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天堂与人间

英国有一位作家,叫西蒙·蒙蒂菲奥里。他是耶路撒冷旧城外第一个犹太人定居点创建者摩西·蒙蒂菲奥里爵士的曾孙。他因写了一本名为《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书而蜚声国际。


讲述耶路撒冷的故事不能脱离宗教。因为几乎所有人认识耶路撒冷,就是从它作为教圣城的身份开始的。在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信徒心目中,耶路撒冷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5月31日,传承中心以色列课程9期,再度携手希伯来大学官方合作,带您探访“上帝应许之地”,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科技、投资等多维度,读懂中东奇迹之国——以色列。




亚伯拉罕与耶路撒冷:

是多元,还是一元?


本文并不想累牍述及亚伯拉罕这个人物,他的出现只是为了引导读者认识“亚伯拉罕诸教”或“天启宗教”这个概念。

天启宗教,顾名思义是唯一真神启示人间的信仰,普遍意义的天启宗教意指世界三大宗教,按历史出场顺序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同时,三大宗教都相信亚伯拉罕为各自的先知或圣人,并繁衍了后代,绵延了信仰的火种,因此这三大宗教也被称为一脉相承的亚伯拉罕诸教。

首先,三教同出一源,而后传承分道三大宗教都源于古犹太教。公元一世纪时耶稣基督的思想只被看作是犹太教的2.0版;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后曾一度被大叙利亚地区的基督教领袖所敌视,认为其只是基督教的一个异端派,或是犹太教的3.0版。

即使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世界各地穆斯林或基督徒的信条体系或信仰实践中捕捉那些相似甚至是一致的东西。

其次,三教同信一神,而后称呼不同。正是由于其同出一源,信条的核心都是只信一个造物主,犹太教称为“雅威”,基督教称为“耶和华”,伊斯兰教称为“安拉”。

传承中心以色列学员在三教圣地耶路撒冷古城

对于中国读者,更需要仔细想象,“万物非主,只有唯一的造物主”,这种“一神”是彻底的“一神”,反对崇拜人、反对崇拜偶像、反对崇拜任何其他事物;最后,三教经典相续,而后思想相承。

犹太教的经典为上帝与其“选民”所定之《旧约》。基督教承认《旧约》之地位,但也信仰耶和华与耶稣定之《新约》。伊斯兰教则在承认两约的基础上,认为《古兰经》是真主降示的最后经典,是最完备的,因为穆罕默德为封印先知,之后再无真主降示的经典。

所以,今天看来,三大宗教之间的话语传承体系、内容编排格局,甚至是新教义或新教派的生产方式都出奇的一致。自然,我们也可以在三个宗教各自的经典中都看到人祖亚当、诺亚方舟、亚伯拉罕献祭等情节高度雷同、人设基本无二的故事。

亚伯拉罕诸教之间还有一个默契,那就是都认为耶路撒冷是圣城。讲述耶路撒冷的故事不能脱离宗教。因为几乎所有人认识耶路撒冷,就是从它作为亚伯拉罕三教圣城的身份开始的。更重要的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各自信徒的心目中,耶路撒冷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图片拍摄@传承中心以色列游学


1,耶路撒冷之于犹太人,是上帝给予的“应许之地”


犹太教是最早出现在历史舞台的亚伯拉罕宗教。在巴勒斯坦这块土地,往往在各种渠道听到它的不同称呼,迦南地、黎凡特、沙姆地区、大叙利亚、埃雷兹·以色列,这些名字有的包含巴勒斯坦,有的指代巴勒斯坦。


而巴勒斯坦是菲利斯人统治时代该地的称呼,意为“菲利斯人的土地”。而对于犹太人而言,他们更愿意称为埃雷兹·以色列,很显然意为“以色列人的土地”。《圣经》中记载上帝对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往我要指示你的地方去。我必叫你称为大国。我必赐福与你”。


而后亚伯拉罕遵旨来到了“迦南地”,上帝再次启示“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耶路撒冷就处在迦南地,是上帝给予他们的“应许之地”。也正因如此,犹太人认定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犹太人的圣地“哭墙”,图片拍摄@传承中心以色列游学

