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收评|三大指数集体大涨 半导体板块爆发 北向净买入逾80亿元


作者:资本市场项目组


盘后解读

15日,两市股指全线走高,沪指涨超1.5%站稳3100点,深成指、创业板指涨超2%,科创50指数涨近3%;两市成交额已连续三日突破万亿,北向资金继续跑步进场,全日净买入超80亿元。


截至收盘,沪指涨1.64%报3134.08点,深成指涨2.14%报11351.33点,创业板指涨2.38%报2431.73点,科创50指数涨2.85%;两市合计成交10587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81.54亿元。


盘面上看,半导体板块爆发,券商板块大幅拉升,财达证券、光大证券等涨停;汽车、酿酒、地产、旅游、电力、建材、钢铁等板块均上扬,工业母机、芯片、消费电子、5G概念等题材表现活跃。

市场分析与展望

近期影响市场的信息较多,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出台救助地产的措施、疫情管控措施优化、中美领导人在G20峰会会面等对市场情绪回暖和风险偏好回升有一定提振作用。股票市场,长期投资性价比较高,国内股市或将优于海外市场。


国内方面,从近期公布的10月PMI和出口数据来看,整体不及预期,内需外需均较弱。


10月制造业PMI为49.2%,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且多数分项指标均出现明显回落,显示经济动能小幅走弱,需求端修复进程偏慢。10月出口金额(以美元计)同比增速回落至0.3%,前值5.7%,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继续下跌20%,反映外需进一步走弱。


但中国最核心的目标是稳经济,刺激内需,一切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防疫政策、地产政策、产业政策等均将围绕核心目标展开。

长期来看,当下股市估值极低,资产价格充分吸收悲观预期且国内各项政策发挥的空间均较大,市场未来向上的空间大于向下的空间。

配置建议

不确定性因素陆续落地,权益市场性价比创新高,长期增长空间可观。当下看好股票多头策略的底部反弹能力,多管理人配置分散风险,提高组合性价比。
热点新闻


1、MLF、PSL、逆回购全出动 央行出手呵护资金面

>>人民银行1115日发布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称,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1115日人民银行开展8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7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数据显示,1115日有10000亿元MLF到期,20亿元逆回购到期。


同时,人民银行称,11月以来已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3200亿元,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总量已高于本月MLF到期量。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并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相结合,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逆周期增加对重点支持领域信贷投放,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三部门重磅发布 支持楼市再出招!房企可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 盖楼、还债都能用

>>银保监会、住建部、人民银行三部门1114日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指导商业银行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向优质房地产企业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


《通知》指出,监管账户内资金达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规定的监管额度后,房地产企业可向商业银行申请出具保函置换监管额度内资金。商业银行可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在充分评估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财务状况、声誉风险等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决策,与优质房地产企业开展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业务。


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此次政策的出台,能为优质房企缓解流动性压力,对市场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保函置换的预售监管资金可用于还债这一创新点将有助于房企化解多方面的问题。此外,政策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3、统计局: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

>>10月份,工业生产持续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加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比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3%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工业投资稳定增长,就业物价总体平稳,新动能积蓄增强,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另外值得关注的还有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0.1%,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有所放缓,同比增长0.6%;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同比增长5.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总的来看,10月份国民经济经受住了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持续保持恢复态势。但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