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财经 国内 ■ 央行货币政策司:我国有能力、有条件可以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和国内下行压力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发布文章《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该文章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根据形势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灵活适度调节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信贷投放,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引导信贷结构稳步优化,促进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未来我国有能力、有条件可以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和国内下行压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通胀总体稳定,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继续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 ■ 国家能源局: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是国家科技发展重点方向 国家能源局消息,国家能源局正在编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将统筹考虑资源禀赋、消纳能力、建设条件等因素,优化新能源发展区域布局,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开发并举,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大力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发展。此外,国家能源局正联合科技部组织研究编制《“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拟将一系列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列为“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并组织相关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积极推动规划落地,推进煤炭利用清洁低碳、高效智能转型,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科技支撑。 ■ 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升至世界第12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基础前沿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祖冲之二号、九章二号成功研制,在超导量子和光量子两种物理体系上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战略高科技取得新进展,“天问一号”开启火星之旅,“羲和号”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海斗一号”全海深潜水器打破多项世界纪录。2021年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128元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1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快于人均GDP增速,与GDP增速同步。 ■ 工信部:中国制造业连续十二年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介绍,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比2020年提高6.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1%。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6.6%。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了27.4%,总量达到了31.4万亿元,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 ■ 《上海市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方案》正式出台 《上海方案》将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与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加强市场诚信建设相结合,要求市场监管、公安、证券监管等相关部门强化联合执法,坚决清理非法证券业务;加强债券市场统一执法和跨市场信息统筹监管,严厉查处各类“逃废债”行为;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度,将信用承诺事项及其履行情况纳入信用记录,探索信用报告代替企业合规证明,运用上海投保联盟平台持续做好资本市场诚信宣传教育。(证券时报) 国外 ■ 美媒:美扩大对俄央行制裁,禁止其与美国的任何交易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正在扩大对俄罗斯中央银行的制裁,将阻止美国人与它做任何交易,并冻结它在美国的任何资产。据报道,美国财政部发表声明称,这项决定将适用于俄罗斯中央银行、俄罗斯财政部、俄罗斯国家财富基金。(环球网) ■ 英国燃料油价格攀升 英国汽车服务公司RAC表示,英国的汽油均价已升至每升1.51英镑(约合人民币12.76元),柴油升至每升1.55英镑(约合人民币13.09元)。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从上周四俄乌冲突升级以来,两种燃料油的平均价格均出现上涨。尽管上涨幅度平缓,但随着零售商要以更高的价格进购新的燃油库存,上涨趋势将要持续。该负责人还提示,本周将是预示未来油价走向的重要一周,俄乌冲突的变化趋势将影响油价上涨速度或者市场波动程度。 ■ 白俄罗斯撤销无核国家地位 据路透社消息,白俄罗斯周日公投批准在新宪法中删除了该国无核地位的条款。报道援引白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的说法称,有65.2%的参与者投了赞成票。西方国家已表示不会承认公投的结果。(环球网) ■ 华尔街大行警告:把俄罗斯逐出SWIFT会引发反效果 将破坏美元霸权地位 据彭博引述消息报道,包括摩根大通及花旗集团在内的华尔街大行向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及美国政界警告,把俄罗斯逐出国际支付系统SWIFT将导致广泛后果,损害全球经济及影响作为惩罚俄罗斯的目标,并建议采取其他制裁方式。报道指有关银行传达警告讯息,若把俄罗斯逐出关键全球系统会引发反效果,推升通胀及令西方拟针对金融交易所作的监察被隐藏,同时可能鼓励发展SWIFT以外的支付系统,最终破坏美元霸权地位。报道亦指,其他国际业务较少的银行支持把俄罗斯逐出SWIFT的建议,认为这是后果可控的操作。 ■ 多家养老FOF基金公司:未遇到监管的“窗口指导” 市场传言称,三年期以下养老目标基金的审批或将收紧,原因是持有期太短,违背了养老目标基金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追求养老资产长期稳健增值的本意。对此,相关人士表示,确实有这样的传言,但自身并未实际遇到监管的“窗口指导”,当前存量产品审批的节奏相比之前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上证报) ■ 2月份新成立基金总规模294亿 不足去年同期十分之一 截至2月28日,2月新成立基金数量为58只,合计发行规模为294.15亿元,平均每只产品发行规模为5.07亿元;而在去年同期,共有120只新基金成立,合计发行规模为2966.80亿元,为今年2月的10.09倍;平均每只产品发行规模为24.72亿元,为今年2月的4.88倍。 ■ 美国国债收益率下滑 俄乌局势提升避险需求 美国国债全线走高,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加剧推动投资者寻求避险资产。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跌8个基点至1.89%。受到俄乌紧张局势及西方随后出台的制裁措施影响,上周市场人气波动剧烈,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1.84%至2.01%之间震荡。2年期收益率下跌8个基点至1.48%,30年期收益率下跌6个基点至2.21%。 高盛:两方面因素支撑人民币汇率保持坚挺 高盛研究部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团队发表研究报告称,有两方面因素可以解释人民币为何在当前风险资产遭抛售中并未走弱。一方面,大环境至关重要。目前中国贸易顺差处于高位,且外资流入因结构性因素而保持强劲。另一方面,需考虑特定的冲击因素。该研究团队认为,目前的地缘局势将推动俄罗斯央行将外储从美元和欧元转向人民币,强化人民币在中俄贸易中的结算货币地位。 中信证券:煤价合理价格区间落定 电企盈利确定性增加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目前在下游电价已经上涨较多的情况下煤电仍有小幅亏损,需要政策引导煤价处于合理区间以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和协调发展;按照区间上限的770元/吨测算,若市场交易电价上涨20%,预计煤电企业仍能实现微利,且政策明确加强监管以保障合同履约,煤电企业盈利确定性上升;受能源转型前期的化石燃料成本上升压力以及新能源接入的系统成本上升推动,国内中长期电价正步入上涨周期。 国盛证券:外围扰动渐弱,A股或迎中期布局窗口 国盛证券研报认为,指数走势上看,经过春节以来的连续下探,当前几大指数已有企稳态势,随着外围的扰动因素逐渐减弱市场信心有所恢复;近几日成交量重回万亿以上说明当前已有增量资金逐步入场布局。后市指数能在平台企稳,A股有望开启一轮反弹行情。短期扰动不改A股中期向上趋势,当前或是中期布局的窗口期。操作上,近期不宜过分悲观。虽然扰动因素依然存在,但市场情绪已有所修复。光伏、芯片、电力、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赛道板块近期重获资金关注。 ■ 蔚来回应赴港上市: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者 现在不缺钱 针对以介绍方式赴港二次上市,蔚来汽车方面回应称,此举可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交易地点选择和更灵活的交易时间,将有助于引入更多的投资者,且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利。公司2021年三季度末现金储备约470亿人民币,并在同年四季度完成了20亿美元的融资。公司目前拥有充足的现金储备,短期内没有迫切的融资需求。 ■ 多地下调购房首付比例,业内:热点城市跟进可能性小 继菏泽率先下调商贷首付比例后,近期,重庆、赣州、佛山、南通等地银行相继下调商贷首付比例。梳理发现,2022年以来,北海、自贡、南宁、福州、晋中等地也下调了公积金贷款购房首付比例。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下调首付比例的地区前期楼市成交热度普遍较低,预计后续跟进的城市也将以非热点地区为主,热点城市跟进的可能性较低。(中国证券报)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