即使约瑟在埃及治理多年,仍然不忘返回这座“应许之城”。摩西带领子民出埃及,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回归“应许之地”的史诗。


从那以后,犹太人开始在此生息,开启了他们的宗教文明史,他们与上帝盟了约,他们建造了犹太圣殿,他们也创作了《圣经》和羊皮卷,然而他们也在此败给了巴比伦人,他们也悲情地书写了“巴比伦之囚”的民族流散史。


当今的犹太教已是经历了漫长苦难史的犹太教,它已蜕变为内涵十分丰富的宗教,也是范畴极其广泛的政治。二十世纪,犹太人开始回归耶路撒冷,并以极快的速度改变着当地的人口结构,稀释了阿拉伯人的比例,也开启了耶路撒冷共生与融合的新历史。


传承中心以色列学员走进犹太教堂,感受犹太传统文化

2,耶路撒冷之于基督徒,是耶稣的“殉难”之处


圣母玛利亚“圣灵感孕”后在耶路撒冷城南十七公里的伯利恒诞下耶稣。而后耶稣在耶路撒冷一带传播基督教义,并且走过了生命中最后一段“苦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三天后,耶稣从坟墓中复活,升入天国。作为“圣子”的耶稣用殉难的方式替人类赎了罪孽。

圣墓教堂(复活教堂)

传承中心以色列2期同学在圣墓教堂


公元316年,罗马皇帝康斯坦丁的母亲海伦娜找到了钉死耶稣的十字架和埋葬耶稣的墓地,于是在此修建了供基督徒朝圣的圣墓教堂,也称复活教堂。与此同时,伯利恒也修建了一座圣诞教堂。

《新约》中常常出现的橄榄山、朱斯马尼花园、最后的晚餐、耶稣受难等等都发生在耶路撒冷。至此,耶路撒冷因为与耶稣一生紧紧相连,从而成为全世界基督徒心中独一无二的圣城

11-13世纪,十字军曾一度控制了巴勒斯坦,不断修建教堂和修道院。而后,萨拉丁率领穆斯林夺回耶路撒冷,却没有改变其在世界基督徒心中的圣城地位,至今每年仍有成百万计的基督徒在圣诞节和复活节前后造访耶路撒冷,感念耶稣的圣地。

3,耶路撒冷之于穆斯林,是穆罕默德的“登霄”之所


伊斯兰思想和价值存在两个“经典的”来源层次:首先是《古兰经》,这是真主的启示,是真主给予穆斯林的命令;其次是圣训,也称为先知的“哈迪斯”或“逊奈”,即穆罕默德的嘉言懿行,是先知对于穆斯林的言语训谕和行为示范。

圣训有云:“犹太教分为71派,基督教分为72派,伊斯兰教将会分为73派……”今天伊斯兰教内部的纷争似乎验证了穆罕默德确为先知的能力,甚至当今的伊斯兰教内部开宗立派的,远不止73这么微不足道的数字。

但是,绝大部分穆斯林还是会将耶路撒冷视为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第三大伊斯兰教圣地,根本原因在于穆罕默德封印先知的地位不容动摇,而他则在此完成“夜行”与“登霄”的壮举。

在耶路撒冷的街头,图片拍摄@传承中心以色列游学


伊斯兰教认为,在穆罕默德接受天启十二年后(即公元621年)7月27日的晚上,真主训命天使加百利携天马神兽布拉克赴麦加迎接穆罕默德遨游七重天。穆罕默德在加百利的陪伴下,转瞬间由麦加“夜行”至耶路撒冷。

而后,又于“最远处”(阿拉伯语发音为“阿克萨”)得见亚伯拉罕、摩西、耶稣等先知,并在此“最远处”的一块巨石上“登霄”后入七重天,聆听了真主的教诲,察观了天堂与火狱,领受了每日五次礼拜的训命。“夜行”与“登霄”奠定了伊斯兰教基本信仰体系中的诸多内容。

多数学者认为,此举可能是穆罕默德意图联络和争取亚伯拉罕宗教其他成员的重要举措,也将伊斯兰教的传播从麦加推及整个阿拉伯半岛,但对穆斯林而言,这次“夜行”和“登霄”的旅行,奠定了耶路撒冷在他们心目中的圣城地位。


