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前线】疫情这一年,不确定性背后的故事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病毒疫情爆发。随后,中国甚至全球的任何一个行业、领域,包括投资和资产管理行业,都被笼罩在了疫情黑天鹅带来的不确定性中。


2020年初,在疫情爆发的当下,我们在《私募股权副刊》中针对疫情对行业发展和股权投资的影响做出了一些展望。一年过去了,我们来看看这些判断中哪些应验了,以及为2021年带来了哪些值得深思的投资机会?


012020年那些说过的话


线上受益显著甚至是根本性,线下挑战较大,技术价值凸显。这是在疫情爆发之初,我们对具体行业领域的判断。


02 应验了吗?


经历了一年的疫情考验,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事实证明,疫情爆发之前的技术趋势,不仅没变,还因为疫情而获得了加速发展。


1、企业服务和数字化


疫情效应成为催化剂,深刻的改变了用户和企业的习惯,人类正在经历史上最大的数字化迁徙,这股力量强大而不可逆转。

过去的一年,我们明显看到,供应链数字化、远程办公、以SaaS为基础的云计算都迎来高速发展。像企业数字化、上云成为许多新兴互联网企业创业的秘笈,同时也成为许多传统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科技型传统企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世界观。

以远程办公为例,它意味着更多的移动设备、更灵活的工作时间,以及更复杂的管理难度和沟通方式,这对整个软件产业是一种根本上的颠覆。于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越来越多地用到Zoom、腾讯等会议软件。包括云钉一体、企业微信、飞书等,也都正在向企业软件生态系统升级。

从国内和国外两个维度来看,中国企业服务市场许多品类仍处于拓荒期,相比美国,中国有更好的爆发机会。


2、消费服务


疫情让我们看到,国内的消费服务领域还有很大的空间,例如,教育培训、娱乐等。以及与之相关的科技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例如,游戏直播、VR、实时技术、云计算等。


以在线教育为例,在疫情的影响下,线下教育被迫向线上转移。对于行业来说,曾经需要缓慢培养的用户习惯几乎在一夜之间迈向成熟,市场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机遇。


再看游戏,2020年,国内游戏行业也呈现繁荣趋势。据相数据告显示,2020年全年手游行业增速达到33%,用户时长明显提升,游戏时长占比稳居第4,整体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


3、医疗健康


2020年,成为大众近距离直观感知医疗健康行业飞速发展的特殊时期。


例如,从新冠病毒检测和疫苗研发与病毒“环球赛跑”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生物科技的创新突破速度、技术落地应用的速度、技术下沉普惠的速度,都在变得越来越快。而且,医疗健康领域与5G、AI、半导体、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领域的交叉融合,变得直观可见、触手可及。


4、交通出行


在新基建政策的支持下,交通出行这一行业还在继续进化中,共享/自动驾驶、陆地&空中自动驾驶技术进一步发展。


相关的底层基础设施,如充电、电池和泊车等进一步升级,支撑着交通出行方式的变革。


5、物流配送


疫情大幅催化了机器自动化、仓储机器人等自动化物流新技术的发展,货运物流、仓储物流、自动化售卖在很多场景落地。


这些既是得益于传感器、电池、芯片和系统、操控器与云技术等底层“硬核科技”,同时也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这些底层技术的进步。


6、智慧城市


新冠疫情的不期而至,为现代城市带来了一场不小的考验。在疫情中,许多智慧城市相关设施成为了防控工作的重要抓手,成功利用高科技智能设备协助了疫情防控工作。


例如,在线政务平台、大数据监控疫情平台、AI体温检测平台、远程会诊平台等,以及物流、生活必需品供给、医疗物资供给、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软硬件设备设施……


这些智能化平台或设施有效提升了人口流动监控、防疫治疗研发、防疫数据更新、防疫措施宣传,保障了居民的基本生活,均对疫情的防控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新型的智慧城市重塑了交通与自动化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商业和家居机器人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全球来看,疫情加快了美国、中国、东南亚等区域的智慧城市布局。根据DELOITTE研究机构在2021年发布的报告显示,自2018年起,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1000多个,其中将近一半(500个试点城市)在中国。


疫情让海量的企业或个人有场景去尝试一些新的服务、产品或是工具,而这加速了新的技术和服务的落地。


从中,我们看到一些结构性的变化,它意味着企业或者个人对于新的服务、工具的尝试从长远的角度上加速了相应领域的变革。


例如,直播带货如此火爆,除了疫情特殊时期所致,更深层地我们看到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又在变化,这是一件大事。

基于这些结构性的变化,可以预见,以上这些领域的发展趋势在2021年还将继续。例如,根据IDC的预测,2021年全球公有云基础设施市场将增长35%达到1200亿美元。


包括5G、云计算、半导体、新能源汽车、企业服务、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仍将持续有新的投资机会出现。同时注册制的全面放开将成为资金释放的一个重要利好,产业深度的绑定和科技的持续发展将成为长期的创投主线。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