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千万不要欠下这四本账

前段时间“北大教授丁延庆吐槽女儿考倒数第一”的视频上了热搜。

丁延庆,现任北大教育学院副教授,也是北大博士生导师,他的妻子同样毕业于北大。

可是,这一对拥有高智商、高学历的夫妻,却养育了一个学习成绩倒数第一的“学渣”女儿。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原来,因为工作繁忙,丁教授和妻子基本没有参与女儿的成长,也未陪伴女儿学习。
后来,女儿考试考了全班倒数第一,丁教授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这才决定亲自辅导。
辅导了一段时间后,女儿的成绩虽有提高,但却渐渐厌学,妻子也对丁教授抱怨:“女儿不长个子了。”
不仅如此,还因为高压辅导,父女俩经常因学习争吵,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恶劣。
无奈之下,丁教授只有放弃强迫式辅导,让女儿自由学习。

毕竟日积月累欠下的账,不单单是让孩子努力学几个月就能赶上的。
为人父母,我们一定要陪伴孩子成长,不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欠下这4笔账。

微信图片_20221111124801.png
孩子掉下的成绩
是欠下的阅读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老师曾讲述过,她在某小学五年级做老师时的经历。

班里有几个孩子引起尹建莉老师的注意,而这一切是从他们的作文开始的。
晓菲和小壮的作文,写作水平很差,内容贫乏,作文里还有不少语法错误和错别字。
而博和成的作文,通篇几乎没有错别字和病句,还有独到的视角和素材,读来明显让人感觉到文采飞扬。
她通过和他们的家长沟通,发现这几个孩子根本区别就是课外阅读量的多寡。

微信图片_20221111124818.png

博和成特别喜欢读书,中外名著、自然科学、科幻武侠,逮住什么就读什么。
而晓菲和小壮家里几乎没有课外书,原因是家长怕耽误学习。

晓菲的家长,甚至还把订报纸送的《读者》换成了牛奶。
后来博和成考上了市重点学校,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且兴趣广泛热爱运动。
而晓菲和小壮则就读于普通中学,他们成绩中下,学习起来特别吃力,还有严重的厌学情绪。

阅读就像一把尺子,丈量出了这四个孩子的差距。


微信图片_20221111124823.png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

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孩子大脑的极其细微的链接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也就是说:

从小有阅读习惯的孩子,他的大脑时常都在思考,大脑的活跃度比不阅读的孩子更高。

孩子善于阅读,他就善于思考,而想要让一个孩子有个好成绩,父母需要补上欠下的阅读账。


微信图片_20221111124828.png
孩子瘦弱的的身体
是欠下的运动账


不知道家长有没有这样的焦虑:孩子一上幼儿园就生病。

大宝没上幼儿园之前,我一直认为他的身体素质很不错,但自从他上了幼儿园,就开始经常生病。
每次他感冒咳嗽,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康复后,去幼儿园不出三天就会反复。
孩子咳了一个学期,这让我十分心疼和焦虑。

在家长群里一问,原来大部分孩子都有这样的情况,最严重的一个孩子,在家足足休养了一个月才好起来。

跑遍了市区大小医院均无明显改善后,我抱着试试的心态,带他去了朋友推荐的一个中医诊所。


微信图片_20221111124835.png

老中医把完脉后开了一些常规药,然后对我说:


孩子太瘦了抵抗力又不好,吃药只是治标,回去以后合理饮食多加运动锻炼;

只有身体素质好起来才是治本。

那之后,我和他爸爸每天都会陪孩子在户外运动1小时,再加上饮食结构的调整,第二学期,孩子总算没有再频繁地咳嗽。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然而现在孩子们的生活却静态了许多。

据调查,全球只有1/3的儿童身体活动量达到推荐水平,我国的儿童与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同样也不容乐观。


微信图片_20221111124844.png

常言道:

