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财经
国内
■ 商务部:中拉经贸合作已全面恢复并超过疫前水平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介绍,目前,中国同包括古巴在内的拉美地区国家的经贸合作已全面恢复并超过疫前水平。束珏婷介绍,经贸合作是中国与拉美国家关系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双方在贸易、投资、工程承包等领域合作成果斐然。拉美地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已有21个国家与中方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近年来,中拉经贸合作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发展势头,目前已全面恢复并超过疫前水平。(央视新闻)
■ 商务部:一批制造业外资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稳定增长,引资结构持续优化。众多跨国公司看好我国巨大市场的潜力、完整的工业体系、完备的基础设施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大对华投资力度,一批制造业外资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束珏婷介绍,2021年我国制造业吸收外资金额337.3亿美元,同比增长8.8%。(第一财经)
国外
■ 应对物价上涨,韩国央行宣布再度加息
受近期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韩国央行再度宣布加息,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3.25%。同一天,韩国央行调低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由此前的2.1%降至1.7%,通货膨胀预期由此前的3.7%下调至3.6%。(央视新闻)
■ 抄底港股,全球资管巨头开启“扫货”模式
近期,摩根大通、贝莱德、高盛等全球资管巨头在港股市场开启了“扫货”模式。据了解,摩根大通11月以来已买入小鹏汽车、微盟集团、理想汽车等多只股票。此外,贝莱德、高盛也在港股市场频频出手。与此同时,四季度以来,多家外资机构现身多家A股上市公司调研名单。多位外资人士表示,对中国股市的投资前景表示乐观。(上证报)
■ 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沈志群:股权和创投基金存续规模接近14万亿元
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沈志群表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股权投资市场,目前股权和创投基金已超过五万支,存续规模接近14万亿元,近三分之二的基金投资涵盖了九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他提出,大力加快股权投资的发展是提高直接融资、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渠道和出路。
■ 抄底港股 全球资管巨头开启“扫货”模式
近期,摩根大通、贝莱德、高盛等全球资管巨头在港股市场开启了“扫货”模式。据了解,摩根大通11月以来已买入小鹏汽车、微盟集团、理想汽车等多只股票。此外,贝莱德、高盛也在港股市场频频出手。与此同时,四季度以来,多家外资机构现身多家A股上市公司调研名单。多位外资人士表示,对中国股市的投资前景表示乐观。(上证报)
■ 业内人士:本轮A股和港股的底部大概率已探明 明年市场机会有望持续涌现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2万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完成备案。据悉,部分私募近日正积极筹备产品发行事宜,百亿级私募也通过加仓、自购等方式把握当下布局良机。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宏观环境逐步明朗,本轮A股和港股的底部大概率已探明,明年市场机会有望持续涌现,估值处于底部的旅游航空、互联网行业,以及信创、半导体等成长方向均值得关注。 (上证报)
■ 瑞银:中国家族办公室需求旺盛
瑞银最新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单一家族办公室服务的家族主要以制造业和地产业为主,集中在上海、浙江和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中,超过半数受访家族办公室已运营5年以上,近半数则设立于5年以内。报告称,近几年,越来越多企业家就个人和家族的需求选择通过家族办公室获得针对家族企业转型升级、家族财富管理、家业传承、社会责任承担等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海外市场相比,中国家族办公室行业虽仍年轻但发展迅速,已形成自身特色。(证券时报)
■ 医药股反弹受阻,公募乐观态度不改
