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早报 | 私募:保持中性仓位过节;基金逆势布局医药股




国内

■ 外汇局:增加外汇便利化政策供给,切实优化外汇营商环境

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管理司发文表示,下一步,外汇局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制度创新和科学治理为抓手,以服务实体和便利民生为着力点,增加外汇便利化政策供给,引导银行提升外汇服务水平,切实优化外汇营商环境,支持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 社保基金会:提升实业投资在基金资产配置中占比

近日,社保基金会出台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实业投资指引》提出,强化实业投资资产配置功能。不断优化基金权益资产配置结构,持续加大实业投资力度,提升实业投资在基金资产配置中的占比,进一步发挥实业投资资产收益稳定、波动较小的重要作用。加大直接股权投资力度。发挥社保基金会资金优势,围绕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加大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领域的长期股权投资,持续优化股权资产结构。挖掘体量大、周期长、分红稳定的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机会。努力拓宽直接股权投资的范围和领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证网)


■ 海关总署:1-8月,全国海关暂免征收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税款缓税利息6600多万元

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表示,据统计,今年1-8月,全国海关暂免征收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税款缓税利息6600多万元,涉及企业1.6万余家、货值2500多亿元;推广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企业保证金等资金占压节省约15亿元;全国累计新增进出口企业16万家,同比增长18.5%;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53.2万家,同比增长5.1%;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数量同比增加19.6%。


■ 三部门:加大支持科技创新税前扣除力度

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发布关于加大支持科技创新税前扣除力度的公告,高新技术企业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允许当年一次性全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并允许在税前实行100%加计扣除。


■ 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延至2023年底 政策端持续推动行业高景气

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对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据悉,这已是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第三次延期,按照之前的政策,现行的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原本将于今年底结束。对此,国海证券指出,按照现行政策,车辆购置税为应税车辆计税价格的10%,约为包含增值税在内的车价的8.85%。由于新能源汽车价格仍普遍高于同级别燃油汽车,免征购置税以及国家及地方购置补贴、限牌地区新能源牌照等多种优惠政策,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完全实现油电平价之前继续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中信证券点评称,三部门发布公告,有望继续从政策端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高景气增长。长期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步入高速成长阶段,当前时点继续建议把握全球电动化供应链优质标的机会。



国外

■ 英国币钞开始“改头换面” 新老君主肖像将并行多年

英国皇家造币厂和中央银行宣布,印有新国王查尔斯三世肖像的硬币和纸钞将开始流通,逐步取代印有已故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肖像的货币,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年。皇家造币厂首席执行官安妮·杰索普说:“首批印有查尔斯三世国王陛下肖像的硬币将根据银行和邮局要求进入流通领域。”按照她的说法,印有新国王肖像的硬币将和印有伊丽莎白二世肖像的硬币“今后许多年内将在英国并行流通”。(央视新闻)


■ 印度被纳入摩根大通债券指数时间据悉推迟至明年

知情人士称,印度政府债券被纳入摩根大通新兴市场全球指数的时间推迟到明年初,原因是印度仍需解决各种操作问题,包括当地的债券结算规则、税收复杂性以及投资者将美元汇出的方式等。


■ 基金逆势布局医药股

继诺安基金旗下产品举牌卓胜微后,近期又见基金增持上市公司股份至持股比例超过5%。港交所近日公告,截至9月22日,易方达基金旗下产品持有在港交所挂牌的海吉亚医疗3727.22万股,持股比例达6.04%。有迹象显示,虽然近期医药板块出现回调,但基金逆势布局的势头较明显。泰达宏利基金认为,在产业技术加速迭代、资本支持持续强化、医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国医药企业唯有不断创新、升级,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笑到最后。因此在投资决策时,除重点关注一线龙头外,可自下而上找寻各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小龙头。(中国证券报)


■ 险资已成为公募基金市场第一大机构投资者

日前,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表示,目前,保险业是国内金融市场拥有最大规模长期资金的行业,已成为公募基金市场的第一大机构投资者、股票市场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债券市场第三大机构投资者,成为国民经济长期资金的重要提供者、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的坚定维护者和资产管理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在实体经济、金融市场、民生建设、国家战略、基础设施等领域发挥着积极重要而又独特的作用。(证券日报)


■ 国庆长假占比54%的私募机构将“保持中性仓位过节”

针对“国庆长假持股还是持币过节”的问题,占比54%的私募机构认为,虽然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但市场消化已基本充分,因此将“保持中性仓位过节”;另有占比31%的私募机构认为,外围利空“靴子已经落地”,而且市场此前也有较为充分的调整,因此相对倾向于“重仓持股过节”;仅有15%的受访私募预期较为谨慎,倾向于“持币过节”。此外,相关结果还显示,对于国庆长假前后看好的市场结构性机会,占比38%的私募机构更看好低估值、偏防御类的大市值蓝筹板块;有24%的私募机构认为大盘成长股、大盘白马股短期调整充分,相对更有机会;22%的私募机构表示中小盘股成长股经历前期深度调整后,后期会更受青睐;还有16%的私募机构最看好以油气、煤炭、电力为代表的周期股板块。(中证金牛座)


机构说市

国盛证券:底部多反复,等待右侧确定性机会

国盛证券表示,技术面看,近期指数回探后的下影线逐渐变长,体现出资金承接力度逐步转强,而在未走出底部区域之前,震荡的状态或仍将反复,参考4月份指数形成大底之后的走势,建议当前等待右侧的确定性机会出现后再进场抄底,或更为稳妥。操作上,建议关注受益于“因城施策”政策持续松绑的地产相关板块,国庆长假带动下的旅游酒店、餐饮等消费板块机会,三季报预期高增、盈利能力较强且具有优质成长性的成长制造领域,也可重点关注。

中信证券:高频数据显示经济恢复仍较缓慢 建议配置更重性价比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当前,宏观因素压制市场情绪,调仓拥挤放大市场波动,估值低位增强市场韧性,市场成交、私募仓位、股债估值等左侧信号初步显现。同时,国内政策处于效果观察期,高频数据显示经济恢复仍较缓慢,建议配置更重性价比。建议关注:① 成长制造领域重点关注此前持续调整、明年有估值切换空间的半导体和军工当中白马龙头,以及标签属性较弱、估值性价比仍较高的化工新材料。② 医疗健康产业重点关注具备较高性价比的中药,以及充分消化估值和政策负面预期的医疗器械。③“冷门行业”重点关注优质地产开发商、养殖产业链、电力、油运和油气机械等。④ 下游需求确定性强的“热门赛道”。此外,在外部科技领域制裁不断加剧的环境下,关注芯片、信创等自主可控领域的配置机会。

山西证券:A股整体估值已经进入显著低估区间
山西证券认为,A股7月以来的震荡调整主要受流动性和企业盈利边际下行的影响,目前仍处于中期调整阶段,大概率难以快速启动新一轮趋势性行情。但综合来看,A股整体估值已经进入显著低估区间,建议逐步布局弹性大、盈利能力强和具有较优成长性及估值修复空间的行业。


■ 去哪儿:十一假期国内机票价格高于中秋低于去年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自中秋以来,十一期间国内航线预订量逐日走高,增幅明显。9月25日的机票预订量较两周前增长达10倍。随着需求提升,机票平均支付价格也稳中有升。去哪儿平台上,2022年十一假期国内航线机票平均支付价格为666元,与中秋期间相比上涨13%。但机票价格同比2021年十一假期降低了14%。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