位于圣殿山上的阿克萨清真寺

由此,一个高级一点的道理可能已经明了:今天我们经常能看到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对于耶路撒冷地位拉扯不断,冲突不止,三大宗教及其信徒呈现出完全迥异的多元状态,感觉甚至肯定他们仇深似海,无日无休。

但如果我们学会运用“更宽的历史书写”视野和更高的全球俯瞰视角的话,这些所谓的多元和对立,实际上是一元和常态,这所谓的“激烈撕扯”也就成了兄弟之间拳打脚踢,同时我也要声明这样的论断不代表我本人否定多样性和多元化的存在。

我的目的是想告诉中国的读者,我们应该自省,因为纷争的双方或多方之间至少保持着一元或一脉相承的话语体系,而我们在评判这些人的是非功过时,可能连他们最基本的话语框架都没有进入

对于他们而言,我们才是“不一样的人”,我们说的话才是“听不懂的话”。

图片拍摄@传承中心以色列游学


欧麦尔约言与耶路撒冷:

是政治权术,还是人的感情?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一元价值或一脉相承就代表绝对和谐吗?显然不是。

耶路撒冷似乎从来没有停息过,炮火声,嘶喊声以及争吵声。迦南人打败原住民、菲利斯人赶走迦南人、希伯来人打败菲利斯人,之后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罗马人、阿拉伯人、法兰克人轮番登场,直至1187年库尔德人萨拉丁代表或者代替阿拉伯人收复了失落的耶路撒冷。

近现代史的车轮辚辚向前,人类好像进入了文明时代,可耶路撒冷的纷争纠葛却更加激烈。但如果我们仔细想象一下,不难看出历史好像骗了我们,这些时间犹如长长海岸线上一处处悬崖,崎峻无比,但却不是常态。再有,政治家的危险游戏也无法廓清老百姓的生活场景。

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好像被政治家故意抹去了,也有可能是被我们自己的思想过滤了。如果那样,耶路撒冷何以得名“和平之城”?

征服耶路撒冷一定饿殍遍野流民四散吗?耶路撒冷历次征服都是恐怖行径吗?一定是某些特定民族和宗教的特征吗?显然不是!


公元637年末,新兴于阿拉伯半岛沙丘之上的伊斯兰政权围困了耶路撒冷。穆斯林的指挥官阿穆尔·伊本·阿绥骁勇善战,杀敌无数,却在耶路撒冷城下围而不打



欧麦尔和平占领耶路撒冷


四个月后,耶路撒冷大主教索弗拉那斯以一切名誉和财产请求投降,条件是时任伊斯兰政权哈里发欧麦尔·伊本·哈塔卜亲自主持受降仪式。欧麦尔同圣门弟子商议后欣然接受,决定亲赴耶路撒冷。


欧麦尔只带一位随从和一匹骆驼入了城。入城后,他唤随从骑上骆驼,自己步行。眼见矢迹遍地,索性展开斗篷,清扫开来。索弗拉纳斯迎接了欧麦尔,并将城市的钥匙交给了他。


巡视后,索弗拉纳斯试图劝说欧麦尔回归正信,并邀请他入圣墓教堂礼拜,欧麦尔谦恭地拒绝了并说道:“我在此礼拜,我的教友也会在这礼拜,继而他们会从你们手中夺走这座教堂。既然我要保全你们的信仰、财产和子民,就不会在此礼拜”。


菲利普·希提曾在《阿拉伯通史》中写道:“耶路撒冷大主教索弗拉那斯引导年老的哈里发巡视圣地,这位阿拉伯客人的态度是不娴雅的,衣服是褴褛的,他深受感动,据说他曾转过脸去,用希腊话对一位仆人说:‘这算是但以理先知所说的那位亵凌圣地的可恶的人’。”


随后,欧麦尔在教堂外的一处礼拜,一年后这里就建起了一座以欧麦尔为名的清真寺。临行前,欧麦尔在该寺立下诺言,承诺保护耶路撒冷基督徒的生存权益


“这是一项和平和保护的证明,来自真主的仆人、信士的长官欧麦尔。这证明要告诉耶路撒冷人民他承诺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教堂以及十字架,无论(欧麦尔)疾病或者健康,以及其宗教团体(都将遵守此约言)……”


