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央视主持人们在《央young之夏》晚会上的古风look“出圈”了,多个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比如,央视主持人李思思着唐妆汉服跳古典舞的画面,惊艳了不少观众,展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华服之美。
图源:《央young之夏》
近年来,汉服从小圈子中的小众爱好,慢慢变成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标签和符号,甚至还走进了海外网友的视野。
然而,也有一些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网友有时会将汉服和韩服混淆。甚至,去年还有韩国人曾在境外社交平台上发起“韩服挑战汉服”的活动,声称“汉服起源于韩服”。
一位95后的中国女孩见状,结合自己积累的汉服知识,在国内外网站上发布了一段全英文回怼的视频,很快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万,引发海内外网友热议。
视频中的女孩是B站up主@ 灶下钟也棠(原名:王家明美),除了这段英文回怼视频之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自称“传统文化的黄金矿工”的她还在B站上“挖了不少坑”~
图源:@灶下钟也棠 B站账号
从古代的衣食住行多个角度出发,以脱口秀、rap等潮流形式,她用一双巧手和一腔才华,带你看到那些“复原”后的文化瑰宝。
钟也棠说,“我做视频的初衷就是做一个抛砖引玉的人,可以让更多的人觉得传统文化不是很高深,或者说很一本正经,甚至是枯燥的,而是也可以很潮,也可以玩梗的事情。”
图源:@灶下钟也棠 B站账号
I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ere a “gold mine”, Zhong Yetang would be the “miner”.
Zhong (real name: Wang Jiamingmei) is now a full-time vlogger with almost 200,000 followers on social platform Bilibili. Compared to vlogger Li Ziqi, whose videos focus on traditional cooking and handicrafts, Zhong has her own style as she attempts to bring ancient history back to life in a new way.
“I don’t want people to see ancient culture as boring and far-off – it can be cool and fashionable,” she said.
其中,她拍摄制作的56个民族的视频冲上热搜,被《人民日报》转发点赞↓
那么,她用英文向外国网友为中国汉服发声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作为“传统文化的黄金矿工”,她在中国传统文化这座“富矿”中还挖掘出了哪些“瑰宝”?这个宝藏女孩,又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还不知道的呢?
戳下方视频看世纪君对这位宝藏女孩的专访视频↓↓↓
化身华服,对外发声
谈及制作《英文回怼!汉服亲口告诉你,她是中国的!》这段视频的初衷时,钟也棠表示,当时是因为有位外国朋友和她谈论起了网上关于汉服与韩服的争议事件。
而在交流的过程中,她发现,对于不太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而言,一些汉服的概念与知识很难理解。“所以我当时就想着,那我就以服饰自己的角度,去解释这些东西,看看能不能以一个简单易懂的方式,让可能没有一些基础的人,也可以无门槛地了解这件事情。”
图源:@灶下钟也棠 B站作品
于是,她自己“化身汉服”,制作了一期以汉服拟人化口吻来介绍汉服的入门科普视频,并发布在了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这样的形式,不光帮助她的外国朋友更好地理解了汉服背后的文化故事,也引发了海外网友的热议。
图源:@灶下钟也棠 B站作品
钟也棠向世纪君表示,视频发出后,她收到了很多网友的留言,其中一些韩国网友的留言带给她很大的触动。
“他们跟我说,之前也没有了解过汉服,但对韩服的了解很深,想要跟我进行一些交流。包括他们看了这个视频之后,知道了汉服的一些基本的东西,也知道了汉服跟韩服确实是不一样。”
图源:@灶下钟也棠 B站作品
钟也棠表示,不少网友也都是站在一个很理智的立场上,希望两国友好,希望两国的文化,两国的服饰都可以越来越好。
图源:@灶下钟也棠 B站作品
除了这段视频之外,钟也棠也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其他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令她有些意外的是,与中华美食相比,汉服的相关视频更受海外观众的欢迎。
图源:@钟也棠 Yeyang Zhong Youtube作品
“四海之大,但是大家对美的追求都是一样的,也都认可咱们华服的美。所以在推广咱们文化的时候,先让大家领略到它的美,那也自然而然地会想要去领略这份美、这份华丽、壮丽之后背后的文化。”
而钟也棠之所以选择做视频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也正是因为她在国外的留学经历。留学美国期间,她发现许多同学都对中国文化感到好奇。
“在课堂上,我听到别人问出一些自己也无法解答的问题,便觉得自己对祖国的文化传统也抱着习以为常的态度,没有好好去研究。”所以研究生毕业后,钟也棠选择回国做传统文化方面的博主,让中国文化被更多年轻人知道,并走向世界的舞台。
图源:@灶下钟也棠 B站作品
An argument about whether hanfu belongs to China or South Korea stirred discussion. Zhong uploaded a video on YouTube in 2020 in which she pretended to be hanfu and told its history in English. “There is no better way to convince foreign friends than just showing them,” she explained. “I hope more people learn about China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he added.
