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早报 | 国内首批“养猪”ETF正式获批;私募大咖否认“重白酒轻科技”




国内

■ 商务部: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

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商务领域促进汽车消费工作指引,指引提出,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除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外,不得限制符合在用车排放标准的二手车迁入。落实国家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推动便利二手车异地迁移。(财联社)


■ 国内首批“养猪”ETF正式获批

昨日,鹏华中证畜牧养殖ETF、平安中证畜牧养殖ETF等国内首批“养猪”ETF正式获批。(财联社)


■ 节前新基金发行节奏放缓 蓄力牛年开门红

临近春节假期,新基金销售市场悄然降温。无论是“日光基”的数量还是平均发行规模都比1月“爆款月”下降了不少;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的募集成绩也不如预期。多位基金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市场震荡调整,是影响基金销售的主要原因。此外,基金公司、渠道主动放缓发行节奏、倡导理性投资的举措也逐渐起效。不过,近期的降温不改基金公司布局春节后行情的热情,70多只新基金将在春节后密集发行。(财联社)


■ 证券日报:防范“影子股东”违法违规“造富”是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之举

日前,证监会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关于申请首发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加强拟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监管。这是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举措,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市场生态,维护资本市场的“三公”秩序。防范“影子股东”违法违规“造富”,直击突击入股现象的软肋,是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切断利益输送这一链条,也是补足注册制改革的重要一环。(财联社)


■ 抱团取暖底层逻辑不成立 私募大咖否认“重白酒轻科技”

多位私募大咖包括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以及相聚资本总经理梁辉等表示:“抱团取暖概念其底层逻辑根本不成立,投资资金不停地流动,其核心是对估值高低的不同认同问题;同时,对白酒股的看好实质是对行业龙头股青睐的体现,毕竟在沪指反复的走势中,行业龙头股最为抗跌”。(财联社)


■ 股票ETF年内失血超350亿 科技板块“受灾”最严重

2021年以来,A股市场两极分化显著。作为资金风向标的股票ETF年内申赎情况也出现明显分化。截至2月5日,股票ETF今年以来总体失血逾350亿元,芯片、电子、5G等科技类板块失血严重;金融、军工及食品饮料则有大量资金进入。


■ 淡马锡即将上任的CEO表明公司致力于投资中国

淡马锡控股即将上任的首席执行官Dilhan Pillay Sandrasegara表示,这家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对中国的长期走势仍然“非常乐观”。中国对淡马锡而言一直具有长期潜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提供长期的可持续回报,中国消费者支出在不断发展,强大的本土品牌在崛起。(财联社)


机构说市

海通证券:建议投资者在节前最后两个交易日不用过度关注指数变化,尽量多看少动

海通证券指出,操作上,建议投资者在节前最后两个交易日不用过度关注指数变化,尽量多看少动,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参与个股短期博弈。同时从历史上看,春节后市场有将近七成的概率上涨,而在行业配置上,节后农林渔牧、餐饮旅游、基建及化工等行业有望跑赢大盘投资者可以适当关注。其次,随着流动性行情的逐渐结束,在经济持续回暖及企业业绩回升的带动下,那些估值仍处低位及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的标的诸如消费、金融、有色板块等也可以持续关注。

中信建投:春节动销良性,看好节后高端酒企持续较好表现

中信建投研报中称,截至本周疫情态势仍然维持局部点状形势,主要白酒经销商回款基本完成,主要关注春节动销。疫情对不同价格带白酒企业的影响仍有较强分化,高端白酒由于送礼等刚需属性销售基本未受影响,价格方面表现稳健,次高端及地产酒打款基本陆续完成,但终端进货意愿略低于往年,经销商观望态度较为明显,婚宴、聚餐等消费场景减少对此价格带白酒春节期间消费量影响较大。但总体来看,我们认为政府防控水平应有提升,对后续疫情管控比较乐观,中期白酒价格带提升、集中度提升的逻辑仍然坚定兑现。从推荐标的看,我们坚定看好头部白酒企业,继续推荐竞争格局好、增长确定的高端酒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古井贡酒、今世缘、以及具备全国化潜力的低端酒顺鑫农业。