一千年以后,1187年萨拉丁彻底打败十字军,选择在登霄节进入耶路撒冷。入城后,萨拉丁没有烧毁一栋房子、没有屠戮一名异教徒。受降时,萨拉丁议定每个男子缴纳10个第纳尔,女子缴纳5个第纳尔,儿童缴纳1个第纳尔作为赎金,无力缴纳的人则成为奴隶。


电影《天朝王国》中的萨拉丁


而后,萨拉丁宣布释放了所有战俘,不要一分赎金。此前的八十八年,十字军将阿克萨清真寺变成了圣殿骑士团的总部,萨赫莱清真寺也成了教堂。萨拉丁恢复清真寺时,有人建议拆毁圣墓教堂,萨拉丁没有同意。相反,他将耶路撒冷圣地向所有宗教开放


类似的事件,在耶路撒冷的政权更替史中不胜枚举,而这份欧麦尔约言却开启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上光辉的一页,正面昭示着耶路撒冷和平之城的真实形象,为后世效仿提供了先辈的智慧


图片拍摄@传承中心以色列游学

然而,除非专业的研究者,普通读者在中国的史料中很难找到这条约言,相反对于“巴比伦之囚”、“十字军屠城”等史实却被我们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们又怎么能用臆测的方式构建一个宽容、谦和、善良、卓越的宗教政治家形象?又如何在恐怖主义盛行的今天理性地看待各个宗教和民族那些基本面的品质?


如果说冲突是常态,我可以让步,但那只是政治权术的常态,欧麦尔和萨拉丁所展现的人性关怀以及“和平之城”昭示的耶路撒冷精神是政治家们无法企及的,也是权术家们无法理解的。


四区老城与耶路撒冷:

是彼此对峙,还是美美与共?


今天,耶路撒冷在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文明的建构与贡献中不断走进大众的认知。不同的种族和信徒在同一城区域相互扶持,相互见证,形成了如今的耶路撒冷城市社区形态。


大部分讲述历史故事的遗迹集中在老城区,热点中谈论的耶路撒冷问题就是指老城区的归属问题。现实中,耶路撒冷老城区仅有一平方公里,东临橄榄山、南邻锡安山。


耶路撒冷,图片拍摄@传承中心以色列课程班

犹太教区处东南,穆斯林区居东北,基督教区处西北,亚美尼亚教区居西南,各占四分之一。四区七门,结构稳定,秩序井然,四平八稳,其中基督教区和亚美尼亚教区同属基督教,但教条有别。

每个区都有属于自己的门通向新城,虽各走其门,但整个旧城仍是四通八达,阡陌交错。这一平方公里的地方,保存着三教两百余处历史遗迹,讲述着同一血脉不同信仰的精彩故事。

老城里,店铺林立,但各自都出售着本民族和宗教的特产和用品。礼拜五和礼拜六是犹太教的安息日,通常犹太教徒社区会关门休息。然而,犹太百姓却毫无担忧。因为他们友好的阿拉伯邻居总会提供给他们最想要的东西。

在耶路撒冷的老城,图片拍摄@传承中心以色列游学

曾经在一篇朋友的游记中看到这样的文字:

我的犹太人朋友丹尼每次前往老城的时候,都要跟在雅法门附近的巴扎里开店的老朋友哈桑聊上几句,哈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老城,是巴勒斯坦人,在老城的巴扎有一家不小的商店,向往来的游客出售旅游纪念品。

丹尼说:“哈桑是一位很和善的巴勒斯坦人,也是我很多年的老朋友。像我们这样的朋友,在这座城里还有很多。”

在耶路撒冷生活的很多百姓,就像丹尼和哈桑一样,虽然是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信仰,但是依旧可以成为好朋友,在一座城市里享受安宁的生活。

在没有冲突的日子里,大马士革门还如往日一般热闹,贩卖小商品的商人、卖菜的巴勒斯坦妇女还在那里摆摊吆喝着,穿着礼服带着宽沿礼帽的正统犹太教徒也从大马士革门出入,也会去买巴勒斯坦人的东西……他们之间存在着看似尖锐的矛盾,但是事实已经是,他们正在这座小城里共生着,谁也不应该离开。


