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财经
国内 ■ 医保局、财政部:2025年底前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提高到70%以上 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深化基本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革。根据《通知》要求,2025年底前,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体系和经办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支撑作用持续强化,国家异地就医结算能力显著提升;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提高到70%以上,普通门诊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实现翻一番,群众需求大、各地普遍开展的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逐步纳入跨省直接结算范围,异地就医备案规范便捷,基本实现医保报销线上线下都能跨省通办。新规定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华视点) ■ 工信部:中国依然是外商最佳的投资选择地 针对制造业外迁、产业链转移的讨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姚珺表示,中国依然是外商最佳的投资选择地。制造业外迁、产业链转移,我认为总体上这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全球化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为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往往会对全球生产能力布局主动进行调整。中国欢迎外资企业来华投资,也尊重市场的客观规律。(中国网) 国外 ■ 美国7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95.7 为2021年2月以来新低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报告指出,美国7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95.7,为2021年2月以来新低。与6月份相比,下降了2.7。报告指出,这是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三个月下降,对通胀的担忧继续给消费者带来压力。随着美联储提高利率控制通胀,消费者对汽车、住宅和主要家电的购买意向在7月均进一步回落。报告称,展望未来,通胀和加息可能会在未来六个月继续对消费者支出和经济增长构成强劲阻力。(央视新闻)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对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持悲观态度,将增长预期下调至3.2%,比2022年4月发布的预期又下调了0.4个百分点;对2023年全球增长预期下调至2.9%,比2022年4月发布的预期下调0.7个百分点。(央视新闻) ■ 公募持仓医药仓位再创新低!“市场对医药板块已悲观到极致” 通联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公募基金对生物医药持仓处于近十年低点,扣除主动医药基金和指数基金后的公募持仓仅约7%。当投资者期待公募针对生物医药仓位有所上升时,二季度生物医药行业进一步遭到公募机构减持。截至二季度末,公募持有生物医药仓位相对沪深300的超配比例已降低至1.5个百分点,是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多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药企基本面的变化、资金流动性减弱、以及热门板块的“虹吸”效应,均是上述现象导火索。 ■ 多只纳指ETF吸金90亿!最牛暴增1220% 在年内连月阴跌后,美股似乎走出了“七翻身”的行情,7月以来纳指累计涨幅为6.84%。自4月低点以来,多只已上市的纳指ETF场内份额大幅增长,最多的年内增幅超过1220%。多只纳指ETF更是吸金近90亿,资金逆势布局意图明显。同时,近期,上报纳指100ETF的基金公司也逐渐增多。(中国基金报) ■ 公募基金二季度股票仓位提升 二季度以来,公募基金投资股票的热情逐渐攀升。天相投顾统计显示,二季度权益基金整体仓位出现回升,高仓位运作基金占比显著增加,公募基金对于市场的判断逐步转向乐观。从行业上看,加仓方向多集中在消费、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减仓方向则集中于金融与周期板块。从风格上看,二季度公募基金加仓大盘成长股。(中国证券报) ■ 多家券商中期策略对下半年行情不悲观:A股具备中线价值 三季度或再次上攻 7月以来,A股主要指数反弹止步,前期领涨的新能源等热门赛道股纷纷高位回撤。从券商陆续发布的中期策略研判来看,A股下半年投资机会仍被多家头部券商认可,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机构均表示A股具备中线价值。中信建投证券预计在新一轮政策加码后,市场在三季度有望再次上攻。但对于下半年的投资风格,各家机构并未形成一致性预期,看好“稳增长”主线还是“高景气”主线成为机构主要分歧点。(上证报) 中信证券:第二季度酒类配置比例上升,静待第三季度基本面检验 中信证券指出,基本面角度,预计白酒2022第二季度业绩增速环比下滑,其中高端酒望维持双位数稳定增长;地产酒龙头凭借较强的渠道壁垒和客户粘性,预计同样表现平稳;次高端由于招商和渠道活动受疫情影响大,放缓最明显。啤酒受益于6月旺季前备货,上半年销量预计持平左右,吨价表现较好,展望第三季度我们对销量持谨慎乐观态度。