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社会影响力评估报告》是母基金行业内的第一份社会影响力评估报告,通过首次系统全面地探讨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在社会影响力上的绩效,并披露相关结果,希望能够对从业人员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深层次了解影响力评估的意义有所帮助,助推影响力因素纳入更多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
日元兑美元汇率昨日跌破135关口,跌回到了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自上周以来,日元兑美元已经贬值4日元。
与此同时,因为高通胀的压力,美元也进入了下降通道。望眼全球,中国资产正在吸引全球目光。
随着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的逐渐消退,中国资产成了国际投资者眼中做资产配置时重点关注的“香饽饽”。
抄底中国资产,也成了国际资本的一个热潮。

中国资产逆势吸金 今年以来,在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下,全球股市的表现并不理想,尤其是对新兴市场来说,今年的投资难度比较大,资产保值增值的效果并不佳。 但是,同样属于新兴市场的中国市场,却在全球资金逐步从新兴市场国家抽离的过程中,逆势引来资金的流入。 根据IIF数据显示,5月中国资产吸引了47亿美元流入,中国股票市场吸引27亿美元,债券市场流入20亿美元。 外资逆势看多、做多中国市场,不仅反映出了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态度乐观,而且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市场的投资吸引力非常强。 中国资产“避风港”优势明显 目前来看,中国市场的利好与全球其他地区的情况已经形成了鲜明对比。 进入6月份,中美金融市场表现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 从中美股市对比看,中国股市不断上涨,科创5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相继进入技术性牛市;美国股市横盘震荡,纳斯达克指数岌岌可危。 自今年美联储开始加息收紧后,国内市场更是走出了独立行情,并未受到海外政策面的过多负面影响,A股三大指数也普遍迎来反弹。 这也进一步说明,中国资产正在被外资看作是摆脱通胀、疫情和经济增长遇阻等一系列不确定性的“避风港”。 为何中国资产如此“吃香”? 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涌入中国市场,从短期来看,主要是因为A股估值目前处于偏低水平,而且我国疫情防控措施成效显著,复工复产统筹得当,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从长远来看,中国资产的吸引力还会持续提高,外资增配人民币资产未来还有广阔的增长空间。以下两点足以说明。 第一点,中国的经济潜力大。 可以看到,即使中国经济今年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增速降落到5%左右,但还是能在全球领跑,这足以说明经济增长的韧性非常强。 钱比人聪明,因此大部分资金也一定会留下来。 而且中国去年人均GDP超过了12000美元,刚刚摸到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企业发展也有很大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人均收入越来越高,中国资产的吸引力还会大大增加。 第二点,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升。 从长远来说,人民币国际化是结果,就像大国崛起也是一种结果。 近年来,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资产、外汇交易份额中也呈现稳步提升趋势。 当前,人民币已稳居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和第八大外汇交易货币。 德意志银行表示,假设未来5年,人民币资产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上升至5%,则意味着将有35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人民币资产。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人民币外汇储备规模为3360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2.79%,远低于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 人民币资产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低配”反映了当前相对估值和操作方面的问题,未来还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总体来看,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未来会越来越强。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要投资未来一定离不开中国。
Copyright 2009 by Creditease Corp.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10222285号-8 版权所有 宜信惠民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宜信普惠全国服务热线:
400-811-2288
瑞承全国服务热线:
95183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