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财经 国内 ■ 郭树清:2021年坚决遏制了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 强化金融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2021年,坚决遏制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的监管,筑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防火墙。常态化开展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稳妥有序清退高风险机构违规股东股权,重点打击恶意掏空金融机构的违法股东,先后公开4批违法违规股东。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强调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前提下进行,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依法将互联网平台金融业务全面纳入监管。强化金融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规范持牌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公司业务合作,维护市场秩序。 ■ 个人养老金制度相关细则近日有望出台 相关机构已完成多轮测试 个人养老金制度相关细则有望近日发布。相关机构人士透露,目前行业已经准备好相应的系统,并已完成多轮测试,测试环境一直可用。机构人士透露,个人养老金制度大致分为四层,包括具有税收优惠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个人养老金银行账户、符合政策的资产信息系统和具有符合政策资产销售资格的销售机构。个人养老金又被称为养老第三支柱,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共同组成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中证报) ■ 两部门:推进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建设 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进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力争在高端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建设若干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掌握质量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突破一批检验检测新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制一批智能化高端检测设备,形成一批重点产业标准及认证方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到2035年,基本建成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与安全保障相适应的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体系,形成重点突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技术先进、运行高效的良性发展局面。 ■ 国家网信办拟规定: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不得弹窗推送新闻信息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提到,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不得弹窗推送新闻信息;弹窗推送信息涉及其他互联网信息服务,依法须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或者取得相关许可的,应当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或者取得相关许可。弹窗推送新闻信息不得超范围转载,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和内容,保证新闻来源可追溯和新闻信息真实、客观、全面。 ■ 数字人民币第三批试点城市即将亮相 据悉,全国第三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即将亮相。梳理全国多个地方的区域经济规划发现,力争跻身新一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名单,成为多个地区的新年新目标。开年以来,河南、福建、黑龙江、重庆、广州等地明确提出积极争取数字人民币试点。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称,通过此前试点,数字人民币钱包数量以及技术、场景优势已经得到市场认可,目前进一步扩大试点的条件已经成熟。(上证报) 国外 ■ 欧元区通胀率触及纪录高位 俄乌战争带来进一步物价压力 欧元区通胀率升至历史最高水平,超过预期;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可能导致能源价格以更快的速度飙升。欧元区2月CPI同比上涨5.8%,高于上月的5.1%,也高于预估中值5.6%。剔除波动性因素的核心通胀率同样走高,达到2.7%。能源仍是主要驱动力,德意志银行的一项分析警告认为,油价和天然气价格上涨正在推动欧元走低,引发“通胀恶性循环”。德商银行经济学家Christoph Weil表示,他预计未来几个月能源价格将继续攀升。“这意味着3月份已经面临下一轮通胀冲击。我们估计,随后通胀率将突破6%的关口。” ■ 俄罗斯原油未遭制裁却与被制裁无异 买家船东避之不及 约七成贸易冻结 虽说名义上未遭禁运,但实际上俄罗斯原油越来越处于被禁运状态,全球主要的原油供应来源之一面临威胁。虽然目前没有制裁行动阻止企业购买俄罗斯原油,但买家唯恐避之不及,船运公司也不愿运输。主要问题在于运输和交易,大量的油轮船东合规部门通常规模较小,都在谨慎行事。一些国际贸易商也害怕接触俄罗斯原油会惹来负面报道。“大约70%的俄罗斯原油贸易已被冻结,”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只有少数欧洲炼油商和贸易公司还在市场上。” ■ 俄罗斯最大银行Sberbank将退出欧洲市场 俄罗斯最大银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在网站声明中称,已决定退出欧洲市场。