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 国常会: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缓缴的所得税等五税两费,9月1日起再延迟4个月补缴
国常会指出,稳经济关键要保市场主体。制造业市场主体当前困难大,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力纾困。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缓缴的所得税等五税两费,9月1日起再延迟4个月补缴,涉及缓税4400亿元。同时对制造业新增留抵税额即申即退,2个工作日到账,今年后4个月再为制造业退税320亿元。(央视新闻)
■ 我国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主要家电产品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介绍,2021年中国家电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1.7万亿元、利润总额12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5%、4.5%;全行业实现出口超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20%,产品畅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20亿以上家庭用户,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主要产品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
■ 住建部:将努力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
住建部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司长表示,房地产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扎实做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各项工作。一是坚持一个定位,也就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做好房地产工作的根本遵循。二是健全两个体系,一个是住房市场体系,一个是住房保障体系,这两者缺一不可。三是努力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四是完善人房地钱四个要素联动机制,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
国外
■ 美8月CPI再超市场预期 “鹰派”加息几成定局
美国劳工部发布数据显示,美国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3%,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分的核心CPI同比上涨6.3%,双双高于市场预期。一周之后,美联储将举行9月货币政策会议,公布最新加息决议。最新通胀数据将如何影响美联储决策?业内认为,美联储本月大幅加息的节奏依然难改,75个基点已没有悬念。(上海证券报)
■ 印度:下一届G20峰会将于明年9月9至10日于新德里举行
印度外交部宣布,下一届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将于明年9月9日至10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此次峰会上,孟加拉国、埃及、毛里求斯、荷兰、尼日利亚、荷兰、阿曼、新加坡、西班牙和阿联酋将是“嘉宾国”。据印媒《印度教徒报》9月13日报道,从2022年12月1日开始,印度将担任新一届G20轮值主席国,直至明年11月30日。
■ 瑞典8月通胀率达9% 创30年来新高
瑞典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瑞典8月的通货膨胀率达9%,创30年来新高。(央视新闻)
■ 港交所考虑降低大型科技公司上市门槛
从港交所处获悉,港交所正考虑降低大型科技公司上市门槛,目前正在研究在上市规则中新增一个章节,以满足产品商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的大型科技公司的上市融资需求。港交所将继续推进各项措施,确保市场和上市制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并不断完善监管。(证券时报)
■ 低位加仓看好中长期发展 上市险企“点金”权益市场
保险资金是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今年上半年,受长端利率低位震荡和权益市场波动冲击,A股五大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率有所降低,集中在3.1%至5.5%之间。展望未来权益资产配置,多险企表示下半年权益市场具备战略配置价值,消费、科技、新能源等领域有望受到资金青睐。(经济参考报)
■ 成长板块重回视野 市场风格或进一步均衡
9月以来,A股市场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震荡后有所回暖。上证指数月内上涨1.93%,中证1000月内涨逾2%。从行业来看,截至13日收盘,八成以上行业指数自9月以来有所上涨,其中国防军工、煤炭、房地产行业涨幅居前,赛道股整体则面临较大调整。展望后市,机构认为,短期市场波动或将延续,但随着三季报预告陆续披露,具备景气支撑的成长板块或重回投资者视野,预计成长价值板块将迎来进一步平衡。(经济参考报)