在耶路撒冷的街头,图片拍摄@传承中心以色列游学

太阳初生,你会在一个耶路撒冷东北部有一座海拔800米的山丘的上面看到一所大学,它就是世界一流的希伯来大学。希伯来大学是犹太人建立的第一座大学,是犹太民族文化复兴的象征,是犹太民族和以色列国的最高学府

然而,当我们用教条的意识形态和严苛的宗教标准去辨识这所犹太精神殿堂时,你不可能想象它为全世界各种不同信仰的人提供教育,尤其是阿拉伯穆斯林。

行走在校园里,戴着头巾的穆斯林女学生随处可见,仿若你身处阿拉伯国家。教师、职员、学生、工人,各种国家、各色皮肤、各样语言,如同在这座犹太人的灯塔上描绘着最美的包容图画,奏响着最动听的交响乐曲。

传承中心以色列8期同学,在希伯来大学对话诺奖得主奥曼教授

即使是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巴以政治,实际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彻底意义上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争斗,犹太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对抗。

今天的以色列人口构成中,犹太人占75%,阿拉伯人占20%,其余为其他民族。议会的席位中,也有20-25%的席位由阿拉伯人占据。即使在剩余的75%的犹太席位中,也分为世俗派、正统派、极端正统派以及利库德集团等对待巴以问题不同立场的政治集团。

当今的耶路撒冷,虽然全身镌刻着历史的印记,还有世态哀愁,但谁也无法否认它作为一个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包容之城的不二角色。

1991年联合国推出“信仰之路”计划,这一计划就是为了向世界传递这个各族人民和平与理解的城市形象,为了描绘这个命运共同体而携手发展的历史原貌。

然而,当我们闭上双眸,回想这座圣城的时候,你可能无法把它与那些新闻媒体上的热点画面割裂开来。

但是,审视耶路撒冷的最大意义不是认识和记住这座城,对我们而言,真正的意义是应该如何用新的思考拷问内心的价值判断,如何用真的图景还原认识的维度,如何用美的感受照亮迷茫的前路


承中心以色列7期同学在犹太家庭体验安息日


走进以色列,探寻创新密码和犹太智慧


你能看得多远,取决于你能站得多高;你能走得多远,取决于与谁并肩同行——传承中心以色列游学,提供最实战、最有效、最社交的创业创新课程。

5月31日-6月7日,传承中心以色列课程9期,再度携手“中东的哈佛”希伯来大学官方合作,带您探访“上帝应许之地”,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科技、投资等多维度,读懂中东奇迹之国——以色列


宜信是希伯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中国的首家战略合作伙伴,并促成与清华x-lab、希伯来大学三方达成战略合作


在传承中心每一期以色列高端课程中,都有对以色列创业创新、犹太教育感兴趣的同学。而每一位同学通过对创业国度的学习,对传统企业转型、企业发展新机会、企业传承挑战、最新前沿技术、年轻人创业精神、犹太教育和智慧等等,都有更直观的感受和更深入的认知。

学员们收获满满,在探访顶级大师和尖端企业的过程中,传承中心的导师和学员们真诚分享了他们的以色列之行感受。



以色列3期同学与《创业的国度》作者索尔·辛格

以色列7期同学在耶路撒冷古城

“整个项目不是简单的游玩、访问,行程贯穿历史、文化、宗教、商业等各方面内容。很多知识是以前知道的,但通过这个项目把这些知识点贯穿起来。与企业家面对面的交流,写在纸上的空洞话变得鲜活,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王君 以色列二期随行导师
世界银行全球金融与市场局前首席金融专家

“在强敌环绕的现实环境下,以色列人的焦虑和危机意识非常明显。创业动力和激励非常强烈,寻求中国和全球市场的愿望也是格外明晰。”

——王巍 以色列三期随行导师
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

“在爱因斯坦创立的希伯来大学听课,授课嘉宾从多个角度介绍和阐述了以色列国家和犹太民族强大的创新精神与活力,背后的文化因素和环境因素。以色列虽然资源匮乏,但在广泛的科技领域保持很高的水准。”

