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收紧,中概股和美元LP怎么样了?

7月资产配置.jpg

今年上半年,在创投市场上,有两个关键词备受关注。


一个是:中概股。


今年上半年 33 家中资公司赴美 IPO。其中 6 家是互联网平台公司,3 家市值过百亿美元,都在 6 月上市——滴滴、满帮、Boss 直聘。


与之相伴的,还有对中概股的监管收紧。


2020 年 12 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任法》(HFCAA),要求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提供审计底稿,以便交叉验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连续被 PCAOB(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认定无法实施有效会计监督的企业,极大概率会被退市。今年3月25日,美国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最终修正案正式通过。美国对于加强监管在美中国上市公司的态度没有软化。


今年7月6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这是历史首次以中办、国办名义联合发布的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专门文件。这一意见在去年11月已经审议通过,诸如“严查资金来源”、“严控杠杆率”这些重点,今年来已经反映在了管理层的决策上,这次最新印发的内容中重点还提到了“数据安全”和“中概股监管”。


一方面,是监管环境的变化。虽然海外公司在美国上市并不等于向美国政府交出数据,但以上国内外监管政策的出台,意味着互联网公司如何处理数据不再是纯商业问题。


另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也变得更成熟。2018 年港交所改革,开始接纳持双重股权的互联网企业;2019 年科创板开板,科技公司有了高溢价的融资渠道。


这些,都将影响中国公司的上市选择。去哪里上市,将需要做出更慎重的考虑。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则是:美元LP。

一方面,美元LP在全球的投资热度有增无减。


从募资角度,在一级市场,尽管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深度衰退,但全球VC投资仍逆流而上。2020年VC投资总额达3130亿美元,同比增长7%;募资规模则达1112亿美元,为历史上第二高。


在美股二级市场,根据美国金融数据提供商迪罗基(Dealogic)的统计,今年以来这半年时间,美国IPO募集总额已达171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2020年全年创纪录的1680亿美元。


美股IPO的收益也非常具有吸引力。2021年上半年,美股IPO公司涨幅和平均收益率均增加,美股IPO公司首日平均涨幅为40.5%,高于过去两年同期的28.2%和21.7%;而新股上市一周的平均收益为35.7%,同样高于过去两年的32.2%和25.5%。


另一方面,美元LP正在涌向中国。


尽管外部环境有不确定性,但美元LP投资中国反而更积极了。在中国创投市场可以看到,去年至今年上半年,数支大额美元基金拉高VC市场外币基金募集规模;同时,本土GP的双币化趋势愈发明显。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关注亚洲市场的美元基金已迎来募资热潮。2020年官宣募集成功的外币基金至少涉及20支,规模超320亿美元(2000亿人民币),多个百亿级新基金诞生,主要以美元基金为主。


这不难理解,从美元LP布局的角度来讲,核心点是把资金配到哪里,这需要短、中、长期的考量。短期更注重的是投资本身;中期是构建一个资产组合;长期更重要的则是做核心资产配置。


在国外货币超发、利率倒挂的背景下,大量海外资金想投资中国,希望配置到中国的一级市场,主要的原因是看重中国市场的增长性。想在全球配置成长,主要是要配置新兴市场。而新兴市场的成长主要来自于亚太市场。在亚太市场里,大部分的成长则来自中国。也就是说,如果想配置成长,中国是最好的目的地之一。


而双循环政策的积极开放,则为美元资金往中国投资创造了条件和机会。


同时,从退出角度,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变得更成熟,美元LP对中国企业的投资,除了美国资本市场上市之外,也还有诸多选择。例如,在港股上市、通过并购或二级市场退出。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双循环的开放政策和中国资本市场越发成熟的大背景下,IPO依然将维持常态化。同时,2021年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元年,资金端也在逐渐恢复理性,回归价值投资。


数据来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9627573758503565&wfr=spider&for=pc

http://t.10jqka.com.cn/pid_163345246.shtml

https://www.sohu.com/a/466463618_532789


风险提示:

1.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性不做承诺与保障。过往成绩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任何人依据本文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信息发布方不承担任何法律、法规及相关责任。

2. 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