■ 紧盯前三季度业绩 公募基金大举“埋伏”绩优股
三季度即将收官,多家上市公司已经发布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部分公司实现了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立讯精密、雅化集团等业绩表现较好的公司,早已有公募基金“埋伏”其中。公募人士认为,市场情绪持续修复之后,基金经理最看好的投资逻辑依然是业绩和估值。从业绩预告情况以及最新中观景气数据看,建议投资者关注光伏、风电、储能、汽车等景气度较高的方向。(中国证券报)
■ 人民币汇率不会出现“单边市”
在险些“破7”后,人民币对美元市场汇率迎来反弹。业内人士分析,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主要是受国际外汇市场波动影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已是常态,短期涨跌是正常现象,不会出现“单边市”,也不必过度关注“破7”与否。当前,国内经济企稳恢复、贸易顺差维持在高位,加之有关部门适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预期引导,人民币汇率不具备长期贬值的基础。(中国证券报)
国泰君安:美股大幅下跌中长期来讲影响不大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林隆鹏认为,美股大幅下跌对于A股短期会有一些影响,但是中长期来讲影响不大。短期的影响更多还是心理层面的影响,美股大跌会传导到港股,因为港股和美国的中概股会有重叠的部分,港股下跌会导致A股产生心理上的波动,所以一般来讲美股大跌会导致A股低开。但是基于中美金融周期的错位和中国目前处于大类资产配置转折的重要时期,美股和A股的走势会产生较大的分化。
切换,继续看好蓝筹板块在9月行情。
中信证券:四类高值耗材集采成熟化和温和化,医药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中信证券指出,高值耗材四类品种集采新规落地,方案成熟化。进入9月份,高值耗材内部四大类品种陆续出现多项集采相关政策的推进,基本上囊括了高值耗材的各类品种。总体上,我们看到了集采政策的成熟化,高值耗材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具体逻辑在于:省级集采并不意味着很快国家级集采;国家集采方案成熟化,向头部倾斜,拉长品种生命周期;消费高值耗材强调市场化调节等。
国盛证券:高估值板块短期或继续承压,价值略胜成长
国盛证券表示,当前市场出现高低切换迹象,从8月金融数据及汽车销售来看,均好于市场前期的悲观预期,预计大盘价值在短期将延续弱修复态势。而市场将在一周后迎来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美国8月CPI增长超出市场预期,加剧了美联储激进加息的风险,高估值板块短期或继续承压。操作上,短期在市场风险偏好下行阶段,建议在配置上仍以低估值、高股息、与宏观关联度不高的相关板块为主;同时,在资产荒及经济弹性受限的背景下,盈利高增长的煤炭、光伏、储能等稀缺景气方向的中期投资机会仍将延续。
东吴证券:医药板块做空动能枯竭 四季度有望迎来反攻行情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四因素导致医药板块做空动能枯竭、四季度有望大反攻:其一疫情后复苏及医保支出稳增长。其二创新药政策端回暖。其三医药板块估值较低,处于约近十年较低位置。其四,从基金配置比例来看,医药标配约7.6%,全基配置比例不到4%,显示医药板块被公募基金严重低配,做空医药板块动能枯竭、低位医药板块有估值修复的内在驱动。四季度应把握两大投资机会,一方面是疫情精准科学防控带来的疫情后复苏的机会,后疫情时代,医美、医疗服务等消费医疗将迎来恢复性增长;另外一方面是寻找三季报超预期及估值切换共振点,重点配置科研服务、消费医疗、处方药及集采后耗材等。
银河证券:下半年房地产行业局面大概率将迎来改善
银河证券研报称,目前房地产行业的关注点在于销售能否复苏以及房企盈利能否修复,目前最关键的是恢复市场信心,本轮销售的修复较之前更加艰难和曲折。银河证券认为政策更大程度的实质性宽松已经在途,房贷利率仍有下降空间,需求侧政策演绎范围加大,化解风险的资金支持和各方合力正在孕育,下半年行业局面大概率将迎来改善;土拍市场优质地块比例加大,溢价率处于历史低位,中长期来看,土地市场的良好环境将促使强信用房企盈利率先企稳。
■ 软银考虑设立第三支愿景基金 预计将于数月内做出决定
知情人士称,软银集团正考虑推出一个新的大型创业投资基金。若软银继续推进此计划,该集团可能会使用自有资金设立第三支软银愿景基金。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软银还在考虑向过去几年的主要投资基金愿景基金2号投入更多资金,而不是启动一个新基金。预计软银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做出决定。愿景基金2号目前的价值低于流入该基金的投资,这些损失导致从事该基金工作的软银员工薪酬大大降低。彭博本月初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软银集团计划在亏损的愿景基金部门裁员至少20%。之前孙正义曾公开承诺,要减少这家全球最大科技投资者的员工人数。知情人士称,软银将至少裁员100人,可能最早本月宣布裁员。软银愿景基金有大约500名员工。(华尔街日报)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