——毛东辉 以色列四期随行导师

清华x-lab原执行主任

“宜信在当地的扎根,能够更有效地在关键地点汇聚优质资源,搭建完善的架构,聚拢优质的人力资源,从游学项目中就能看出宜信对市场资源的获得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汪弘彬 以色列六期随行导师
欧洲货币机构投资者集团前大中华区CEO

“当代以色列人引领世界科技创新的精神,和很多大量的事例,这是令我们感到震惊的和值得学习的。尤其年轻人和企业家,都需要学习。”

———张同学 上市公司企业主

创业创新,首先要从内心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其次定位很重要,以色列的专利实用型很强。还要有危机意识,以及激情和激励。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做企业,这两年想转型,围绕主业做上下游的产业链延伸,提高附加值,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刘同学 地产公司董事长

“回到家族企业后,我一直努力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帮我的企业找到不同的可能性。终于,我在一个陌生国度——以色列发现了这一个可能性,这个得感谢宜信,那年第一次组织以色列游学,我很有幸成为了这期学员中的一员。”

———秦同学 制造公司企业主

“九天的以色列学习之旅行程下来,若非亲见,不敢相信。从第一天起,我就进入了一种“颠覆”状态,所以回来的时候,我又带回了另一堆的“偏见”。它是个非常矛盾的国度,历史冗长却又充满年轻活力,笃行宗教却又不乏叛逆创新,战乱纷扰却又感受平静安宁......值得探究,值得学习。”

——金同学 科技公司总经理

“此行收获很多,我反思到过去企业经营过于分散,软硬件都在做。而以色列很多初创公司只做一个点上的技术,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当看到Gemsense时,我感到和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是一项智能芯片技术可以在各行业运用,而我们有大量用户群资源,所以可以合作。”

———李同学 软件公司总经理

“参观基布兹,我感受到以色列人与中国人一样勤劳且坚持,但与国内相比,以色列的农作物有更高的附加值,而且品牌效应更加明显,这也是国内同行需要学习且提升的地方。”

——马同学 通讯技术公司总经理

“我在纺织品外贸出口行业20多年,时间太长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需要头脑风暴一下。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强大是因为什么都没有,对创业的不知足、不满足,所以他们在创新和科技方面很突破。对年轻人来说,年轻就是资本,事业拓展机会很多。”

———陈同学 外贸纺织公司总经理

“通过本次游学对宜信的信任进一步增加,以后我要带着先生一起参加,因为投资是一个家庭的事情,尤其是投资额大了后,应该让家人一起了解,投资投到了什么地方,是盲目的投资,还是认真考量过做出的慎重选择。”

———王同学 企业高管

“大女儿从小学到初中,老师说什么她听什么,要问她有什么想法,她会说,要不妈妈您说吧。孩子要经常走出去才能开拓眼界,否则学习成绩再好也是忽略不计的。爸爸妈妈的视野开阔了,带着孩子往外走,孩子幸福感、快乐程度都会提升、视野更开阔。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林同学企业联合创始人

“很多国家也像以色列一样,什么都没有,但他们并没有像以色列一样作出这么多的创新。犹太人对待教育和家庭的观念与中国很相似,但方法不一样。孩子从小见过很多世面,并培养他的好习惯。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应用在子女教育、家庭方面很与众不同。”

——朱同学物业管理公司总经理



探秘创业国度 探索千年智慧

以色列9期|全球资产配置与创业创新课程
希伯来大学 · 耶路撒冷 · 特拉维夫
2023年5月31日-6月7日

报名咨询:请联系您的专属客户经理
或 传承中心小助手(微信:HCFS_2022)

传承中心将尽量避免课程更改。由于不可抗拒因素而产生的行程变更,主办方保留对课程信息(包括日期、地点、师资及其他细节)调整和解释的权利。

传承中心

智慧胜过一切财富

家族传承不仅是财富的传承,更是精神、文化的传承。瑞承家族传承中心致力于搭建完整的家族成员培养体系,提供“三大阶段六大服务“,涵盖子女教育规划、事业能力养成、家族理念传承、社会资源对接、代际沟通优化等。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