声明称,该行欧洲子公司面临资金异常外流,员工和分支机构的安全受到威胁。依照俄罗斯央行的命令,该行将无法再为欧洲子公司提供流动性,不过,该行子公司的资产足以向所有储户支付款项。 ■ “北溪-2”天然气管道公司考虑申请破产 据今日俄罗斯报道,瑞士经济部长帕姆兰2月28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溪-2”天然气管道公司已经裁员超过140人。报道称,公司正在考虑申请破产。据知情人士透露,“北溪-2”天然气管道公司一直在与财务人员清算债务,最快将在本周内于瑞士法院正式启动破产程序。“北溪-2”天然气管道公司在瑞士注册,俄罗斯国有天然气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是该公司的唯一股东。 ■ 年内超500只基金回撤超16%,有基民半个月亏掉300天收益 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回调,基金净值明显下滑。记者在上海街头随机采访了解到,不少新基民在去年高点时买入,从1月4日新年开盘,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亏掉300天的收益,并且开始亏本金的不在少数。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医药、TMT、光伏等主题基金,多只产品年内平均跌幅均在15%以上。总体来看,年内回撤超16%的基金已超500只,其中,202只基金属于行业主题基金,占比超四成。(央视财经) ■ 富时A50指数调整:宁波银行等3股新纳入 爱尔眼科等被剔除 富时罗素宣布了富时中国A50指数、富时中国A150指数、富时中国A200指数、富时中国A400指数、富时中国A小盘股指数的季度审核变更结果。具体来看,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新纳入宁波银行、中国建筑、邮储银行;删除爱尔眼科、中国人寿、亿纬锂能。该变更将于2022年3月18日星期五收盘后(即2022年3月21日星期一)生效。 ■ 普华永道:去年下半年北交所TMT公司IPO数量超过主板 北交所的设立,进一步提高了国内TMT公司在IPO市场的活跃度。3月2日,普华永道发布了2021年下半年中国科技、媒体及通信行业(TMT)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数据。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内地TMT企业IPO数量共计74家,融资总额约1507亿元。板块方面,科创板有29家TMT行业IPO,融资额为462亿元。创业板有21家TMT行业IPO,合计融资131亿元。主板有5家,中国香港及海外有8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下半年有11家TMT企业选择在北交所挂牌上市,占比达15%,数量超过主板和港股市场。合计融资约22亿元。 中金:市场正处于政策发力期 “情绪底”渐近 中金研报认为,市场正处于政策发力期,估值也调整至合理水平,中国市场的性价比在全球来看较为突出,对于中国市场不必过度悲观。我们建议未来3-6个月关注如下主线:1) 政策边际变化或发力潜在有支持的领域,包括新老基建相关板块。2) 年初至今调整较多的制造成长板块,如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导体等。3) 大宗商品供应风险再起。 海通证券:缩量震荡或延续,行业做好高低切换 海通证券指出,策略上,当前俄乌地缘冲突对外围市场影响依然显著,避险情绪延续,短期仍将以缩量震荡为主。整体来看,市场依然偏弱势,回调压力难以避免,但行业有望结构性分化,回调较多的板块近期均有反弹需求。另外,两会将近,相关受益题材是良好的布局机会。操作上,目前市场切换加速,依然建议持股为主,避免盲追短期热点,做好高低切换。配置上,稳增长相关行业以及深度调整的行业龙头可以适当关注,同时,短期看好绿电板块反弹行情以及农业板块。 国海证券:轮动节奏较快,切忌盲目追高 国海证券表示,短期海外市场反弹,A股情绪也有所回升,市场的亏钱效应收窄。虽然成交有所放量,但仍在万亿之下,后市仍有反复可能。且目前尚未出现具备较强持续性的主流热点,轮动节奏较快,切忌盲目追高,逢低可考虑适当关注。 国盛证券:指数维持震荡格局,量能成突破关键因素 国盛证券表示,海外市场对A股风险情绪的扰动有所收敛,叠加一季报窗口期临近,短期不宜过度悲观。操作上,可关注年初至今持续回调、短期性价比较优的“新能导”相关成长板块,以及两会的“稳增长”相关概念、“数字经济”、“东数西算”等主题投资机会。但同时也需注意在一季报披露及两会逻辑兑现后,二季度经济较弱的基本面及外围扰动对A股市场带来的影响。 ■ 中国零售商首次跻身全球销售十强 德勤最新研究报告《2022全球零售力量》显示,2020财年(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全球零售250强共计创收5.11万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5.2%;全球零售前十强的收入占250强收入总额的34.6%,高于上一财年的32.7%;全球零售前十强的收入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显示,2020财年,中国零售商首次跻身全球零售前十强。京东排名上升4位,位列第九位。苏宁、唯品会、永辉超市等14家中国企业也入围250强榜单。(经济日报) ■ 苹果公司宣布暂停在俄销售产品并关闭部分功能 美国苹果公司发表声明称,将暂停在俄罗斯销售苹果公司产品并限制苹果支付功能。此外,今日俄罗斯和卫星通讯社的应用程序也已从俄罗斯以外的苹果应用商店中删除。 ■ 报告:2月份中国新房找房热度环比回升36.6% 《2月国民安居指数报告》显示,2022年2月中国新房找房热度有明显回升,环比上涨36.6%。这是全国新房找房热度在连续多月回落之后首次出现反弹。报告指出,2月一线城市找房热度环比上涨43.6%,二线城市找房热度环比上涨34.5%,三四线城市找房热度环比上涨36.5%。在重点监测的城市中,西安、上海、长春、昆山、哈尔滨等热点城市2月找房热度环比涨幅超50%。 ■ 1-2月百强房企拿地额同比下降超六成,联合拿地模式遇冷 今年前两个月,全国土地市场仍然延续去年底的低迷行情。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2月,全国300城各类用地成交2460.71亿元,同比下降超过六成;百强房企拿地额同比降幅也超过六成。从目前来看,多数房企并未拿地,国资背景的房企成为拿地“主力军”。而从北京首轮集中供地的情况来看,房企联合拿地的模式也不被看好。(新京报)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