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收评|三大指数震荡整理,游戏与医药板块大涨


作者:资本市场项目组


盘后解读

11月17日,A股三大指数震荡整理,午后跌幅收窄。沪指收盘跌0.15%报收3115.43点,深证成指跌0.13%报收11221.45点,创业板指跌0.71%报收2385.86点。


市场成交额超过9000亿元,两市超2700只个股上涨,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4.09亿元。


行业板块涨多跌少,游戏、医药、半导体、软件板块涨幅居前,煤炭、光伏、黄金、电池板块跌幅居前。


市场分析与展望

近期,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均有改善。国内防疫政策、房地产信贷政策放松;美国通胀见顶,加息预期放缓;G20峰会,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迹象。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公私募仓位提升,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改善,信心开始修复,市场拐点出现。


虽然我们认为市场反转并非一蹴而就,但是当下不论指数估值,还是股债性价比,均在历史最优配置区间。以母基金形式配置权益资产,通过风格轮动、行业配置,在市场拐点寻找确定的投资机会。

配置建议

不确定性因素陆续落地,权益市场性价比创新高,长期增长空间可观。当下看好股票多头策略的底部反弹能力,多管理人配置分散风险,提高组合性价比。
热点新闻


1、央行定调:为年末经济提供充足流动性!促进楼市平稳健康发展、警惕通胀反弹压力

>>1116日,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相比于上季度,本季度报告对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安排更加强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报告》提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抓好政策措施落实,着力稳就业稳物价,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巩固和拓展经济回稳向上态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2、债市怎么了?债券大跌引发债基被“暴击” 赎回压力陡增

>>近期债市发生调整,主要是受到流动性收敛、疫情防控优化和地产支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市场持续下行,近期债券基金净值普遍回撤,而净值化的银行理财产品也迎来了新一轮“破净潮”。


数据显示,11月16日,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86%,3年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49%,国债期货1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27%,5年期下跌0.31%。至此,债券市场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


专家表示,此前债券市场透支了经济衰退和经济下行的预期,押注央行会继续降息降准,但是近期央行操作非常稳健,导致市场对于降息降准的预期落空。


业内人士展望认为,在2022年剩下的时间里,债市将受到全球流动性边际放松拐点、风险偏好改善拐点、债券市场调整内因等多重利空影响,将出现一波幅度不小的下跌行情,预计利率反弹的幅度至少在20bp左右,10年国债利率或将再次回到3.0%。


3、碳酸锂吨价逼近60万元!钠离子电池风起 想要“代锂”还有几道坎?

>>一年光景,碳酸锂价格涨近十倍,中下游厂商苦不堪言。碳酸锂价格逼近60万元/吨大关,富含锂矿的南美三国也欲争夺锂资源定价权,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推动建立锂三角欧佩克


新能源时代,汽车往往不受制于油,而受制于锂。如何摆脱锂资源稀缺的约束呢?在如今锂价高企的背景下,广泛分布且低成本的钠再度受到重视。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报价为17万元/吨左右。相比起来,钠电池的价格更显“亲民”。宁德时代董事长助理表示,通过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能解决部分锂资源供应紧张和锂价暴增问题。


然而,钠离子电池仍需要解决高温循环产气、低温循环充电以及高压循环寿命三大难题。他认为,目前正极材料技术路线尚未确定,不适合大规模量产,预计至2024年甚至再晚一些方能产业化。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