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社会影响力评估报告》是母基金行业内的第一份社会影响力评估报告,通过首次系统全面地探讨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在社会影响力上的绩效,并披露相关结果,希望能够对从业人员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深层次了解影响力评估的意义有所帮助,助推影响力因素纳入更多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
作为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
当黑天鹅与灰犀牛共振,面对分化的复苏节奏,疫情的反复与扩散,以及突如其来的地缘冲突,中国企业如何与不确定性共舞,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实现持续创新增长,已成为当下的生存大考。
全球经济底色:大通胀与大分化 物价飞涨,成本上升,通胀成为当下企业经营的头号难题。 自2008年以来,从缓解次贷危机到疫情期间刺激消费,美国超发的货币已经形成“地上河”并且水满为患,由此带来的通胀正在全球范围蔓延。 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资本市场动荡加剧,美元的贬值直接推升了原油价格。 图片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今年3月,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涨幅分别扩大至8.5%、11.2%,分别续创40年来和历史新高。 尽管中国坚持“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国内物价总体保持稳定,但原油价格的上涨传导至国内,中下游产业无可避免经营承压。 一季度,我国PPI同比上涨8.7%,中下游企业为保证市场份额牺牲利润,扛住了大宗商品涨价的压力没有传导到终端消费,而由此带来的,是大量末端企业面临破产风险。 如果说大通胀是考验企业能否在当下生存下去的第一重压力,那大分化则是考验企业能活多久的第二道难关。 中国已进入存量经济时代,人口分布、居民收入、产业和企业等都呈现出“分化”趋势。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新兴产业崛起,传统产业衰落,这种分化在中国会不断产生。 从产业角度讲,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电子信息、文娱产业、制药、金融行业等新兴行业将引领增长,实现高速发展;而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分化时代强者恒强,行业内企业的数量减少与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提高会同时出现。 中国经济展望:投资驱动变为消费驱动 从全球聚焦到国内,企业要想找到对的路,获得新增长力,看清趋势至关重要。 “ 消费成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过去40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几乎史无前例的高速增长,出口和投资是最主要推动力。但2018年以来,随着房地产大周期拐点的出现,固定资产投资降速,叠加疫情和俄乌冲突两大黑天鹅的接连飞出,双重压力下,出口和投资两大引擎逐渐放缓。 与此同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递增,从2019年的57.8%到2021年的65.4%,连续6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指出,未来中国投资增速很难再度出现高增长,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将更多依赖内需而非外需,更多依赖消费而非投资。 当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逐渐从投资驱动转变为消费驱动,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行业企业发展机会的新一波潮涌。 “ 服务业,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资本的流向,往往能看出未来经济的趋势。 从融资金额来看,2021年国内创投市场融资金额占比最高的三大领域分别是医疗2544亿元,先进制造1570亿元,汽车出行1476亿元,医疗与汽车出行的融资金额合计占比29.24%,加上文娱体游,服务行业的投融资已超过市场的三分之一。 从供给角度看,著名经济学家、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也表示,美国非物质经济占比为81%,而中国目前比重仅为54%,中国经济增长点将主要来自服务业。 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认为,如今中国正好在各个服务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的阶段,凑巧赶上了互联网化、数字化、新科技等特殊要素的汇聚,各行各业的服务效率大大提升,这是全世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服务业,是一个注定高增长的行业。 中国企业,未来靠什么赚钱? 外部,通胀压力压缩企业利润,分化趋势挤压生存空间;内部,经济增长正从物质创造财富走向非物质创造价值。未来,中国企业怎么做才能跨越生存考验,实现持续增长? 著名经济学家、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认为,在产能过剩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期,民营企业创新升级的关键,是要用软价值来创造新需求,并提出了研发、场景、体验、流量、创新商业模式等实现路径。 第一,研发。所有研发投入都是风险投资,企业要探索和建立适合自己实力的研究开发模式,提高研发的有效投入。 第二,场景。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20%是来自于技术创新,80%是来自场景创新。比如共享单车或滴滴打车,既没有新技术也没有新产品,但因为创造了新消费场景就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好的创新场景可以激发新的消费需求。 第三,体验。人们的每一次购买都是生活方式的选择,体验不仅来自于产品本身,还来自于产品之外的文化和社会潮流变化。创造和提升产品的体验价值,就能让自己的产品更脱颖而出。 第四,流量。所有的销售问题都是流量转换。当流量从传统的商超、电视台转移到了互联网、自媒体等渠道,不重新配置营销资源就等于将市场份额拱手让人。民营企业要善用流量软价值引领企业创新转型。 第五,商业模式创新。软价值的实现路径是曲折的,比如先创造场景,再去实现场景价值;先创造一个IP,再兑现IP的价值。民营企业要学习更多的新商业模式,熟悉各种弯曲、立体的软价值实现路径。 而从资本的角度,数字化转型升级则是后疫情时代资本对企业尤为看重的特点,也是公认的企业活下去的必修课。 IDG研究报告显示,全球1000大企业中67%已将数字化转型变成企业级战略,50%企业已进行数字化转型,跑赢这场数字化转型之战是大多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首要任务。 时代变革之下,企业只有不断自我进化与创新才能不被市场淘汰,实现可持续增长;而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变革即是机遇,通过投资参与到高速增长的新兴行业,亦能分享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时代红利。
Copyright 2009 by Creditease Corp.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10222285号-8 版权所有 宜信惠民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宜信普惠全国服务热线:
400-811-2288
瑞承全国服务热线:
95183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