运动是生命的滋润剂,健身是青春的美容师,健身是对生命的投资,运动对健康的保险。


孩子上学经常生病,这不仅是孩子适应学校的一个过程,还需要父母补上欠下的运动账。

微信图片_20221111124848.png
孩子糟糕的表现
是欠下的赞赏账


受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影响,大多数家长都会忽视对孩子的赞赏。

因为他们觉得批评才能使人进步,而表扬会让孩子骄傲自满,就习惯性地用批评来鞭策孩子。
但事实证明,赞赏才会让孩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某重点中学的老师周萍,曾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述她的亲身经历:
周萍小时候上课喜欢走神,所以作业总是很多都不会,成绩始终在中游水平徘徊。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们班调来了一个姓陈的新班主任,教数学同时兼任地理老师。
有一天,陈老师上地理课时,提了一个问题:“有谁知道肯尼亚首都是哪里?”

班上所有学生都沉默了,有的同学甚至翻地理书来寻找答案。
这时周萍举手回答:“内罗毕”。
因为周萍平时就特别喜欢看世界地图,这样的问题根本难不倒她。
陈老师满脸欣喜,眼含赞赏地继续追问,周萍也一一回答了出来。
直到陈老师问了一个特别偏的国家,周萍绞尽脑汁没想出来,陈老师才会心一笑结束了提问。

陈老师对周萍说:


你能记住这么多地理知识,已经是班上最厉害的了,把这个劲头用在学习上,我相信你什么都能学会。


果然在期末考试时,周萍总成绩考了全班第一,地理成绩排名年级第一。
后来,她一直记着陈老师的鼓励和赞赏,也一直用自己的故事激励着她的学生。

微信图片_20221111124854.png


一个小小的爱好,碰巧被老师发现;


简简单单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期许的眼神就能让周萍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克服学习的困难,并一直激励着她的人生。
由此,心理学认为:

人的潜意识只会接受有实质性意义的信息。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如果我们能真诚地赞美孩子,给孩子正向的暗示和鼓励,孩子就能养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会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问题。
在赞美的心态支配下,我们眼里的孩子一定是发着光的。

要想孩子更自信更优秀,父母就需要补上赞赏账。

微信图片_20221111124858.png
孩子不自律
是欠下的习惯账


特殊时期,学生都在家学习,“上网课”已经成了学生每天必做的事情。

但这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来说,就成了一种变相的放纵。
近日,河北保定的张女士在检查孩子的作业时,发现孩子根本就没写。

于是她亲自辅导孩子做作业,可孩子却对作业题目一窍不通。
一次,她无意中发现,孩子在卧室打着上网课的名义偷偷玩游戏,对老师的提问置之不理,还关掉了电脑摄像头。

张女士一气之下当场就把平板摔在了地上,为了泄愤还狠狠地踩了两脚。


微信图片_20221111124902.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孩子不写作业不上网课,还偷偷玩游戏,作为家长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张女士的愤怒。

但生气怒摔平板,实则也是家长无能为力的一种反应。
大多数孩子的学习习惯都不好,上网课写作业需要家长陪同,这样孩子自然就养成了需要他律的习惯。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

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基于良好习惯构造的日常行为规律。

孩子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都需要父母的充分介入和教育引导,要想孩子更自律,父母就不能欠下习惯账。


微信图片_20221111124907.png
写到最后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


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次随便的闲聊,每一个平常的举止,每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在父母的不知不觉中,都可能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

教育无小事,我们爱孩子,对孩子要求严格或是任其自由发展,其实都没有错,错的只是不恰当的教育手段。


微信图片_20221111124911.png

教育孩子就是在比拼耐力,父母尝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
把心思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上,并积极地帮孩子解决问题。

不欠孩子成长的账,孩子就不会有大的负面情绪和负面行为。
教育的“艺术性”,需要各位家长在实际生活中慢慢摸索,欠帐容易还帐难。

教育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需要慢慢解决,家长要有充足的耐心,孩子总会一点点进步。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