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市场观察 | A股正处于长期底部,拾级而上,看多做多


作者 | 资产配置与研究中心


一.核心观点

长期来看,本轮调整后,市场处于长期赚钱机会的底部,未来拾级而上的机会在于观察两方面因素的变化,市场有望重拾升势。一方面,市场在等待基本面的继续好转,虽然短期市场情绪的修复较为缓慢,但增量资金在逐步入场,这有望带动本轮反弹行情的延续。


另一方面,本周二十大召开,明确未来战略发展方向,市场疑虑有所消除;我们认为,当下对于市场的布局不宜悲观,应该坚定底部配置的决心。宜信研究自今年4月底喊出A股具备战略性配置机会后,我们当前认为市场步入具备持续配置价值的阶段。今年以来的调整至10月12日的2934点,可视作2年以来的基本面底或者说经济底,未来即便遇到底部的波折,但不改市场即将迎来一轮新的慢牛行情,届时的行情是基于流动性宽松及盈利改善共同驱动的。


二.市场利空出清,基本面有望逐步好转

国内方面,近期经济数据好转提振市场投资信心。基建方面,随着政策行资本金工具加快投放基建新开工增速有望继续回升。地产方面需求端在稳地产政策的呵护下继续修复。信贷方面,9月社融同比增速结束了自6月以来的下行趋势,较8月回升,达到10.6%。信贷企稳回升将增强市场对盈利企稳的预期,股市有望迎来修复。同时流动性仍维持宽松,释放流动性满足国内实体经济需求,稳定经济增长预期。基于基本面趋于稳定,人民币未来继续贬值的空间有限,一旦继续贬值,央行也将祭出“逆周期因子”“海外央票”等大杀器。再考虑到当前美联储加息进入后期,当前人民币汇率有望企稳甚至反弹。


疫情方面,有传言年底,隔离时间将从当期的七天缩短为四天。这其实也符合当前“精准管理,动态清零”的大趋势。再加上尽量避免全域静态管理的提法,未来疫情再次阻隔经济修复的局面很难出现。


海外方面,欧美出现衰退是大概率,但当前市场已基本计入未来衰退的影响,后续影响边际减少。俄乌冲突,中美关系仍具不确定性,考虑到近期俄乌冲突升级,美国芯片制裁,当前市场对其影响已充分定价,对A股市场情绪层面的影响也将边际减弱。


三.市场情绪处于缓慢回暖过程中,增量资金有望助力反弹

9月以来,市场持续地量,连续十三个交易日成交额低于7000亿,市场情绪极度低迷。10月12日以来,市场成交额逐步回暖,近期维持在8000亿上下。投资者的信心逐步修复。


两融成交额占比也在10月出现拐点,近期市场投资逐渐活跃,观望氛围逐步消退。

换手率出现底部信号。在市场逐渐见底时,股票换手率会大幅减少。股票的换手率在市场底部也会出现明显减少的特征。历史上看,A股20日日均换手率下探至2%,往往也是市场底部的特征。回顾2008年以来万得全A与20日换手率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到,在2008年,2012年,2016年和2018年等重要底部,换手率均出现大幅下降,其中有三次下降至2%以下。本轮调整中,A股换手率显著回落,10月11日换手率为1.6%,已经低于2%,也是底部信号之一。

基金募集出现底部信号。市场寻底的过程中,基金发行份额会大幅减少。观察股票型基金发行,复盘历史上的战略底,可以发现当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从单月500亿以上逐渐下降至单月50亿以下时,往往是A股的底部区域。今年9月A股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约为48亿,相较7月533亿的发型规模也出现明显的缩量,也是A股触底的信号。

10月以来基金募集出现显著回暖,久违的百亿级产品再度现身市场。泉果基金明星基金经理赵诣的首只公募基金仅募集两天,便提前结束募集。募集规模超100亿元,已超募集规模上限。在今年的权益基金发行中,除本次泉果基金外,仅有6月初发行的易方达陈皓管理的易方达品质动能三年持有获得超百亿的资金认购,认购天数为34天。与此同时,10月以来新成立的基金中,不少也收获了可观的募集规模。如富国汇泽发行规模达60亿元,华夏鼎誉发行规模达47.5亿元等。10月以来基金募集的回暖将大大有助于市场的回暖,在增量资金不断涌入下,市场反弹也将延续。


四.反弹中看好成长,攻守兼备,增加对医药、TMT等方向配置

医药仍为当前反弹主线,成长板块强势有望延续。当前上市公司三季报逐步披露,业绩增长确定性高的成长板块近期表现强势。再考虑到当前流动性仍维持极度宽松,成长风格有望短期维持强势。10月12日以来的反弹中,中小盘明显优于大盘;成长风格明显优于其他风格。


与4月底的反弹中新能源扛起大旗不同,本轮反弹的主线是医药,医药板块今年很长时间不管是估值水平还是机构持仓,从各个角度来讲都是历史相对低位。


受集采预期利好政策集中释放,贴息贷款以及医药板块低配等因素影响,医疗器械和科研装备估值逐步迎来重估。预计贴息贷款政策将在2022年四季度主要体现在医疗设备公司的现金流改善,2023年一季度将看到增量订单贡献。未来半年,医疗设备板块预计将持续受益于该政策。市场对于医药板块信心明显改善,在目前位置或已很难再对它做悲观假设。


与医药情况相似,芯片板块有望迎来复苏。自2021年年中以来,芯片和医药均出现了长达一年多的下跌。两者均有美国制裁以及行业景气度下行影响,因此,两者走势有着明显的相似度。本次二十大报告,提到安全的频度要大大高于十九大报告。国家安全被提升到非常突出的位置,技术卡脖子风险成为了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未来补短板领域不仅是经济逻辑,更是底线思维,将投入大量资源攻关,技术攻关卡脖子领域。


芯片、软件属于重要的技术卡脖子领域,军工是坚持底线思维,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报告里面提到要把科技教育和人才放到基础性战略支撑地位,明确提出打赢核心技术攻坚战,并加快实施相关国家重点项目,主要指的就是芯片、军工、软件的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因此,具备国产替代逻辑的芯片,国产软件以及军工将是未来投资中的重中之重,受美国贸易制裁影响,去年八月以来持续下跌的芯片板块有望迎来趋势性反转。


风格方面基于流动性的宽松,基本面的改善,以及宽信用的持续加速,建议超配中小盘成长,并适度配置低估值价值蓝筹。行业方面,短期建议配置以医药以及芯片,计算机应用,军工等具备国产替代逻辑的板块;另外基于困境反转的逻辑,消费领域的医药、医疗器械等方向也值得重点关注。从产品策略方面来看,均衡配置股票多头及量化选股策略,并提升配置比例是底部区域捕捉市场长期价值的首要选择。


市场风险:海外衰退超预期;俄乌冲突升级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