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A股见底重要信号已出现!

本周一(5月9日) A股盘中再度失守3000点,成交量低迷,全市场仅成交6713.81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884亿,创下近一年多新低


A股是否已见底?


成交量创新低,也让不少投资者对于“当前A股是否已见底”产生疑问。


回顾A股的历史底部,我们可以发现,在底部出现时,交易层面上往往会出现两个重要的信号。


一个是普跌。在历次市场底部出现前,通常都会出现一段普跌期,即前期的强势股与弱势股一起下跌,最终见底前的两周跌幅相当。


另一个是缩量。市场连续缩量,地量效应的显现,则说明该卖的都卖完了,市场下跌的空间已经比较小了。因此,历史上的大底通常伴随成交量以及换手率的压缩。地量也通常被认为是股市见底的一个重要信号。


我们可以看到,股市从年初跌到现在,普跌和缩量的信号已经显现。


谁在“抄底”?


虽然A股成交量创了新低,但这并不意味着资金在撤退,相反,一大笔资金正在涌入市场意图“抄底”。


沪指失守3000点后齐呼“无需悲观”的公募资金,在近两周时间里,用实际行动进行了迅猛加仓。


据最新披露的仓位测算数据,虽然上周仅有2个交易日,但偏股型基金在5月5日、6日合计大幅加仓3.03%,最新仓位为61.28%。其中,股票型基金仓位上升1.72%,标准混合型基金仓位上升3.21%,当前仓位分别为80.42%和58.73%。


这已是偏股基金连续第二周大幅加仓,4月25日至4月29日该周,偏股型基金整体加仓2.57%。也就是说,自上证指数4月25日失守3000点整数关口后的7个交易日里,偏股型基金一直在买买买。


对于市场,我们是否应该乐观起来?


这一段时间,管理层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对市场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稳增长政策利好持续释放。5月5日的会议进一步强调纾困小微企业、保障外贸领域生产通畅、鼓励平台经济发展及稳定产业链物流链的重要性,意味着政策底进一步夯实。


政策底继续夯实,美联储加息与缩表时间也已落地,A股市场预期最悲观的阶段正在过去。


但是后续市场要想彻底重塑信心,场外资金更大规模地流入市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信心。


不过,本周二(5月10日)A股对于美股的“正面刚”,其实已经说明了问题。美股在不断创新低,而A股已经提前展开反弹,说明市场在调整这条路上,节奏和趋势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偏差。


A股提前探底,反弹行情或许已经提前展开。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