Zhong’s videos target viewers at home and abroad. After studying in the US for three years, she found that many of her classmates were curious about Chinese culture. It motivated Zhong to devote herself to becoming a “gold min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fter graduation. She also upload her videos on YouTube.
灶下花前,有女也棠
带着对传统文化的一腔热爱,回国之后,这个95后女孩在B站上开设了名为“灶下钟也棠”的账号,在一个个古色古香的视频中向年轻人科普起了古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炊烟袅袅,柴米油盐,在一处古色古香的小厨房中,一位汉服少女卷起衣袖,正洗手作羹汤。这是钟也棠的视频作品最常出现的情景。
图源:@灶下钟也棠 B站作品
“灶下钟也棠的这个名字,一开始是因为我的厨房面前,有一棵很大的垂丝海棠树。然后种(钟)野棠,就是在那个灶下面种野棠花的意思。”钟也棠透露,这个网名中也结合了妈妈的姓氏“钟”,在现实生活中跟着爸爸姓,在网络世界中就想用妈妈的姓氏。
钟也棠还告诉世纪君,这个小厨房是自己历时大半年亲手设计的,基本上还原了古时候厨房的样式。“包括门上面的窗户纸,(设计时)我使用了好几种窗户纸,想要达到那种风吹微动,但是同时又兼顾防风避雨的功能。此外,我还自制了一个古代的烤炉。”
图源:@灶下钟也棠 B站作品
在这个小厨房里,钟也棠会去尝试很多让人垂延三尺的美食复原,在她的视频里可以看到故宫太和殿的翻糖蛋糕,十二生肖的汤圆,《红楼梦》里的美食,还有二十四节气的饺子等等。
图源:@钟也棠 微博
除了“古代美食复原”之外,钟也棠还有着很多创意十足的新点子。比如说,她结合了现代流行的rap,制作一个《古人有嘻哈》系列,让两个古人用现代的rap的形式相互交流。
图源:@灶下钟也棠 B站作品
“我个人认为,咱们现在看那些生活在古代的人,完全是跟不上咱们的潮流。但是在那个时代,他们所做那些的会填词吟唱的诗词也正当潮。如果说他们到了现代,他们很有可能就会结合咱们的流行音乐、Rap或者民谣,做一些创新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把当时的流行跟现在流行结合起来,其实是一个有共通点的,挺好玩的事情。”
图源:@灶下钟也棠 B站作品
Zhong recreates dishes from antique books, makes short plays that tell ancient people’s life stories and compares Chinese customs with similar Western ones. For example, she played two roles as ancient beauties Xishi and Yang Yuhuan, making them compete in a rap battle with each other.
美美与共,走向世界
在钟也棠各种主题、不同系列的视频中,都会收到不少网友的留言评论,或者弹幕刷屏。而其中令她感触最深的是她所自制的56个民族服饰视频作品。
图源:@灶下钟也棠 B站作品
钟也棠表示,为了这个视频,自己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去复原、制造、设计、收集了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亲身感受各民族文化的魅力。
图源:@灶下钟也棠 B站作品
据紫牛新闻报道,做了功课后,她才发现自己之前的认识太浅薄了:有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分支,会有许多不同的服饰样式;有的服饰制作工艺和面料已经列入了非遗名录,很难获取原装;也有一些服装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
图源:@灶下钟也棠 B站作品
In another video, Zhong wears costumes from the 56 ethnic groups of China. Half of them were purchased, and the other half were self-designed. It took her almost two years to prepare for it.
“I didn’t expect that it would take so long and I’d face so many challenges,” she said. To make the clothing true to the ethnic minorities, Zhong read a lot and consulted successor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n costumes. But she found that some craftsmanship had been lost.
这个视频引来了各民族网友的踊跃留言,有表示惊讶激动的,有点赞鼓励的,也有人指出了视频中的错误。
“因为我的视频下面基本上是聚集了56个每个民族的小伙伴,都会非常友善探讨,提出修改意见,我能感受到民族大团结的氛围。我也看了大家的见解,这非常长知识。”
图源:B站
在未来,她希望用视频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各民族服饰文化。
“其实每一个民族都有很多值得叙述,挖掘、寻访、探寻的东西……我希望一直做一个努力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黄金矿工。希望咱们的文化可以走上世界舞台,发光发热。”
图源:@灶下钟也棠 B站作品
文章来源:21世纪英文报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