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社会影响力评估报告》是母基金行业内的第一份社会影响力评估报告,通过首次系统全面地探讨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在社会影响力上的绩效,并披露相关结果,希望能够对从业人员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深层次了解影响力评估的意义有所帮助,助推影响力因素纳入更多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
作者:资本市场项目组
10.19每日收评 盘后解读 10月19日,沪指、深成指弱势震荡下探,午后加速跳水;创业板指早盘冲高回落翻绿,午后再度下探;上证50指数跌近2%;两市成交额再度萎缩,全日成交约7600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约60亿元。 截至收盘,沪指跌1.19%报3044.38点,深成指跌1.43%报11027.24点,创业板指跌0.86%报2425.96点;两市合计成交7584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60.02亿元。 盘面上看,酿酒、农业、石油、燃气、食品饮料板块跌幅居前,保险、医药、旅游、电力、半导体、券商、银行等板块均走弱;航运、电池、港口、储能概念等逆势活跃。 目前市场最大困扰依然来自于海外加息压力、国际局势的不稳定,以及国内疫情防控政策及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导致的信心缺失,但无论是海外美联储加息及俄乌战争,还是国内经济、政策预期,市场都已经按照最悲观预期演绎,未来边际改善空间极大。 近期市场反弹也有着美国预期衰退、加息预期改善的因素,而随着近期重大会议的召开,国内相关政策也有望持续出台,结合9月社融数据总量大超预期,虽然结构上市场对借贷主体和信用周转效率依然持怀疑态度,但经济底部的预期也开始逐步出现。对后市的态度也能够更加积极乐观起来。 展望后市,坚持目前是今年第二次黄金坑布局机会,也大概率会是新一轮行情出现前夕的最后下蹲,坚定看好我国优势先进制造业长期投资机会,以及医药、互联网、消费等板块的左侧布局时机。 配置建议 香港亦会研究优化债券通“南向通”,促进更多元化的点心债发行和交易,并继续与内地商讨更多互联互通扩容方案。此外,会争取短期内在南沙、前海等成立保险售后服务中心,为持有香港保单的大湾区居民提供支援,亦为大湾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踏出重要一步。 “电池荒”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在政策的助推下,储能行业今年加速发展,储能项目数量激增,在一定程度上令供应紧张的电池问题雪上加霜。据GGII不完全统计,今年年内与储能电池及动力电池制造有关的扩产项目已达26个,投资额合计将超2900亿元。 储能电池出货量大涨,却依然供不应求,部分原因或许是“供需错配”,缺乏优质产能。据《中国能源报》报道,有企业表示储能电池“主要短缺的是280Ah大电芯”。也有专家表示,目前每个月锂电池都会多生产10GW以上,储能企业所说的电池供应短缺,未必是真正的供不应求,有可能是它们能接受的价格范围内电池供应不足。 保守者认为,2023年锂盐将供应过剩,届时价格也将回落。市场对锂盐供应过剩预期比较一致,锂盐企业股价已提前反映并大幅回落,锂板块仍呈现明显的弱现实强预期特征。 乐观派认为,短期内碳酸锂供需矛盾难改,锂精矿价格屡创新高,预计碳酸锂的价格大概率将继续维持上涨趋势。预计错配时间远长于市场预期,分析师指出,当前正处于产业链全年最旺的时候,叠加Q4青海盐湖端季节性减产及锂盐厂检修安排,预计供给将愈来愈紧,不排除今年冬天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涨至60万元/吨以上的可能性。
Copyright 2009 by Creditease Corp.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10222285号-8 版权所有 宜信惠民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宜信普惠全国服务热线:
400-811-2288
瑞承全国服务热线:
95183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