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两会”齐发声,释放哪些重磅信号?

从4月26日起到4月29日之间,4天时间,3次中央高层会议召开。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纷纷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


5月4日,“一行两会”就相关内容重磅发声,宣布坚决落实金融支持稳经济工作措施、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助力宏观经济大盘稳定等相关工作措施。


会议强调维护经济平稳运行,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稳经济、谋发展、提信心是三次会议的重点方向。

1

央行专题会议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总结看,央行发布的文件整体是围绕“坚决落实金融支持稳经济工作措施”展开的。


重点如下:


  • 要加快推动已经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精准落地,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 优化金融服务,支持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 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量增、面扩、价降,支持外贸、服务业、民航等困难行业纾困,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支持力度。

  • 努力提升供应链金融发展水平,支持粮食、能源生产保供,保障物流畅通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 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 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及时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2

银保监会专题会议

图片来源:银保监会官网


总结看,银保监会此次则是围绕“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在银行业保险业落实到位”展开的。


重点如下:


  • 科学运用信贷、债券、股权、保险等各类金融资源,增加和改善金融供给。

  • 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及其他优质上市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释放更多信贷资源。

  • 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支持“新市民”在城镇创业就业、购房安居、教育培训、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金融需求。

  • 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信贷政策,加强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支持,提升融资便利度、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 全力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对承担疫情防控和应急运输任务较重的运输物流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 扎实做好金融支持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助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

3

证监会专题会议

图片来源:证监会官网


总结看,证监会此次的重点则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助力宏观经济大盘稳定。


重点如下:


  • 助力宏观经济大盘稳定上下更大功夫。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常态化,丰富科技创新公司债、中小企业增信集合债等债券融资工具和品种,积极支持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研究拓宽基础设施REITs试点范围,适时出台更多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扎实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推出科创板做市交易,丰富期货期权等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加快投资端改革步伐。

  • 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拓展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范围,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合作,推进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落地。


释放了哪些信号?


从要点中我们看出,三次重点会议不仅总结了当前的经济形势,还对接下来资本市场发展进行了研究部署。


其中重点涉及包括房地产、二级市场、宏观经济等多个方面。


宏观经济


央行:运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银保监会:要科学运用信贷、债券、股权、保险等各类金融资源,增加和改善金融供给。


无论是央行还是银保监会无疑都提到了“各类”二字,宽松信号比较明显。


这次还提到了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等金融机构,释放更多信贷资源;


支持“新市民”在城镇创业就业、购房安居、教育培训、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金融需求……


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量增、面扩、价降,支持外贸、服务业、民航等困难行业纾困,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支持力度。


总之,就是说监管层面要全面发力,从金融方面,适时出台更多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央行这次还提到了要在稳定宏观经济上下更大功夫。


预判未来可能会出现比较密集政策来稳经济、稳增长、稳发展。


另外要全力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很可能还会以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刺激消费。


二级市场


央行: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进一步有效管控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证监会: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推出科创板做市交易,丰富期货期权等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加快投资端改革步伐。进一步有效管控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钧山资本团队投研观点认为:


从全局来看,2022 年以来A股的持续下行是由内外双重打击下的结果:


一是美联储货币持续紧缩,资本回流美国,人民币贬值等一连串反应会继续干扰A股;


二是国内疫情在一线大城市的爆发,让国内稳增长前景出现不确定性。


随着近期政治局会议以及一行两会的接连发声,大家对增长担心有所缓解,从政策的频率、力度、速度上都释放了强烈的利好信号。


可以说,目前“政策底”已经非常明确。


反观二级市场,抛压已得到充分释放,资金开始积极布局业绩得到确认和受疫情影响较小的板块。


短期而言,市场正处于政策底迈向业绩底的震荡区间,仍有反复的可能;但从中长期来看市场的估值水平和上市公司的盈利,2022年的市场风险已经不大,更多的是消化市场尾部风险,当下已进入长期布局期间。


房地产


央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及时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银保监会:要对受疫情影响人群,进行灵活调整其个人住房贷款还款计划。


此次集体发声还是贯彻了“房住不炒”的主基调。


强调要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强调要因城施策。


我们也看到近段时间各地纷纷出台了房地产救市政策,围绕“限购、限贷、限售”的放宽政策明显增多。


但这并不意味着楼市就会全面放开,“审慎”二字也表明了政策绝不会毫无底线纵容刺激楼市。


未来,房地产行业将会逐步回归理性,走向更健康的发展道路。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