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 | 11.11每日收评:三大指数集体走强 沪指盘中再回3100点 两市成交额再破万亿


作者:资本市场项目组




盘后解读

11日,两市股指大幅高开,盘中强势震荡上扬,沪指盘中涨超2%突破3100点,创业板指一度涨近4%;两市成交额突破万亿,北向资金积极进场,全日净买入约147亿元。


截至收盘,沪指涨1.69%报3087.29点,深成指涨2.12%报11139.77点,创业板指涨2.04%报2405.32点,上证50指数涨3.19%;两市合计成交12231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146.66亿元。


盘面上看,地产板块爆发,金融、煤炭、建筑、酿酒、半导体等板块走强,医药板块午后回落,今日活跃的新冠药概念午后跳水,康希诺跌15.6%,众生药业上演“天地板”走势;CXO概念、黄金概念等活跃。


市场分析与展望

得益于隔夜开始发布的一系列利好消息,美股、港股、A股都迎来了大幅的反弹。美国10月份通胀数据走低,高通胀开始退烧的信号减轻了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压力,隔夜美股大涨。


A股、港股开盘后同样大幅高开,午盘开盘后,“优化防疫20条措施”继续给市场注入强心剂。经过连续两周的大涨,基本确立了市场底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上涨题材轮动相对较快,行情缺乏主线,并不利于情绪的保持,行情未来还需更有持续性的题材带动才能实现更多突破。就中长期而言,我们认为A股依旧处于底部高投资性价比的位置,即使经过短期大涨仍是进行长期布局的良好时机。


行业配置方面,三季报披露后进入业绩真空期,预计主题性机会将会维持一定热度。

配置建议

不确定性因素陆续落地,权益市场性价比创新高,长期增长空间可观。当下看好股票多头策略的底部反弹能力,多管理人配置分散风险,提高组合性价比。
热点新闻


1、10月金融数据最新出炉 企业中长期贷款表现不俗!专家:政策加码空间已打开

>>1110日,人民银行发布最新的金融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10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6152亿元,受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同比少增2110亿元;10月社融增量为9079亿元,比上年同期少7097亿元。整体来看,10月我国新增信贷、社融增量规模均低于市场预期。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6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比上年同期高3.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速。综合10月金融数据和进出口数据来看,当前我国需求侧呈现内需偏弱外需加速下滑态势,扩大内需的必要性上升。


受访专家表示,扩大内需既涉及逐步优化消费环境,又涉及稳固定资产投资,因此信贷总量和金融条件的支持必不可少。而当前国内通胀放缓,则打开了信贷和金融政策空间。


2、重磅!“第二支箭”火速落地!房企融资已出现修复迹象

>>1110日,交易商协会受理龙湖集团20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中债信用增进公司同步受理企业增信业务意向。分析人士表示,在第二支箭支持政策框架下,对民营房地产企业发债增信,将提升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的效率与规模,修复投资者对优质民营房企的信心。未来,民营房企发债融资支持范围和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房企融资支持政策接续助力下,房地产融资情况已有所好转。据中指研究院监测,10月房地产企业非银融资总额为556.8亿元,同比上升16.4%,融资规模年内首现正增长。行业平均利率为3.48%,同比下降2.39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01个百分点。


3、注册制上市公司破千家 全面注册制新篇章或开启

>>1110日,有研硅登陆科创板,A股市场迎来注册制第1000家上市公司。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推动下,IPO审核效率明显提升,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不断增强。如今,注册制上市公司数量已经突破千家,全面实行注册制的条件逐步具备,有望在全市场推开。


事实上,关于全面推行注册制,监管相关部门多次表态。比如,今年8月份,中国证监会主席撰文称,总的看,经过近3年的试点探索,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架构初步经受住了市场考验,配套制度和法治供给不断完善,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全面实行注册制将是一个质的飞跃。不仅能够实现上市程序的市场化,还有利于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化机制来实现资源配置功能,实现上市公司提质增效,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提升对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