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刘鹤: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金融机构要做到敢贷、愿贷、能贷、会贷 刘鹤主持召开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会议认为,中小企业的韧性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基础。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高度重叠,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的主力军,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重要力量,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具有举足轻重、事关全局的重要作用。会议强调,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帮助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解决最直接的现实困难。要把握好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金融机构要不断提升能力,做到敢贷、愿贷、能贷、会贷。要充分调动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创造和持续优化适宜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要做好长期性、基础性制度研究,加强国际惯例和国际经验研究,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引导和形成良好社会预期。要加强统筹协调,有效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政策落地见效。(财联社) ■瞄准三大关键词 多地“十四五”路线图明晰 经梳理发现,在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及多地关于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科技创新、新基建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成为热词。分析人士表示,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各地在科技创新、新基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加大布局力度,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奠定基础。(中证报) 国外 ■ 拜登签署一系列行政令 包括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和世卫组织 拜登在就任总统的第一天签署17项行政命令,这些行政命令围绕解决“新冠危机、经济危机、气候危机和种族平等危机”等问题展开,包括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和世卫组织。(环球网) ■ 又起争端!英国外交部拒绝给予欧盟驻英代表全面外交地位 刚刚成功“分家”的英国和欧盟又起争执。BBC消息称,英国外交部拒绝给予欧盟驻伦敦代表全面外交地位,引发双方新争端。报道称,英国外交部不愿意给予欧盟驻英国代表德阿尔梅达及他的团队全面外交地位,只将其视为国际组织的代表。报道说,英国此举的理由在于欧盟并非主权国家。(环球网) ■ 欧洲央行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 符合市场预期 欧洲央行维持主要再融资利率在0%不变,维持存款利率在-0.50%不变,维持边际贷款利率在0.25%不变,符合预期。(财联社) ■专家:港股处于大牛市起点 今年恒指有望升至38000点 亚太股市涨多跌少,香港股市重上三万点。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副主席潘铁珊认为,港股易涨难跌,低估值蓝筹将发力。港股处于大牛市起点,今年恒指有望升至38000点。 ■首批千亿级基金经理诞生 张坤管理规模达1255亿 随着2020年基金四季报的陆续披露,基金经理的持仓和最新规模也浮出水面。截至2020年底,易方达张坤管理的5只基金总规模已达到1255.09亿元,成为首批公募基金管理规模逾千亿的基金经理之一。其中易方达蓝筹精选规模为677.01亿元,易方达中小盘规模为401.11亿元,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规模为108.05亿元,易方达新丝路灵活配置混合规模为57.64亿元,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规模为11.30亿元。(财联社) ■ 调仓分歧大,基金四季报“干货”曝光 陆续披露的基金四季报显示,2020年四季度,基金经理们普遍将仓位维持在较高水平,部分前一季度刚成立的新基金也火速建仓,仓位短时间内升至90%以上。目前来看,结构性机会长期存在已成为基金经理们的共识,新能源、5G、医药、新经济板块的优质成长股仍是基金的重点配置方向。但对于部分核心资产,从调仓路线图看,基金经理们存在较大分歧。(中证报) ■反垄断成监管高频词 A股投资者相关问询增多 近年来,反垄断被多个国家重要会议和多部门频频提及。