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财经
国内 ■ 监管部门将科学合理把握 IPO和再融资常态化 据悉,下一步,监管部门将继续优化企业IPO和再融资的审核注册机制及流程,统筹投融资平衡、一二级市场平衡,科学合理把握 IPO和再融资常态化。同时,优化北交所发行上市并联审核机制,提高发行上市可预期性;研究优化新三板基础层准入条件,支持优质科技初创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融资。在债券上市(挂牌)环节暂免各类费用、交易及结算环节减免费用的基础上,证监会将按照《通知》要求,督促交易所债市各基础设施梳理民企债券有关收费项目,做到“应免尽免”。沪深交易所、中国结算也将进一步研究减免相关费用,目前两家单位正在积极推进有关技术准备工作。(上证报) ■ 银保监会:向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进一步倾斜信贷资源 银保监会小微金融工作专题会议,要求聚焦信贷增量供给再发力。2022年继续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确保个体工商户贷款增量扩面。银行机构要层层抓实小微企业信贷计划执行,向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进一步倾斜信贷资源。国有大型银行要确保全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股份制银行要在完成现有信贷计划的基础上,对具备条件的地方进一步增加投放。地方法人银行要用好用足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小再贷款等政策,进一步做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量。 ■ 国家卫健委:低风险地区 低风险人群 长期居家人群没有必要频繁进行核酸检测 国家卫健委表示,目前,国内疫情总体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是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确保疫情早发现、早处置。核酸检测是早发现的最科学、最有效手段。低风险地区、低风险人群、长期居家人群没有必要频繁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的重点是高风险人群和高风险岗位的工作人员以及有疫情的地区。(央视) 国外 ■ 美国抵押贷款利率跃升至5.23% 创5月初以来最大升幅 美国抵押贷款利率飙升,扭转了连续三周放缓的势头,并逼近十年多来的最高水平。房地美周四的公告称,30年期贷款的平均利率为5.23%,高于上周的5.09%,近一个月前曾达到2009年7月以来新高5.3%。不断上涨的抵押贷款利率正在削弱首次购房者的负担能力,并放慢销售,需求再次回落。在疫情期间房地产旺销时期一直保持较低水平的市场存量也开始回升,5月份上市房产数量自2019年6月以来首次增加。按照现在的30年期抵押贷款平均利率计算,30万美元抵押贷款的月供为1432美元,比去年年底高150美元。 ■ 英首相承诺重振通胀高企的英国经济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兰开夏郡视察时承诺,重振通胀高企的英国经济,让民众更容易购买房屋,提升生活品质。约翰逊表示,政府将进一步帮助缓解民众成本紧缩的生活。据悉,这是自当地时间6日约翰逊涉险过关信任投票以来首次公开的政策演讲。 ■ 国际油价续刷3月以来新高,95号汽油或进入“10元时代” 近期,北半球石油需求高峰即将到来,市场对于供应不足的担忧推动油价继续上涨,不断刷新3月以来的新高。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走高,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也将继续上调,部分地区95号汽油售价或进入“10元时代”。本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在6月14日24时开启。按照当前测算的成品油调价幅度,对应92号和95号汽油的升价涨幅都将超过0.25元,预计国内多地的95号汽油零售限价将接近或进入“10元”时代。(21财经) ■ 世界黄金协会:5月全球黄金ETF持仓下降 世界黄金协会披露,5月,全球黄金ETF流出53吨,结束了连续四个月的流入势头。这是自2021年3月以来最大的月度流出量,但2022年截至目前,全球黄金ETF总持仓仍实现了8%的增长,达到3823吨,比2020年11月的峰值3922吨低了约3%。今年截至目前,北美和欧洲黄金ETF基金共流入278吨,资产管理规模增加约9%。相比之下,亚洲基金持仓量在中国黄金ETF主导下相较年初已减少17吨。(中新社) ■ 海外中国基金必需消费投资创新高,超一半超配贵州茅台 海外中国基金对中国必需消费持仓创新高,截至4月底,超配幅度居所有行业之首。从基金数量上看,超过一半基金超配贵州茅台。其中,MSCI中国基金对贵州茅台持仓处于历史高位,对华润啤酒、伊利股份持仓同样接近新高。 ■ 日元接近24年来最低水平 机构预期几个月内跌至140 随着投资者加大日元的空头押注,这个陷入困境的货币距离跌至约24年来的最低点仅一步之遥。周四亚洲早盘,美元兑日元最高涨至134.57,距离2002年高点135.15仅差0.58。这是日元连续第五天下跌,因日本央行压抑本国国债收益率以提振经济,而美元则因加息预期而上涨。凯投宏观经济学家James Reilly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最终,我们认为日元的命运主要取决于美国和日本的货币政策,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美日将升至140。” ■ 近250只基金成功“扭亏” 部分基金经理逢低加仓 在A股市场整体回暖的带动下,众多基金也开始快速“填坑”。数据显示,自4月27日至6月7日,约450只权益基金区间涨幅超30%,其中部分重仓新能源的基金反弹幅度近50%,堪称“反弹先锋”。此外,全市场246只基金已经成功“收复失地”,年内收益已经从亏损成功回正。回顾今年以来的过山车行情,部分基金经理逢低加仓。 ■ 六月外资跑步进场 全球资本加大配置中国资产 近段时间,北向资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截至6月8日,北向资金已连续8个交易日净买入,刷新今年以来连续净买入时间纪录,6月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合计260.59亿元,超过5月全月。在历经短暂波动后,境外资金投资A股市场节奏正逐渐恢复平稳,机构则普遍认为,中长期来看,外资对于人民币资产的配置仍将持续增长。(经济参考报) 光大证券:医药板块投资应紧抓疫情补缺、高景气度与疫后修复三大主线 光大证券发布医药生物行业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称,近半年来,医药板块的估值大幅回落,已达历史相对低位,但机构配置比例开始回升。基于疫情常态化及防疫措施,寻找补短板、高景气与疫后修复方向,未来应当基于疫情对社会和医疗卫生系统的长期影响寻找投资主线,包括:1)补齐短板,如应对疫情威胁必需的新冠特效药产业链、医疗新基建、疫苗接种等;2)景气度较高,本身受到疫情影响不大,或政策支持下有望迎来景气度提升的方向,如CDMO、中医药等;3)疫后修复,在疫情期间受到社会活动和医院常规客流量下降的负面影响,但后续将迎来修复的医疗消费、零售药店等。 中信证券:A股中期行情仍将持续,围绕稳增长政策布局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疫情影响明显缓解后前期的各项政策料将集中起效,预计6月起国内经济快速修复,政策合力催化资金接力。预计A股中期行情仍将持续。建议投资者围绕稳增长政策,布局复工复产、现代化基建、地产和消费修复等未来投资主线。 ■ 法拉第未来计划最早2025年在中国设厂 法拉第未来表示,计划最早于2025年在中国开设一家工厂。在周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文件中,公司表示其正在寻找新的中国市场总部、并将用于建造未来的电动汽车。虽然该公司此前曾提及在中国扩张的计划,但这是该公司首次提供了一些细节。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