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社会影响力评估报告》是母基金行业内的第一份社会影响力评估报告,通过首次系统全面地探讨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在社会影响力上的绩效,并披露相关结果,希望能够对从业人员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深层次了解影响力评估的意义有所帮助,助推影响力因素纳入更多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
2022年上半年,资本市场激荡开局。疫情、能源、通胀等因素,让我们持续暴露在风险中。下半年怎么走?怎么投?投什么?越是不确定的环境,越需要看清方向。
昨晚,《唐宁会客厅》年中特辑,特邀在不确定中正确决策、获益良多的两位投资人——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朴道资本创始合伙人鲁彦岑,总结全球变局下的中国经济,展望下半年的趋势预判与投资机会。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完整直播回放
中国经济比大家想象中好
当下正是投资时点
疫情反复让我们度过了一个相对艰难的上半年,投资者信心和情绪受到很大冲击,李丰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这次疫情主要影响了发达地区,比如27万亿GDP的长三角、10万亿的珠三角以及4万亿的北京;
第二,人们对疫情更没那么恐惧了,大家对于安全、生存相对有了预期,所以更多地关注感受、发展和机会,对市场经济的感受情绪也更为直接。
实际上,从失业率、社零、外贸等宏观数据来看,2022年的经济并没有比2020年差,刺激政策的力度也不比2020年小,整体情况甚至⽐⼤家想象中要好,中国经济将在短时间内较好恢复。
(图片来自峰瑞资本)
而从投资的角度看,天冷的时候更应该加大投资力度,今年的环境反而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时机。
鲁彦岑表示,疫情下主要有两类企业,一类是整个生意受疫情影响已经不行了,一类是基本面还正常,需求供给仍然在增长,但订单因为疫情短期滞后受阻,对于这种企业今年正是投资的好时点。
中国市场相比美国更加乐观
中美经济对比一直是大家极为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但从两国所处周期和经济问题来看,中国都比美国乐观。
鲁彦岑表示,目前美国经济有三大特征:第一,通胀很厉害;第二,失业率创新低;第三,本币一直升值。随着刺激政策收缩,美国今年的挑战势必会比2020年大。
同时,李丰也认为美国的失业率创新低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反而是通胀的主要推手。因为过分充分就业会导致薪资的水涨船高,从而带来各种各样成本上升进而造成通胀。
除此之外,美国市场也面临泡沫破裂的风险。按照巴菲特的衡量指标,一个国家资本市场规模达到GDP的80%到120%,是相对合理的区间,而目前美国资本市场接近GDP的2倍。
(图片来源:峰瑞资本)
在长期无限量量化宽松模式下,资产价格飙升,通胀率增长,李丰认为当下的美股已经产生了巨大无比的泡沫,随着进入加息缩表周期,这些泡沫随时可能破裂。
反观中国,中国面临的问题是疫情和经济之间的再平衡,上半年主要经济城市的疫情反复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但一系列刺激政策的出台,市场经济一般都能出现好转。
总结来看,美国面临的是资本市场泡沫破裂和周期衰退的危机,需要很长时间调整恢复,而中国的稳经济问题是阶段性的,在政策刺激和市场情绪恢复下将迎来转机。
房产成中国经济的下限
三大问题将主导未来趋势
房产是聊中国经济绕不开的话题。2016年以前,每一次刺激经济房产都是主角之一,长期发挥着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的作用。
但随着“房住不炒”政策调控,拉动经济不再主要依靠房产,房产成为了中国经济的下限,也就是经济的底盘,因为它体量巨大,是我国居民财富的主要构成。
李丰认为,目前多套房的人开始抛售房产,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对房地产税出台的预期,二是房产增值效率下降。
(来源:视觉中国)
当房产已经不再具备投资属性,钱必然会流向能助推中国经济增长的未来趋势里。鲁彦岑表示有三个问题会主导未来很长时间。
第一是老龄化,随着人均寿命延长、生育率降低,社会养老的负担会越来越大;第二是能源结构,人口膨胀导致的气候变化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未来几十年都会深刻影响全球经济;第三,去全球化,当全球化走到头之后,全球供应链重构也被提上议程。
而这三个趋势所对应的医疗、新能源以及制造业的进口替代,都是当下确定性的投资方向。
市场大概率会反转
对中国经济短期乐观
从去年的 8 月份开始,一连串、同方向、超预期的系统事件让很多投资人的资产持续受损,下半年市场究竟怎么走投资者普遍极为关注。
李丰认为市场的走向取决于五大影响市场预期要素的反转情况:政策、中美二级市场、战争、国际关系、疫情与经济影响。反转一个市场触底,反转两个出现修复,反转三个就会有比较强的反弹。
在4月最后一周,我们看到市场已经开始触底反弹,展望下半年,李丰认为市场大概率会有反转出现。
就A股、港股市场对比来看,因为港股是国内外双向机构化资金博弈的场所,所以内外部扰动对港股的影响和冲击远大于 A 股,相反也如此,如果五大要素出现反转,港股的修复也会大于 A 股。
鲁彦岑也表示,随着市场开始回暖,机构投资热情明显上升,下半年将是A股、港股IPO非常好的时间窗口。
对于未来的经济预期,李丰非常确信的一点是,从大环境的比较来看,尽管年初市场非常艰难,但到年底可能并不会觉得差,因为在全球都难的背景下,环境反而会变得中性,中国的经济状况和压力也会相对更好。
而且从经济规律出发,在比2020年还大的经济刺激力度和规模下,短期一定会有效果,我们可以保持乐观。
Copyright 2009 by Creditease Corp.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10222285号-8 版权所有 宜信惠民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宜信普惠全国服务热线:
400-811-2288
瑞承全国服务热线:
95183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