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用跨界打造高竞争壁垒

唐宁会客厅》 变中求胜系列三 跨界篇

看清趋势,才能赢在未来。《唐宁会客厅》变中求胜系列,继数字化篇,国际化篇后,迎来了最后,也是非常特别的话题“跨界”。


未来不再是线性发展,交叉融合会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跟随世界的跨界脚步,我们该如何改变?如何通过跨界,拥有差异化、不可取代的壁垒?济峰资本创始合伙人余征坤,士泽生物创始人CEO兼CSO李翔,科幻小说家、经济学家郝景芳,带来了他们独特的跨界经历。


“国士无双的医疗跨界创新"

Q:谈谈个人的跨界经历


李翔:

选择投身于干细胞治疗研究,源于我的一段个人经历。我的舅舅患有严重的帕金森疾病,但当时没有真正可以逆转疾病进程的药物或治疗手段。在一个机缘巧合下,我听说了干细胞治疗,从此我就毅然决定从动物学专业转型,投身于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进入北大攻读博士,而后创办了士泽生物。


Q:士泽生物的技术,也是非常典型的跨界?


李翔:

干细胞治疗,简单理解就是将人体的细胞,开发成一种药物,通过细胞替代性治疗,从而有望解决一系列的临床无法治疗的疾病。


士泽生物,在干细胞治疗的研究上,就结合了“细胞与再生医学、基因编辑、移植免疫学、神经系统”等多学科领域,团队也汇集了不同领域的专家。


Q:如何看待跨界与创新?


李翔:

我认为跨界非常重要。学科交叉的边界,往往是出现重大的机会的地方。


人类发展史上很多重大变革机遇往往出现在跨界交叉学科。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就被誉为“第三次医疗革命”。士泽生物就是站在交叉口的一个创新的企业。


以帕金森治疗为例,帕金森的病因是脑内多巴胺神经细胞退化死亡导致的,过程不可逆,但通过士泽生物的iPS技术,也是2012年的诺贝尔奖的技术,可将细胞替代,从而逆转疾病发展过程。


帕金森只是干细胞治疗的一个细分方向,基于我们的努力,能够以国士无双的干细胞产品,福泽更多千万受苦难的病人家庭。


唐宁:

通过跨界,把各个领域前沿的技术与理念,叠加在一起,获得了更大的价值创新,也为企业塑造了更好的竞争壁垒。


“医疗、跨界与人文"

Q:有哪些令人兴奋的跨界投资机遇?


余征坤:

医疗领域有非常多的跨界结合,其中有4大方向值得关注——生物育种、合成生物学、脑机接口和互联网医疗。


生物育种:在农业上的应用为例,我们可以将一颗水稻的基因都测出来,然后将优秀的基因找出来,组合到一起,就能得到一颗非常优秀的水稻种子。其实也是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上的跨界应用。


合成生物学:该技术可以非常便宜地把一些原来很贵的东西给做出来。医美的肉毒素中已有了比较成熟的应用。


脑机接口:如果将一个超强的CPU植入到大脑中,那我们有可能给中风、帕金森等疾病带来更多的治疗方案。脑机接口也是马斯克重点布局的方向。


互联网医疗:数字化与医疗结合,带来更多可能。例如AI应用可以辅助医生诊断、医疗电商平台增速非常可观。


另外,我们认为技术与人文也需要跨界,例如基因技术如今更多被应用到疾病治疗上,但如果被有心之人用于人类基因改造,后果很难想象。


唐宁:

真正造福于人类的技术创新,一定要在人文底蕴、人文素养、社会价值方面,能够经得住考验。


“如何塑造跨界能力?"

Q:如何提升自身的跨界能力?


郝景芳:

最初的跨界经验获得,源于我学生时代的“项目制经验”。我曾经负责了一个校刊的栏目,从写稿、征稿,到谈渠道拉赞助,都由我一个人完成,这也为我后来创业积累了跨界的经验。


其次,我认为通过直播,或通过参加活动,与不同领域的专家交流,也是快速获得跨界经验的方式。


Q:如何培养孩子的跨界能力?


郝景芳:

我认为不要为孩子代为做决定让孩子多多尝试不同的领域,找到自己擅长的方向。


例如,今年寒假,我女儿参加了三个训练营,一个是纪录片拍摄,第二个是时装设计,第三个是AI智能车。这三个项目,我女儿都很感兴趣。她今年8岁,从4、5岁开始,每个假期都参加各种各样不同的训练营,尝试接触不同的领域。


Q:如何理解多学科的跨界学习?


郝景芳:

一个学习的细分知识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完。我们学习一个学科,学习的是底层逻辑。


科学让人学会理性思考,文学让我们发现价值,艺术赋予我们敏锐的理解和跳跃的思维。跨学科学习通的不是细节知识,而是思维方式。


唐宁:

跨界本身就有助于提升壁垒,因为有跨界能力的组织不多,跨界也有助于扩大市场,它本身也创造了一些新的市场机会。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将跨界应用到企业、投资、下一代培养与自身提升中,可以获得独特的、差异化的竞争力。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完整版直播分享

物料1046x443.jpg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