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再定义房地产为“支柱产业”,长租公寓为何成良好“防御性资产”?


房地产行业迎来重大逆转。


几天之内,房地产两度被重申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第一次来自高层领导:


第二次来自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


这说明,房地产行业的政策面在逐步向好,头部房企表示“政策面向好的力度、广度超出了预期和想象”。



房价又将飙升了吗?


其实,房价是否有大幅上涨空间,始终主要得看三个指标:经济增长、城市化率、人口增长。


具体来说,如果:


第一,所在城市人均 GDP< 1万美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增长潜力还比较大;


第二,城市人口净流入;


第三,住宅市场中新房占主导,二手房还比较少。


这个时候,买房从理财的角度看是划算的,因为这样的城市房价大概率会继续上涨。


而如果经济增速放缓,住宅市场二手房占主导,城市总人口下降……那么,从财务的角度看,买房就不一定比租房划算。


从这个规律来说,如今房地产政策面的逆转,只能说明房地产行业再一次迎来了向好的政策环境,托底经济的重要性再次提升,但这不一定预示着房价的新一轮飙升。



房产投资新模式来了


其实,如今投资房地产,已经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在买房卖房了。因为房地产行业的格局正在重塑。


作为住房市场上与买卖并行的“另一条腿”,中国住房租赁市场正在提速发展。


可以看到,二十大再提“租购并举”,租赁住房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密集出台的各项利好政策,这些都令租赁住房市场迎来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在控制房价上涨,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建设,降低新市民落户门槛,打造租赁社区,推动租房入学等方面,都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住房的金融属性、资产属性全面弱化,民生属性显著凸显,加上各地积极争抢人才,租购并举的新制度获得极大的进展。


房地产逻辑和租房市场呈现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第一,未来房价大面积持续上涨时代一去不返,有利于一二线城市租房市场的长期发展;


第二,在疫情冲击下,“职住合一”得到了强化,租赁需求正在重新流向实际就业地,租赁需求的空间分布改变;


第三,租赁住房公募REITs成功试水,居民房地产权益性投资有了正式的公开渠道。相比于直接投资购房,居民投资租赁住房公募REITs,能以较小的成本分享城市经济增长收益。





【公募REITs指通过证券化方式,将不动产资产或权益转化为标准化金融产品,在证券交易所公开交易。】


未来发展租房市场尤其是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自持和集中式长租房仍是住房政策的重点,一二线城市长租房市场发展空间打开;同时,租赁住房公募REITs将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投资品。



长租公寓资产成为良好的“防御性资产”


近年来,长租公寓越来越受到社会和资本的广泛关注。


从2021年开始,长租行业进入到理性、健康、可持续的新阶段,在需求端和资本端都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从需求端来看,“中国城市住房租赁”智库联合自如研究院发布了上半年长租房市场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租赁市场:长租房成交量持续增长,需求韧性凸显。


同时,「房住不炒」政策的推进和大资管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变中求进的新机遇,长租公寓的新玩法也陆续登场。


例如,从2021年开始,租赁行业需求端在多元化,供给物业形态、资产属性都在变得更加多元。预计会出现家庭型租赁社区、养老型社区的需求。


可以预见,随着中央定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炒的」,未来在相关的法律体系上,一定会有更多的法律规章来保护租客的利益。


同时,现在有很多大的公司集中式的出租房屋,他们出租的公寓房,服务比一般的社区物业要好,也能让租客有安全感。

所以,随着租赁房子的体验变得更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能接受租房。


从资产端来看,随着行业的变化,大量资金开始回流进入租赁赛道,长租公寓现在算得过来账了。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而言,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就是良好的“防御性资产”。长租公寓基于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刚需,薄利但韧性足,加之“房住不炒”等利好政策的支持,以及长期的、低成本的资金加持,长租公寓这类资产具备了一定穿越周期的条件。


租赁住房公募REITs成长租公寓发展的重要机遇

国内公募REITs的发展,为租赁住房市场创造了重要的机遇。


2021年6月,国内公募REITs试点正式启动,首批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是基础设施公募REITs。紧接着,保障性租赁住房板块被纳入公募REITs,今年七八月份,首批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正式公开发售,这也标志着我国保障性租赁住房产业“投-融-建-管-退”的闭环正式合拢。


目前,不少长租公寓正在选择“纳保”。


“纳保”就是将原有的长租公寓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ICCRA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国已开业房间规模中约有10.7%纳入当地保障性租赁住房,环比提高了3.8个百分点,规模合计为10.045万套(间),比二季度增加了38431套(间);“纳保”比例最高的为租赁式社区,已纳保房间规模占总规模的31.3%,青年公寓和宿舍型公寓的纳入比例分别为10.9%和7.3%。


长租公寓纳保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和改革。


第一,对于长租公寓来说,纳保有政府在后面背书,信任度会更高。


第二,由于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之后,企业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的政策优惠,未来也可以通过公募REITs退出,所以如果长租公寓企业自身账算得过来,管理得好,益处也很明显:可以拓宽长租公寓的退出和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加速资本循环,进而促进资产运营水平和投资回报的提升。


由于公募REITS的投资价值与投资经理的关系不大,主要看底层资产的收益水平。而民生、微利、长期稳定是长租公寓的本质,所以长租公寓资产之于公募REITS是具备大有可为的空间的。


除了借道纳保,长租板块还有望直接纳入公募REITs。


今年12月中旬,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中国REITs论坛2022年会上指出,加快打造REITs市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板块,并研究推动试点范围拓展到市场化的长租房及商业不动产等领域。这意味着REITs覆盖范围将向商业不动产、长租房进一步扩大。


商业地产、长租房REITs有望落地,长租公寓市场投资将迎来更大机遇。


目前,长租房从产品类型上看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高端公寓、青年公寓、租赁式社区、宿舍型公寓。从保租房覆盖范围来看,高端公寓一般不会选择纳保。而未来公募REITS试点范围扩大到长租房,一些高端公寓就有望进入到REITs发行的储备项目当中。这类项目通常处于核心位置、面对的人群也会相对高端,租金水平也会更高。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