对于白酒板块,考虑到目前至8月中下旬,行业将处信息真空期,而疫情环境下二、三季度动销客观上存在一定压力,虽然随着疫情管控政策不断优化,预计逐月将呈现出修复态势,但结构上将有所分化、恢复程度将伴随时间推移不断抬升。我们预计短期的行业表现对市场情绪、中报预期、流动性、投资风格等边际变化的敏感度提升。但趋势上,当前进入稳增长政策落地的关键周期,国内经济回升的趋势较为明确,白酒作为消费景气代表性赛道,在经济回升预期下具备配置吸引力。建议短期以具备基本面稳健性、抗周期性和定价权优势的高端白酒及业绩确定性较高的优质地产酒龙头为主要配置;同时关注次高端回升弹性。 华创证券:白酒优选高端确定,大众主推困境反转 华创证券指出,白酒板块高端引领估值切换,布局管理改善驱动预期反转的alpha机会。行业需求改善方向明确,中报韧性较足,高端确定性突出,次高端处于预期消化阶段,等待需求斜率向上信号带来的布局时机。标的上首推茅台,公司内部管理更加主动作为,步伐主动提速,进入上行加速周期,有望带来估值中枢上移,也是板块估值锚上移重要支撑。紧握估值合理、确定性高的汾酒、老窖,同时加大挖掘管理改善驱动预期反转的alpha标的,建议加大布局预期底部的五粮液,持续推荐洋河和古井,关注舍得和老白干。 中国银河:停贷事件引发银行股回调,持续看好银行板块估值低点配置价值 中国银河证券发文称,按揭停贷风险引发银行板块短期回调,部分银行已发布涉及“保交楼”风险楼盘相关不良及逾期贷款数据,占比较小,建议持续跟踪风险排查和处置进展。考虑到疫情防控和稳增长政策成效释放和经济数据稳步改善,我们持续看好银行板块估值低点配置价值,给予“推荐”评级,关注受益疫情改善、基建投资加速、中报业绩有望持续领跑的江浙地区优质城农商行。 中原证券:短线关注医疗服务、家电、装修建材以及房地产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中原证券表示,外盘波动加大,人民币资产以及A股市场成为较好的避风港。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继续震荡向上,同时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我们建议投资者短线关注医疗服务、家电、装修建材以及房地产等行业的投资机会,中线继续关注低估值蓝筹股的投资机会。 中金:中国物流未来有五个发展趋势 看好12大赛道 中金发文称,在外循环中,疫情干扰和俄乌冲突让各企业对国际供应链布局有了新的思考;而在内循环中,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则深刻影响着生产要素的分配和协同。两大背景或给物流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对此,我们认为中国物流未来有五个发展趋势:外包化、集中化、数字化、国际化、一体化,这将带动中国物流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看好快递、快运、车货匹配、即时配送、跨境电商物流、航空物流、货运代理、大宗供应链、化工供应链、制造供应链、消费供应链、物流科技12大赛道。 ■ 阿里巴巴:寻求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要上市 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公告称,董事会已授权公司管理层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改变上市地位为主要上市。阿里巴巴目前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第二上市,将会按照香港上市规则申请香港为主要上市地,预期将于2022年年底前生效。相关主要上市流程完成后,阿里巴巴将成为以美国存托股份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以及以普通股于香港联交所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 ■ Shopify计划大幅裁员近1000人,占其全球员工总数10% 根据一份内部备忘录,电子商务公司Shopify将裁减大约1000名员工,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10%。Shopify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Tobi Lütke在当地时间周二发出的备忘录中告诉员工,消费者恢复以往的购物习惯,加之推动公司近期增长的网上订单量减少,“因此裁员是必要的”。Lütke表示,裁员将涉及所有部门,不过大部分将在招聘、支持和销售部门。(界面) ■ 可口可乐:2022年二季度营收增长12%,上调业绩指引 可口可乐公司发布2022年二季度财报。二季度,可口可乐营收113.25亿美元,同比增长12%;每股收益0.70美元,同比增长4%,均超市场预期。亚太市场单箱销量同比增长11%,公司在非酒精即饮饮料市场中的价值份额也有所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等市场的增长。此外,可口可乐公司上调全年业绩指引,预计2022年全年有机营收增速为12%至13%区间;可比货币中性每股收益(非公认会计准则)的增速上调至14%至15%区间。 ■ 上海土拍首日成交15宗地!上半年这一区域热度最高 7月25日,上海第二轮集中土拍首日,15宗地块全部成交,总成交金额约355亿元。其中,有9宗地因仅一家企业报价而底价成交,进行现场竞价的6宗地中,有4宗地进入一次报价阶段。溢价地块中,上海城投拿下的长宁区地块溢价率最高,为9.67%,成交楼面价也是最高,近10万元/平方米。另外,保利+越秀联合体拿下的杨浦区地块成交总价最高,为47.75亿元,成交楼面价5.62万元/平方米,房地联动价11.5万元/平方米。业内人士认为,上海第二轮集中土拍首日热度相对较高,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期,房企投资的避险趋势较为明显,核心城市仍然受到房企的追捧,上海整体去化速度较快且利润空间充足,对房企的吸引力十足。(券商中国)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