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豁免光伏关税,中国或成最大赢家?

当地时间6月6日,美国总统拜登发布声明称,为解决该国出现的能源紧急情况,准许美国企业在未来24个月内免税进口来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光伏组件等产品。



此政策背后,释放了3大信号:

1.意味着东南亚厂将恢复出货美国;

2.利好中国在东南亚建有电池片和组件产能的企业;

3.此前出口美国的停滞项目也有望重启。


政策公布后,最敏感的资本市场最先做出了反应。


美股A股集体上涨

全面利好光伏产业

美股光伏首先开启普涨

受政策影响,光伏类美股开始普涨,设备供应商Shoals Technologies Group暴涨近21.5%,Array Technologies大涨18%,在美上市的光伏中概股晶科能源(JKS)涨近8.0%、阿特斯太阳能(CSIQ)涨约7.6%,美国户用逆变器龙头Enphase能源涨超5.4%,印度太阳能开发商和发电商Azure Power Global涨约4.7%。


A股光伏随之集体上涨

A股光伏概念股近两日来也开始了集体上涨。7日,A股光伏概念股开盘活跃,雅博股份、意华股份、拓日新能等多股涨停,金辰股份大涨逾6%。


美国为何突然开“绿灯”?

光伏产业长期依靠进口

从今年3月28日开始,美国商务部宣布开始对从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柬埔寨进口的太阳能产品开展反规避调查,由于该调查可能导致高额的追溯性关税,直接导致美国自上述地区的组件进口停滞。


但是调查结果还未出来,美国为何会突然开“绿灯”,提前豁免关税呢?原因有三。


1.长期依靠进口

首先,美国缺乏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及足够的产能,光伏产品高度依赖进口。最早是进口中国,后来声称中国光伏企业存在倾销行为,在2011年对中国有关产品展开调查并加征惩罚性关税。


其后美国转向进口台湾地区,但于2015年同样对台湾相关产品加征关税。


如今,美国的进口光伏组件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占总比例的四分之三,此次调查持续时间过久,已经大大影响到国内相关产业发展。


2.国内供应不足

美国本土的光伏制造产能不足8GW,无法支撑起庞大的产业链。


据国际能源署数据,美国今年光伏开发速度将下降6.8%,预计明年在美国国内部署的组件项目中,约有一半项目的处境将会相当危险。


全国范围内,太阳能相关项目正在被推迟或取消,美国已经成为全球少数几个出现太阳能行业发展放缓的国家之一。


3.多方压力激增

美国不仅面临美油气价格大涨、电力供需吃紧的窘境,又面临高通胀、化石燃料价格高涨、高本土制造成本过高等多重压力,为缓解企业和消费者价格问题,短期内取消部分商品关税是有效应对措施。


利好中国相关企业

有望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此次政策对中国的光伏产业或可利好。


首先,中国光伏产业链是全球光伏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光伏产品出口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在光伏产业链上大体处于领导地位。


中国的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产量连续11年位居全球首位,新增装机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累计装机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



其次,全球对中国光伏产业链依赖度较高。


根据CPIA、索比光伏网数据测算,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已供应全球70%以上的需求,一线组件企业具备全球竞争优势。


美国暂时豁免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进口关税的决定,反映出当前全球光伏市场对中国产业链存在较高的依赖度。


毕竟早在2011年美国进行“反倾销制裁”之后,我国就已着手将大量光伏工厂设在东南亚,因此也将为相关企业带来更多光伏产品订单。


未来,中国海外市场机会加大。


此次政策也将加大我国光伏产业的出口。实际上,从美国开始反规避调查以来,不少光伏组件企业已将出口重心向欧洲转移。


据PVInfolink对中国海关出口数据的统计显示,2022年1月份至3月份,中国分别出口9.6GW、14.0GW、13.6GW共计37.2GW的光伏组件到全球,比去年同期增长112%。


在高通胀、高本土制造成本、高能源价格等“三高”因素影响下,欧美对中国光伏企业及其海外制造基地的组件产品将保持开放态度,国内龙头光伏企业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的机会将会更大。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