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社会影响力评估报告》是母基金行业内的第一份社会影响力评估报告,通过首次系统全面地探讨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在社会影响力上的绩效,并披露相关结果,希望能够对从业人员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深层次了解影响力评估的意义有所帮助,助推影响力因素纳入更多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
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奥格斯特·冯史勒格
疫情带来的改变
CHANGE
在2019年的年底,谁都没想到一场疫情会持续3年以上。3年之中,许多事情正在发生着改变。
疫情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社交都带来了或多或少的改变。冰箱的库存、内心的深度、现金流的充盈度、对未来支出的安全度,都在接受检验。
对待生活与投资,我们变得比往常更加谨慎。
疫情不仅带来了社会的改变,也让财富的创造的逻辑、创业和投资的逻辑,乃至未来的发展轨迹都带来了全新的革新。
疫情也在检验着每个投资人,对当下的理解力,与对未来的穿透力。
投资的信心
CHANGE
2022,投资要不要做?该怎么做?
当下也许是投资界积累最多疑问的时刻。
一面是疫情反复、事件冲击、经济压力带来的市场信心不足。
一面是“新科技+强势产业+新需求”3大要素的叠加下,催生出只有中国才能孕育出的时代机遇。硬科技、大医疗、新能源等特殊机遇正在加速显现。
我们正站在一个崭新的时代交界口。如何投资需要进行更深度的思考。
为了更好地解读“投资”这个问题,本周三19:30《唐宁会客厅》请来了两位在科技、医疗领域有卓越表现的投资人——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元生创投创始合伙人陈杰做客直播,来聊聊疫情3年后,他们的「投资信心」。
本周三19:30
《唐宁会客厅》
点击图片预约直播
王啸:做投资需要克制和边界
CHANGE
九合创投创始人 王啸
*创投机构
九合创投成立于2011年,目前管理四支人民币基金、一支美元基金,管理规模约30亿人民币。
*明星被投
青云科技、鹰瞳科技、探迹科技、众合云科、Momenta等。36氪、青云科技、鹰瞳科技等已上市。
*嘉宾介绍
逾20年的互联网风险投资和创业经验。此前为“百度七剑客”之一,多次获评清科“中国早期投资家10强”、投中“中国最佳早期投资人”、36氪“中国最受创业者欢迎投资人”等奖项。
在刚刚8月2日,母基金研究中心揭晓的2022年中榜单中,九合创投再次荣获「早期基金最佳回报TOP 10」。
多次夺得这份靠投资业绩说话的实力奖项,背后是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有着与众不同的“打法”——他不愿追逐风口,更愿关注一些长期赛道。以下的他的一些观点分享:
近些年投资圈的变化
过去非常热的VC圈变得稍微冷静了一点,不少投资机构从业者也出局了。
大概三四年后,一些投资机构可能就会感受到压力。经历过周期你会发现,一支基金能够管理的资金是有上限的。机构资金池太大,如果没有相匹配的投资能力,就很难投出高额回报。
下个5年看好的赛道
过去自动驾驶、智能手机都更倾向于使用进口芯片,“缺芯”危机打开了国产芯片的市场需求,促使未来一些真正有实力的芯片企业会跑出来。全球缺芯让国产芯片的推广变得更容易,企业对国产芯片的态度发生改变,更愿意使用国产的芯片产品,因此芯片存在一定机会。
未来,中国的前沿科技生态很有可能是全球的技术生态。目前中国在科技的应用领域是绝对领先的,因为市场足够大,所以技术的成熟度很有可能最高,未来向全球化输出的可能性也最高。
管理基金的经验
超额回报和价值观都是投资人的驱动力,后者才是凝聚团队的关键。
赚钱这个动力只可以持续一段时间,但是不会持续太长久。而价值观,是可以长期驱动团队和基金做“正确而艰难”的事情,也会促使团队更加有凝聚力。
在规避风险上,做投资需要克制和边界。投资机构每3至5年一次更迭,不追风口也是我们的生存之道。
陈杰:深耕医疗投资
CHANGE
元生创投创始合伙人 陈杰
*创投机构
元生创投成立于2013年,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
*明星被投
瑞尔齿科、康宁医院、华大基因、康立明等项目。截止目前,元生创投已有15家被投企业在科创板、港交所、纳斯达克上市。美元和人民币主基金共投资了近150家企业,几乎收录了所有医疗细分赛道的隐形冠军。
*嘉宾介绍
中山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学士,美国康奈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在医疗健康投资领域浸润多年,对本土市场拥有深厚独到的见解,同时兼具国际化视野,经多年打磨,形成了积极稳健的投资风格。在创立元生前,他曽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先后就职于美国泰山投资、德福资本、开投基金等著名投资机构,也曾在先正达、通用电气、飞利浦、壳牌等跨国企业从事医疗健康及投资并购相关工作。
8月3日,陈杰荣登2022「投资界TOP100」榜单,此外元生创投的被投企业霍德生物、康立明、长木谷、豪思生物等屡屡登上医疗健康领域的重磅榜单。元生创投也在权威机构评选中多次被评为中国头部医疗健康领域创投基金。深耕医疗领域多年的陈杰有独到的投资见解:
四大医疗领域
我们关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诊断和精准医疗、医疗服务四个领域。这四个领域之间的百分比,有时候会根据市场的情况做一些调整,我们叫板块的轮动。比如像在2017、2018年,药的估值很高,我们认为新药投资有很多泡沫。这个时候我们在新药方面的比例就下调一些。
新药关注机遇
在药这块我们还是侧重新药,这里面有大分子的,有小分子的,有各个方面的。但是原来以大分子小分子为主,我们最近可能侧重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这些领域。
因为之前觉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还不够成熟,我们觉得还不是一个最好的切入的时机点。现在经过多年的跟踪和观察,我们现在可能就会进入了。
强调退出
我们基金比较强调退出,我们不希望好像给LP一个长把伞扛着,扛到哪一年都不知道,好像没希望一样的。所以我们一般会在基金投资期快结束的提前一年就开始做退出。首先在我们投项目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清楚这个项目未来怎么退。第二,在我们基金的第二年第三年,我们就会做出项目退出的计划。
疫情3年,他们如何看待机遇与风险?为什么危中有机、变中有机?关于时局、趋势、市场,他们的信心何来?最新在关注什么细分机遇?
走进投资人的内心世界,听听他们的最新观点,本周三《唐宁会客厅》,期待您的莅临!
点击下方图片预约直播
Copyright 2009 by Creditease Corp.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10222285号-8 版权所有 宜信惠民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宜信普惠全国服务热线:
400-811-2288
瑞承全国服务热线:
95183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