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变“宁工”,新能源长期竞争优势还在吗?


宁德时代破浪前行


一季度业绩承压背后的原因


去年以来,锂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市场普遍对于锂电池企业的利润持悲观预期。但宁德时代的一季报业绩的公布,还是令不少投资人大跌眼镜。


4月29日晚,宁德时代发布2022年一季度财报,一季度,宁德时代营业总收入486.78亿元,同比增长153.97%;归母净利润14.93亿元,同比下降23.62%;扣非后净利润9.77亿元,同比下降41.57%,近乎腰斩。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宁王”首次出现单季度业绩同比下滑。


其利润下滑主要原因有二:

一、 上游原材料涨价


去年年初到今年一季度,以碳酸锂为代表的上游原材料价格飞涨,从5.3万元/吨一路飙升到50.3万元/吨,累计涨幅高达850%。并且大部分涨幅集中在去年三季度之后,今年一季度,更是从27万元/吨上升至了50.3万元/吨的高位。


碳酸锂价格走势图


二、下游出货受疫情影响


受疫情影响,宁德时代排产出货量下滑、库存上升在近期集中体现。同时,客户端价格传导相对谨慎,今年一季度提价实际情况未达预期,再叠加一季度季节性因素,销量环比下降。



曾毓群硬气回应股价下跌


“五一”假期后的首个交易日,受业绩下滑的影响,昔日被冠以“宁王”之称的宁德时代股价“跌”上热搜。


5月5日,宁德时代集合竞价低开10.83%,开盘价低至365元,随后更是下探至353元,最终收盘价375元,当日下跌8.15%。按收盘价计算,宁德时代市值为8764.00亿元,相较其最高点时1.6万亿的市值,也近乎腰斩。


对于股价大跌,董事长曾毓群在5月5日晚间的业绩会上做出回应:作为快速成长的高科技企业,宁德时代从2015年至2021年的营收、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6%、52%,估值应参考世界级高科技企业早期水平。新能源产业有十倍以上市场规模增长空间。



新能源长期优势未变


作为动力电池乃至我国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领军企业,宁德时代牵动着行业的神经。2022年一季度财报发布显示的,公司净利润下滑,不仅引起二级市场的巨大震动,同样引起投资人对于整个动力电池产业投资逻辑的质疑:新能源赛道是否就此走向转折?


上游原材料涨价并非无解


尽管锂电池行业的大幅扩产带来锂电池原材料的供需失衡,价格飞速上涨是目前所有锂电池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但上游原材料具有强同质化,价格不可能一直上涨,最终必然会回归。


并且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涨”声一片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期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明确表示一定要“推动关键原材料价格回归理性”。


行业持续爆发仍未触顶


动力电池行业,在国内人口总量触顶、经济增速趋缓的大背景下,发展势头仍然迅猛。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54.5万台,比2020年同期的136.7万台增长159.5%。

据工信部表示,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了19.3%,同比增长11.4%,较2021年提高了5.9%。


当下的股价调整,并不意味着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行情终结。随着禁售燃油车时间节点的不断靠近,电动化趋势较为确定,高端动力电池持续紧缺,能源变革带来的市场空间巨大,动力电池行业仍持续向好并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