轮动频繁,安全、中字头国企、地产链、消费等轮番表现,这是底部第一波上涨的特征。从政策支持、产业周期、市场面等维度看,低估低配的数字经济有望成为持续性更强的主线。稳增长政策不断落地,市场已步入上升通道,中期重视数字经济,兼顾医药等消费。
■ iPhone 15涨价 Ultra系列起步价1299美元 iPhone 15
Ultra的入门容量机型价格可能高达1299美元。与iPhone 14 Pro
Max相比,价格又上升了200美元。在这个价格上,用户将得到一个由钛合金而不是不锈钢外壳制成的iPhone 15
Ultra。最便宜的型号将至少有256GB的存储空间。Ultra还将配备双镜头的前置摄像头,这将是iPhone产品当中的首创。底部的USB-C端口将支持Thunderbolt
4传输速度。 (Forbes)
■ 3000亿美元登顶,这一家族问鼎“世界最富” 彭博全球亿万富豪实时排行榜显示,超越拥有沃尔玛超市的沃尔顿家族,曼城队老板曼苏尔背后的阿勒纳哈扬家族以3000亿美元资产登上全球富豪家族榜榜首。英媒称,阿勒纳哈扬家族不仅坐拥阿拉伯半岛丰厚的石油储备资源,同时也广泛投资体育俱乐部、英国伦敦的房地产市场以及马斯克的SpaceX公司等科技企业。在过去5年中,阿勒纳哈扬家族投资公司的市值飙升近280倍。(环球网)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