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市场观察 | 成交创新低,新增资金不足震荡或延续


市场成交额,再创阶段新低

7月以来市场进入震荡调整期,二次探底后上周市场触底反弹,上证指数周涨幅高达2.37%。当前市场成交仍处于缩量状态。受美股暴跌影响(13日标普500跌4.32%,美股三大指数创近两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9月14日A股市场成交额仅7227亿,为今年以来的第二低,仅次于5月9日的6713亿,市场情绪再次低至谷底(见图1)。

市场情绪再入谷底,两融成交金额接近阶段底部(见图2);当前股债相对回报率趋近历史高位(见图3)。


北上资金和新发基金等增量资金不足,市场短期仍处震荡格局


近一个月以来,人民币短期大幅贬值,对北上资金的流入产生一定压制,流入节奏放缓,(9月1日-8日,北上资金连续六个交易日净流出,见图4)从历史经验来看,北上长期流入趋势不会因汇率波动而改变,叠加当前国内经济逐步复苏,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预计短期仍保持双向波动为主。


8月新发基金规模较7月小幅回升,但相比2021年各月的新发规模,仍有较大差距,基金市场投资情绪仍未回暖,基金增量资金仍显不足。

当前北上资金和新发基金等增量资金不足,市场短期仍处震荡格局。资金存量博弈下市场风格往往切换较快,建议当前均衡布局。


国内经济复苏


宏观经济层面,8月新增社融连续2个月同比负增,但环比回升且结构有所改善,企业中长期信贷同比高增,信用扩张政策效果初显,货币流动性正稳步向实体经济传导。市场对二十大之前出台更多新政策有较高预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经济政策表明党中央国务院稳定经济增长的决心,8月的宏观数据也明确了国内经济复苏的趋势。


8月M2增速继续创新高,用 M2-社融增速,衡量的市场剩余流动性同样处于上行趋势,相对充裕的流动性环境对市场估值形成一定支撑(见图6)。


制约国内经济的复苏的疫情反弹,近期有所缓和。9月以来,先后静默的经济重镇成都和深圳,近期每日新增病例数明显下行(见图7)。


海外衰退压力

国际上,欧元贬值加剧了通胀压力,预计欧央行将加息50或75个BP;美联储9月下旬,预期将加息至少75个BP,预计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将进入衰退,未来或影响A股市场情绪。


综合上述,由于短期新增资金不足,上证指数或将在3200-3300区间震荡,等待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市场风格方面,8月23日以来,大盘价值相对小盘成长明显占优。短期建议成长价值均衡配置,大盘价值可短期超配。


风险因素:国内疫情存在不确定性;人民币贬值幅度超预期。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