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策略无论市场涨跌都有获利机会,那是否闭眼买就可以了?

市场动荡、资产轮动的市场环境下,“震荡市的保护伞”——CTA策略得到很多关注?今年要用CTA防守吗?CTA策略似乎风险较低,是不是含CTA策略的产品闭着眼睛买就可以?针对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天瓴投资首席投资官邢杨分享了他的看法。邢杨先生过往管理产品>10只、总规模达100亿+。



为什么当下A股市场波动,就适合去做CTA策略?为什么目前中国的CTA策略市场占比远低于国际市场?

天瓴投资首席投资官 邢杨:

CTA策略交易的底层资产,主要包括商品期货、股指期货等,这种底层资产本身就与传统股/债市场差异较大,产品之间的相关性也很低,这也使得CTA策略与投向股票、债券等资产的策略存在弱相关性。

另外,期货市场属于双向T+0市场,多空双向均可进行投资操作,其灵活特征在涨跌市场环境都可能获益,这与A股T+1单向做多的市场也有很大差异。所以CTA基金可以多空双向交易,转换灵活,CTA策略可能是少数几个不论市场上涨还是下跌都能赚钱的策略。

在一些极端的市场环境下,经常会产生一些“Crisis Alpha”( 危机保护策略),CTA是极少数能捕捉到这一机会的策略。历史证明,在2020年新冠,2008次贷危机等多个市场危机环境下,CTA都有很好的表现。


微信图片_20220517174356.jpg


所以,我们常常在判断该不该买CTA策略时,常常主要关注的不是商品或者是股市是涨还是跌,而是看波动是大还是小。越是震荡的市场,CTA策略越有机会。

此外,CTA策略本身就具备多品种、多策略、多周期的特点,例如国内目前活跃商品期货品种就有40多种。所以CTA策略本身就具备鲜明的分散性和低相关性特点。

所以,不用管股票市场是涨还是跌,只要商品或者是股市的波动在加大。CTA策略都可以贡献相对稳定的收益。因此,CTA策略可以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压舱石。

那为什么国外CTA策略市场占比更高,国内的配置还比较低呢?首先是国内CTA策略市场起步比较晚;另外,CTA策略的专业性很高,所以许多个人投资者对这个领域还不够熟悉。

A



CTA策略的收益相对比较稳定,市场不管是涨还是跌,只要有一些趋势或者波动性,就能有获利的机会。听起来似乎CTA策略风险较低,那是不是CTA策略的产品就可以闭着眼睛买了?

天瓴投资首席投资官 邢杨:

配置CTA策略并不是闭眼买就可以,还是需要结合市场情况,对不同的子策略、或管理人进行专业的评估和配置。

CTA策略底层投资的品种非常多,每一个投资品类的分析框架和逻辑也不一样,不同的CTA策略管理人也都有各自不同的配置侧重;另外,不同子策略的产品,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走势形态等都是不一样的;此外,由于期货市场采用保证金交易制度,CTA策略也就具备了杠杆特征,可以通过不同的保证金占用比例控制杠杆。而不同的CTA策略管理人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风险特征。所以,还是具有较高的选择和配置门槛。

例如,在CTA策略里,基于长期历史业绩数据验证来看,有的产品具有高夏普特点,也就是说在同样的风险下,可以具有更高的收益,而且历史最大回撤或者是波动比较小,比方5%或3%以内。那么这种产品我认为可以不需要去择时。

但是有一些策略的产品,具有高波动、高收益特性,夏普比没那么高,例如能1-1.5左右,历史最大回撤可能达到8%或10%,这种产品就有可能买在高点,会对整个资产组合有很大影响。

A


应该如何去做配置?


天瓴投资首席投资官 邢杨:

做资产配置,实际上是要考量在一定的收益预期目标下,如何控制风险。所以,在选择子基金的时候,首先是希望这个子基金有足够长时间的业绩来验证,可以对它历史走势进行回测比较,以及分拆进行分析。

组合的风险高低其实并不意味着低风险的组合一定不会配置高风险的资产,而是不同的资产发挥不同的效用。比如,一类高风险的资产,但是在当下能够把握一定的市场机会的时候,,只要在控制好比例,事实上非但不会增加组合的风险,反而可能会贡献比较高的收益。

做个类比,股票市场虽然波动性很大,从年年初以来中证500跌幅可能超过了20%,但是如果在配置组合仅仅配了10%的中证500指数,而另外90%配置一些更具有稳定收益来源的策略,那么事实上整体组合依然可以呈现出来低波动的特点。这就是资产配置的魅力。

A



有一些长期绩优的管理人,可能在短期内表现不好,这可能会拖累组合表现,那母基金管理人会如何去管理或者动态调整这样的一些组合?

天瓴投资首席投资官 邢杨:

资产配置是希望最终能够达到一定的组合收益目标,例如,收益目标是15%,那组合配置里面,会有20%以上收益预期的,也有低于10%收益预期的。组合里不同的产品,承担的收益预期不同,但组合整体最终会达到15%。

而且,一个产品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也会不同,但这都只是阶段性的表现,基于对于这个子基金或者子策略管理人的深入了解,以及对于他们的动态追踪,如果他没有出现风格漂移,是有理由给予更长的时间,让他的策略发挥出效果,这种情况下,可以不用在意短期波动。因为高频地交易不见得是一个好的策略,母基金管理人只要在配置模型里面,把配置比例、收益风险预期等做好,随着时间的发展,相信会达到预期目标。

在公募基金里就曾有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只基金的净值在14年翻了16倍,但是这个基金里面挣钱的客户可能连10%都不到。因为个人投资人用自己的频繁交易对冲了管理人的优秀业绩。拿不稳、拿不住。

因此,这也说明,资产配置是围绕投资人的风险收益特征去做,就更加需要管理人去充分落实资产配置和投资管理的纪律性。尤其是在动荡市场里边,对基金组合的动态调整、对子基金的筛选和甄别,这样的一些专业技术活儿,尤其需要交给专业的团队,更有利于捕捉低位布局的机会,同时降低风险。

A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