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早报 | 机构密集调研瞄准三大板块;多地发放消费券提振消费

为你读财经




国内

■ 中办、国办:支持符合科创属性的数字化文化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融资

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明确,加快文化数字化建设标准研究制定,健全文化资源数据分享动力机制,研究制定扶持文化数字化建设的产业政策,落实和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在文化数字化建设领域布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支持符合科创属性的数字化文化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融资,推进文化数字化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用好产教融合平台。(新华社)


■ 上海浦东机场货运量回升至常态水平八成

从上海机场集团了解到,近期随着上海市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三批重点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上海浦东机场货班架次和货量持续回升,5月20日浦东机场共保障货班起降175架次,货邮吞吐量7918吨,货班货量均已回升至常态时期的80%。(证券时报)


■ 多地发放消费券,汽车、餐饮等行业成消费提振重点

近期,国内多地开展消费券发放活动。自5月21日起,长春市将发放5000万元汽车消费补贴;5月21日至6月15日,太原将投入4.2亿元发放消费券;贵州将于5月30日启动发放1.4亿元零售文体和餐饮消费券。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浙江、江西、四川等多地先后发放总额超过34亿元的消费券,汽车、家电、餐饮等行业成消费提振的重点。(中证报)


■ 白皮书:我国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锂电池消费市场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近日发布2021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达到307.6,是2017年的三倍多。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消费市场。202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到545GWh,其中,中国的规模超过了半壁江山。截至2021年底,中国动力电池产能约占全球的70%,世界10大锂电池厂家当中,中国占据6席。(央视新闻)



国外

■ 德意允许企业开设卢布账户购买俄天然气

在与欧洲联盟方面沟通后,德国和意大利政府已允许两国企业在俄罗斯银行开设卢布账户,以继续购买俄天然气。一些欧盟成员国的外交官认为,欧盟在指导企业如何购买俄天然气的书面文件中有意保留“灰色地带”,对欧洲企业在俄银行开设卢布账户是否违反对俄制裁规定有意模糊处理。(央视新闻)


■ 印度考虑增加260亿美元支出以抗击通胀

知情人士称,印度政府考虑2022/23财年额外支出2万亿印度卢比(260亿美元),以缓解物价上涨对消费者的影响。印度官员称,周六宣布的汽、柴油减税将让印度政府收入减少1万亿卢比,但讨论中的新措施规模达到前者的两倍,“乌克兰危机的影响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严重,我们将完全专注于降低通胀”。可能需要5000亿卢比的化肥补贴,如果油价继续上涨,可能需要进一步削减汽、柴油消费税。额外借款可能在2023年1-3月进行。


■ 基金扎堆调研股涨超20%,两个行业获基金重点关注

据统计,二季度以来基金公司合计调研了918家上市公司,其中101家上市公司获50家以上基金公司扎堆调研,已接近一季度的129家,表明基金公司的调研意愿有所提升,建仓、换仓可能性增加。基金公司调研的多为近期反弹过程中领跑的个股。4月27日(A股阶段性低点)以来,50家以上基金调研的个股平均上涨21.47%,同期大盘上涨9.01%。6股累计涨幅超过50%,包括横店东磁、怡亚通、同和药业、高测股份、安路科技-U、国轩高科。分行业来看,电子行业近日颇受基金公司青睐,基金扎堆调研股中约四分之一属于电子行业,歌尔股份、紫光国微、立讯精密调研的基金家数超过100家。医药板块同样受到基金公司关注,17股获基金公司扎堆调研。(数据宝)


■ 年内布局已过百只,发起式基金再现发行小高潮

今年新基金发行遇冷之际,发起式基金则再现发行小高潮。统计显示,截至5月20日,今年以来共有108只发起式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成立,不仅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76只,也高于以往历史同期水平,且在全部535只新发基金中的数量占比超过20%。不过,发起式基金保底式成立的现象较为突出,有相当一部分基金成立即是“迷你基”。有业内人士提醒,三年大考带来的清盘风险是投资发起式公募基金的一大风险考量,对于成立时规模就很小、历史业绩较差的发起式基金需保持警惕。(中国基金报)


■ 机构密集调研,瞄准三大板块布局

5月以来A股市场逐步企稳回升,市场信心有所恢复,机构调研次数大增。分领域看,电子、工业机械、医药生物板块是机构调研的重点。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5月以来共有1439家公司获机构调研,而上月同期(4月1日-20日)仅有653家公司获机构调研,环比增长120%。业内人士表示,A股有望迎来一波反弹行情,目前是优化现有投资组合的好时机。(中证网)


机构说市

中信证券:中期慢涨尚处初期,四大主线继续轮动
中信证券指出,局部疫情趋势性好转和政策合力开始显现,基本面预期好转驱动A股持续数月的中期修复,当前仍处于初期阶段,行情节奏上以慢涨为特征,结构上四大主线继续轮动。趋势上,政策合力开始显现,国内经济在迈过4月低点后,预计5月开始回到逐月向好的趋势中,A股盈利增速也将在二季度筑底后回升。节奏上,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是渐进的过程,外部扰动尚未完全消除,市场情绪虽有修复,但仍处于低位,机构仓位也依然处于低位,增量资金流入速度相对缓慢。结构上,建议全年坚定布局现代化基建和地产两条主线,季度继续聚焦复工复产主线,月度关注消费修复主线。

海通证券:A股3-4年周期的大底部已出现,现阶段新基建更优
海通证券研报指出,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以来中美股市相关性上升,但仍是弱相关,其中A股跟跌现象明显。今年4月底以来美股急跌后A股未跟随式下跌,源于中美两国经济周期错位以及股市估值位置不同。A股3-4年周期的大底部已出现,积极因素在累积,现阶段新基建更优,如数字经济、低碳经济,未来逐步重视消费。

中金:A股关注政策发力成效,当前关注三个方向
中金公司认为,展望后市,我们重申市场在政策、估值和资金情绪等方面都具备偏底部的一些特征,市场已经具备中线价值;市场环境依然有一定挑战,后续更多上升空间则需要更多积极的基本面催化剂。尤其是盈利预期的环比改善可能较为重要,在国内“稳增长”加码和海外增长下行的背景下,未来重点关注国内基本面的疫后修复力度,重点包括房地产、消费需求等。

山西证券:A股磨底行情或将迎来反转
山西证券指出,市场方面,上周A股市场在美股三大股指跌幅达3%的背景下,走出独立行情,主要宽基指数全面收涨,成长及周期风格涨幅达4%,表现的十分强势。能源股(包括新能源板块与煤炭板块),涨幅居前,光伏、锂电、光伏、工业金属、煤炭开采等概念板块均大幅收涨。往后看,我们认为A股磨底行情或将迎来反转,虽区域性的疫情发展仍有可能是A股出现阶段性波动,但总体而言,情绪“冰点”已过,中美股估值水平的分化及经济周期底与顶的错位下,A股市场显得更具韧性与吸引力。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经济仍相对偏弱环境下可能产生的较大市场波动,大盘股相对中小盘具有更强的防御力,因此相对占优。同时,成长板块景气度仍在,前期估值压力集中释放后,配置性价比开始凸显,建议关注。


■ 现代汽车掌门拜会拜登 承诺追加对美投资50亿美元

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在拜会美国总统拜登后宣布到2025年在“机器人科学”等未来新兴产业领域增加对美投资50亿美元。郑义宣当天同正在韩国访问的美国总统拜登进行面谈时用英语公开上述投资计划。若加上前一天公布的近55亿美元的投资计划,现代汽车集团在拜登此访期间承诺对美投资逾百亿。(韩联社)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