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社会影响力评估报告》是母基金行业内的第一份社会影响力评估报告,通过首次系统全面地探讨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在社会影响力上的绩效,并披露相关结果,希望能够对从业人员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深层次了解影响力评估的意义有所帮助,助推影响力因素纳入更多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
如今一些学者和商业领袖发出了这样的质疑:战略规划还有效吗?的确,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大多数管理者从商学院学到的传统战略并不总是能达到预期成效。然而我们的研究发现,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领先和落后企业之间的差距已达到有史以来最高水平。三分之一的上市企业可能会在未来五年内销声匿迹。制定正确战略的重要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过去“一刀切”的战略制定方式已经不合时宜了,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和市场环境制定不同的战略。例如在石油业如鱼得水的战略在互联网行业是行不通的,因为后者所处的行业变化速度快,可预见性很低。面对截然不同的竞争环境,公司该如何制定合适的战略呢?
我们设计了一个框架,根据公司所处环境的可预见性及可塑性,将战略规划分成不同风格。我们将这之称为“战略调色板”,让我们看看它一共包含几种颜色。
经典型(Classical)战略(成为最大的)。在可预见性高但可塑性低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最适宜采用经典型战略。大多数经理人和商学院毕业生对这个战略都不陌生—五力模型、蓝海战略、BCG矩阵都属于经典战略风格。包括石油行业在内的很多成熟产业都在有效地使用经典型战略。此类战略一旦制定,一般会存续数年不变。
适应型(Adaptive)战略(成为最快的)。在可预见性和可塑性都较低的环境下,企业最好采用适应型战略。这样的环境下,一份精心制定的经典型战略可能数月、甚至数周内就可能会过时。因此企业要采用一种更加灵活的方式,企业制定的战略规划不再是一份精心描绘的蓝图,而是基于数据做出一个大概的假设。同时战略规划必须与运营息息相关或者融入到运营当中去,从而最有效地捕捉市场变化的信号,将信息损失和传递时滞降到最低。
塑造型(Shaping)战略(成为整合者)。在可预见性低但可塑性高的环境下,塑造型战略将发挥作用。此类型的行业一般为新生行业,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平台或生态系统获得统治性的地位,例如苹果、谷歌和中国的阿里巴巴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愿景型(Visionary)战略(成为第一个)。在可预见性和可塑性都比较高的行业,愿景型战略将大放异彩。这种战略的制定者要有高瞻远瞩的洞见,能发现他人忽略的商机或新的技术,带领企业开创全新的市场。相比适应型战略,愿景型战略与经典型战略的共性要更多一些。因为它的目标清晰,战略制定者们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步骤去实现这一目标,不用去考虑其他选择。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是愿景型战略的大师。
重建型(Renewal)战略(生存下去)。最后一种战略比较特殊,是给陷入困境的企业准备的。如果企业遇到困难,则应采用一些非常时期的战略和手段。它们的首要目标是争取生存下来,重塑公司未来的竞争基础。只有采用重建战略走出困境,才能有机会发展其他四种类型的战略。
实际永远比理论复杂,一家大型企业的不同业务单元或不同的行业发展阶段可能需要完全不同的战略风格。战略制定者要掌握上述不同类型的战略形式,灵活运用手中的战略调色板,才能让自己的企业在变化无常的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文章来源:哈佛商业评论
Copyright 2009 by Creditease Corp.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10222285号-8 版权所有 宜信惠民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宜信普惠全国服务热线:
400-811-2288
瑞承全国服务热线:
95183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