国泰君安:关注中盘蓝筹的崛起

国泰君安策略研报称,A股历次盈利上行周期,中盘股具有盈利与估值弹性的双重优势。随着越来越多盈利线索的出现以及行业景气的扩散,一线龙头的确定性溢价将开始收敛。在高估值的矛盾下,未来市场会逐步的向盈利改善更快,估值更合理的方向聚焦,尤其是要关注中盘蓝筹的崛起,比如细分赛道的小白马,或大行业当中的龙二,龙三。

东吴证券:市场出现修复性反弹行情 关注后疫情品种如酒店、旅游、机场等

东吴证券指出,市场出现修复性反弹行情,主要有两个方向:第一是疫情受损行业,特别是电影预售超预期,极大地刺激板块的关注度;第二是顺周期品种,如银行、化工及资源类。但近期盘面连续缩量,板块轮动明显加剧,把握市场节奏尤为关键。后市方面:建议关注后疫情品种,如酒店、旅游、机场等,另外,银行、化工等机构关注度较高的方向仍值得跟踪,缩量行情,谨慎追涨。


■ 老虎证券获6500万美元投资 小米牵头认购

老虎证券宣布与小米牵头的一批投资者签订了可转换债券认购协议,并已通过私募方式向上述投资方发行总额6500万美元的可转换债券。根据公告,此次债券的配售需满足惯例转股条件,若未提前转换,该债券将在2026年到期。(财联社)


■贵州茅台:投资不超过4.6亿元实施“十三五”中华片区酒库续建工程建设项目

贵州茅台公告,公司拟投资不超4.6亿元,实施“十三五”中华片区酒库续建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规划建设酒库15栋,设计总储酒能力1.84万吨;拟投资不超3342万元,实施和义兴酒业分公司201厂大地片区清污分流管网升级改造工程;拟投资不超22370万元,实施“智慧茅台”建设一期一批项目;拟投资不超过2620万元,实施和义兴酒业分公司301厂清污分流管网升级改造、河道清淤及河床修复工程。(财联社)


■ 任正非:不管怎样制裁和封锁 我们坚持全球化不动摇

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表示,关于芯片我们还是要依赖全球化来解决,不管怎样,我们永远不会放弃全球化理想,不管怎样制裁和封锁,我们坚持全球化不动摇。当全球芯片过剩,有人会找我们来买芯片,我想会有这个时代的。对于终端手机业务,任正非表示不要理解终端就是手机,只要和人、物连接的都是终端。比如说用于汽车无人驾驶的激光雷达,家庭应用的煤气表、水表、电视机,都是终端,手机只是终端中的一个部分。所以,华为公司永远不会出售终端业务。我们可以转让5G技术,但绝不会出售终端手机业务。(财联社)


■ 业内人士:汽车“缺芯”二季度或缓解”

2021年第一季度,汽车圈依旧“芯事”重重,在全球产能紧张的情况下,车用芯片短缺的问题愈演愈烈。福特、通用、丰田等大厂均受到波及,甚至纷纷宣布减产。有业内人士表示,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开始,汽车缺芯的局面会得到缓解。但是,芯片作为一种资源,只有极少数的国家可以生产、供给,所以长期看,就有天然短缺的属性。半导体行业是一整套非常复杂的全球体系,眼下特殊的缺货现状,不是一个两个环节造成的短缺,也不是一两个政治人物就可以控制的,结构性短缺还会是常态化现象。(21财经)


■ 专家:房贷市场整体“稳”字不改 刚需有望得到更大保障

连续数日,关于多地楼市调控趋严的新闻热度不减,其中,最让计划购房者关心的是——房贷会不会“卡脖子”。不少专家一致回应,“刚需莫慌,不必抢跑入市”。从目前逐步落地的政策来看,刚需购房需求得到更大保障。严查资金违规流入楼市,防范相关风险也是本轮严调控的重点之一。专家提醒“对于违规套用‘消费贷’等产品的购房者,一旦房地产市场走势出现逆转,容易产生违约风险。”(中国金融时报)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