历经前期持续反弹后,医药板块11月23日出现大幅回调,相关细分赛道指数均有所下行,跌幅超过9%的相关个股更是不在少数。国庆以来这轮医药反弹行情是否就此结束?对此,公募最新预判指出,23日医药板块回调与市场预期变化、资金获利了结压力有关,而并非基本面变化。长期来看,医药板块估值依然在底部区间,投资价值显著,未来趋势依然会大概率向上,接下来重点看好创新药、医疗消费、医药制造等细分领域投资机会。(证券时报)
■ 资管巨头最新研判:2023年市场将迎来长线机遇
管理资产规模达2.3万亿美元的全球领先资产管理机构——摩根资产管理,发布题为《2023年长期资本市场假设》的报告。报告称,目前资产估值偏低,加之收益率较高,资产市场将出现十多年来别具吸引力的长线机遇。但在短期内,投资者仍将面临诸多挑战,因为经济衰退,或者至少几个季度的弱于趋势的增长,就在眼前。(中国基金报)
中信证券:处于估值底部的建筑央企配置价值已经凸显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近期建筑央企的估值修复潜力受到市场关注,考虑到国内基建发力具备持续性,叠加海外基建需求迎来拐点,基建总需求景气向上,而央企凭借资金优势+项目大型化趋势下市占率的持续提升,收入、业绩均有望维持稳健增长。政策端,在涉房企业融资松动叠加国资委、证监会更加重视市值等因素催化下,估值有望得到提升,处于估值底部的建筑央企配置价值已经凸显。
中信建投:黄金将迎来新一轮的上涨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金价4-10月的下跌,与通胀不断超预期背景下,美联储连续大幅加息,同时美元持续新高有关。随着市场预期加息节奏将有所放缓,黄金迎来了一轮快速的修复,突破了年内的下行趋势。截至2022年11月21日,黄金现货价格为1742.56美元/盎司。美联储加息节奏的放缓只是开始,虽然尚未体现在数据中,但衰退正在路上,预计未来随着失业率中枢的抬升及经济下行的到来,黄金将迎来新一轮的上涨,维持2022年3月目标价2000美元的判断。
■ 小米13系列已量产:预计售价将上涨15%-20%
受定位升级、成本、疫情、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即将发布的小米新一代旗舰机小米13系列预计售价将大幅上调,上调幅度将达15-20%,小米13售价将在4500元左右。目前,这一系列产品已经开始量产,全系均搭载4nm芯片。 (澎湃新闻)
■ 中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超4.6亿,跨境电商助稳外贸促消费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报告:电子商务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显示,以直播电商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新模式迭代加速,截至今年6月,中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4.69亿,较2020年3月增长2.04亿,占网民整体数量的44.6%。根据报告,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抖音平台每月有超900万场直播,售出超过100亿件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2.2倍;截至2022年3月,淘宝直播累计观看人次已经超过500亿。(人民日报)
■ 京东零售迎来重磅人士变动,多位事业群总裁更换
京东零售迎来多起重磅人士变动。原3C家电事业群总裁姚彦中将接替刘利振,担任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总裁,刘利振因身体原因退休;原时尚家居事业群总裁冯轶也将退休,由孔祥莹接任;京东家电将与京东家居合并,原3C家电事业群则被拆分为家电家居和通讯数码两大独立事业部,负责人分别为李帅和吴双喜。京东今年双11GMV目标是4000-4200亿,但最终只完成3800亿左右,增速低于10%,目标增长20%。
■ 英国数字服务税推出第一年,从苹果亚马逊等科技公司征收了3.6亿英镑
据报道,英国面向跨国科技公司的数字服务税在实施的第一年内,英国政府从亚马逊、谷歌和苹果等科技公司一共征收了大约3.6亿英镑(约合31亿元)的数字服务税,这些来自数字业务的税收已经超过了相关科技公司在英国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英国政府预计,在2024-2025年度之前,数字服务税能够累计征收到30亿英镑。(新浪科技)
■ 谷歌员工坐不住了:担心公司即将进行大规模裁员
到目前为止,谷歌尚未受到美国科技行业大规模裁员的影响。但种种迹象表明,包括谷歌员工提供的一些信息,谷歌内部的焦虑情绪正在上升。Alphabet的高管们近期强调,公司需要更专注,降低各种项目的成本,并使公司的效率提高20%。知情人士称,谷歌新的绩效管理系统计划于明年初开始实施。新制度下,谷歌经理们被要求将6%的员工,即大约1万人,归类为“表现不佳的员工”。而之前,这一比例仅为2%。(新浪科技)
■ 40城卖地收入降至1.87万亿元,年底多地加大土地供应
2022年的土地市场总体处于相对低位状态,卖地收入规模较去年有所降低,平均溢价率亦较低,因此也成为有实力房企“备货”的窗口期。截至11月23日,年内全国40个重点城市卖地收入1.87万亿元,而去年1月份至11月份为2.73万亿元。事实上,为了抓住年底最后一波政策窗口期,多地正全力开启加速供地模式,以期提升土地市场热度。在22个重点城市中,已有多城启动年内第五批集中供地,以期完成2022年卖地收入指标。(证券日报)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