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联储开启“缩表”!理清这3个问题,从容应对投资布局

6月1日起,美联储正式启动“缩表”。此次采取渐进式缩表的方式,分成两个阶段逐步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头三个月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每月缩表300亿美元国债,和175亿美元MBS(抵押支持证券);第二阶段就是过渡期之后,也就是9月份开始,缩表600亿美元国债和350亿美元MBS,也就是每月缩减950亿美元。

至此,业内普遍认为美联储此次整个货币政策转向力度,是过去40年最大的一次。那么,本轮缩表是否会带来流动性冲击?对市场有何影响呢?

此次缩表对流动性的冲击大吗?

随着美联储加息和缩表的启动,很多投资者或担心会“收走市场中的水”,美元回流,而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其流动性的收回或将对全球金融市场有所挑战。但综合来看此轮缩表对流动性的影响或相对有限,原因如下:

首先,根据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此次并未选择主动抛售进行缩表,而是通过减少证券到期本金再投资规模实现缩表,也就是所谓的“被动式缩表”。这样做的好处是,市场能够提前对缩表全过程有比较完整的预期。也就是说,相对于主动抛售缩表,被动缩表对流动性的冲击较小。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缩表也保留了主动缩减的选项出售MBS。据美联储会议纪要,“在资产负债表缩减工作顺利进行之后,委员会考虑出售MBS是合适的”。

其次,当前市场流动性还比较充裕,美联储每日逆回购量仍高达1.75万亿美元,意味着金融体系内流动性处于过剩状态。

同时,美联储准备了美联储常备回购便利工具SRF,以应对流动性紧缺。SRF作为针对美国国内机构的常备回购便利工具,允许美联储对美国国债、机构债和MBS进行每日隔夜回购操作,最大规模为5000亿美元,对手方主要是一级交易商。在流动性突然紧缺的时候,一级交易商可以使用该工具从美联储融资,应对流动性冲击。如今,美联储将这一工具的对手方范围扩大至更多存款机构,这有助于降低流动性风险。

综合来看,短期内缩表引发流动性冲击概率或不大,但可能导致实际美债利率上行,对其他资产造成一定估值调整,投资者可留意。

对债市、股市会有什么影响?

这次缩表来的早、节奏快,或具有较强的信号作用,这意味着美债利率或面临更多上行风险。根据中金公司研究所测算,如果按照美联储会议纪要中的表述,3个月内达到每月950亿美元的缩表上限,那么至年底缩表规模大约在6700亿美元左右,对应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20个基点。

那么,美债利率上行是否必然带来市场下跌?

总的来说,美债利率上行虽然会给市场带来估值下修压力,但增长才是核心因素。回顾2017年美联储从4月释放缩表信号到10月开始缩表的全过程,从时点、到规模、到方式都基本没有预期差。由于预期计入充分,缩表对资产价格冲击相对有限,反而更多受增长因素主导。2017年10月开始缩表后,2018年前三个季度美债利率上行,美股仍持续走高。除了预期充分外,当时盈利基本面在2017年特朗普税改推动下也持续上行,抵御了货币收紧和利率抬升的压力。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2018年四季度增长见顶、市场才开始大跌。

所以,从上一轮美联储加息周期看来,若市场预期充分计入加息、缩表风险,则真实影响在一开始并不一定很大。对远端股市以及债市的影响,更多的还要结合基本面环境因素考量,因为增长才是核心决定因素。

投资人如何应对?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瑞承国际建议投资者坚持防御性+多元化的配置,以平稳度过波动期。可关注抗通胀、高股息、低估值的主题板块:

1、关注有抗通胀属性且与宏观波动关联度相对不高的板块,如基础设施、能源及公用事业等。基础设施公司的特性是内在价值好,稳定性高;能源转型类企业将受益于全球长期的减碳目标和更强大的定价能力,能转嫁通胀带来的价格上涨的压力,有自然抗通胀的属性,具有长期可投资价值。

2、关注能提供丰厚股息的股票。在利率上升的环境下,市盈率较低并支付良好股息的公司有望表现更好,其稳定的现金流回报能在市场下行时提供收益保护,助力应对市场波动。

3、关注估值更具吸引力的亚洲股市,尤其是经过一轮调整后的中国市场。亚洲及中国股市的市盈率接近10 - 13倍,我们认为这对中长期投资者来说是很好的时机。除此之外,中国更是唯一一个拥有灵活性(无论是降息还是增加财政支出)去刺激经济的主要国家。

4、最后,在债券选择方面,可关注投资策略灵活、现金 PLUS策略的债券。因为受益于其短期期限,可以在其短期债券/票据到期时以更高的利率展期,相较遵循基准的传统债券基金,在当下加息的环境下会表现更好。投资者还可关注投资级别高的债券,同时避免在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中投资高收益债券。

总体而言,投资者在配置策略上应保持多元化及防御性。债券和股票的投资期限应以长期(至少5年)为基础。虽然不同周期之间存在波动和修正,但从长远来看,好的月份比坏的月份多。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进行投资,并保持灵活性。

--------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性不做承诺与保障。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任何人依据本文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信息发布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