在资本市场中,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涉及反垄断的话题关注度提升。市场人士认为,目前反垄断主要集中于平台企业的监管,目的是为了激发创新活力,对于传统行业,投资者无需过度敏感。从国外经验来看,反垄断并没有改变互联网企业的发展逻辑,不会对股价形成长期压制。金融领域的反垄断,主要是将金融创新及其平台企业纳入监管,有助于完善金融领域市场竞争环境,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财联社) ■高盛:境内外资金青睐A股 高盛投资策略组亚洲区联席主管王胜祖表示,2021年全球经济开启新周期,整体迎来复苏年,保持对风险类资产、股权类资产的战略性投资仍然是重要策略。他分析,近期全球资金流入亚太区趋势明显,A股受到境内外资金青睐,2021年新兴市场股票表现预计将超过美股。(财联社) 天风证券:行情已经正式进入到下半场 抱团龙头的市场风格有望切换 天风证券指出,春季躁动或持续到2月底,随着前期抱团股的松动,行情已经正式进入到下半场。资金有望从高估值板块流入前期回调较多、估值较为合理的电子、计算机、金融等板块。抱团龙头的市场风格有望切换,近期集中关注前期被错杀的,业绩好、估值低的中小票。 华鑫证券:市场流动性预期转紧 投资者应谨慎对待 华鑫证券策略表示,1月中旬以来央行明显在调控市场流动性,此前续作的MLF规模较到期总量有所收缩,市场对于流动性的预期转紧,资金价格多数上行,微观流动性也是受到影响,虽然春节前宏观流动性并不会出现大幅收紧的情况,但流动性驱动核心资产估值溢价的逻辑短期已经被改变,尤其是在微观流动性下台阶的背景下,未来指数很难出现趋势性行情,所以对于投资者而言,在下一阶段震荡行情的大背景下,指数临近前高位置,当谨慎对待。 方正证券:关注行业高景气、业绩可验证的板块 方正证券策略研究团队发布研报表示,时间进入1月下旬,在缴税、缴准及春节因素约束下,流动性易松难紧,春节前有望继续维持合理充裕。后续需要持续关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投放量及创新型工具的使用。流动性环境维持合理充裕的背景下,短期内国内疫情变化与经济回升力度重新成为主要矛盾。在配置方面,方正证券建议关注行业高景气,业绩可验证的板块。整体来看,流动性宽松和风险偏好改善仍是驱动市场上行的主要逻辑,建议关注行业处于持续高景气,同时业绩可以持续验证的板块。 国盛证券:缩量反弹 市场或重回“抱团行情” 国盛证券指出,最近的行情指数每次上涨都是缩量,而每次下跌都是放量,上涨缩量意味着反弹时资金已经不愿意追高了,而每次下跌多少还有人愿意去抄底,虽然目前还能引发局部赚钱效应,但市场迟早会发生质变。因此操作上,维持之前的拥抱核心品种策略,同时警惕港股核心资产继续活跃对于资金分流和对A股比价效应带来的短期负面影响,重点关注锂电池、光伏、军工等强势品种和医药研发、化工、化纤中的机构抱团品种。 海通证券:春季躁动行情渐入佳境 海通证券指出,技术上来看,今天创业板指跳空新高,开始向上加速,沪指也创新高,MACD梅开二度“鸭嘴”张开,指数多头趋势明显,但是成交量虽较昨日有所当大,但是还是略显不足,如不能继续放量,则很难持续支撑盘面今天这种普涨的格局,因此指数将在分歧中上行,春季躁动行情渐入佳境。 ■ 安路科技拟科创板上市 国家大基金持股11.18% 上海证监局官网公示了中金公司关于安路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情况报告。报告显示,安路科技成立于2011年11月,主营业务为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芯片和配套开发软件工具的研发、设计和销售。股东方面,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安路科技33.34%股权,为第一大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安路科技11.18%股权,为第三大股东。 ■ 中国儿童在线教育平台火花思维拟在美国进行IPO 中国儿童在线教育平台火花思维拟在美国进行IPO,募资最多5亿美元,并已选定银行筹备IPO事宜。 ■ 2020胡润品牌榜发布 贵州茅台、天猫、中华位列前三甲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0胡润品牌榜》显示,200强中国品牌价值总和9.2万亿元,同比2019年上涨两成,贵州茅台、天猫、中华分列前三甲。其中,贵州茅台品牌价值上涨63%,首次突破1万亿元,连续第三次成为“最具价值中国品牌”;天猫品牌价值上涨53%至4900亿元,蝉联最具价值民营品牌。(财联社) ■ 消息称iPhone 12 Pro Max的光学防抖系统明年将成iPhone 13全系标配 据媒体消息,计划在2021年下半年推出的苹果下一代iPhone都将配备传感器位移式光学防抖系统。目前这个光学防抖系统已经在iPhone 12 Pro Max中出现,但今年四款机型中只有该机型配备了这一系统。该技术可稳定相机的传感器而不是镜头,从而获得更高的图像稳定性和更高的照片质量。(财联社) ■ 马云将阿里10%的股权无偿划转?蚂蚁:假消息 有消息称,蚂蚁金融股份发表公告:马云将其持有的公司控股股东阿里巴巴集团有限公司10%的股权无偿划转给浙江省财政厅以充实社保基金。对此蚂蚁方面回应称:假消息。(第一财经) ■ 贾跃亭再发声:FF获评美国加州十佳创业公司榜首 贾跃亭通过微博披露:美国独立第三方The Tech Tribune评选出“2020加州十佳高科技创业公司”,Faraday Future(FF)再次上榜,位列第一,市值600亿美元的明星公司DoorDash位列第三。贾跃亭认为,这是对FF产品和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用户生态创新和治理架构创新的认可,更是对FF将尽快完成融资并推出量产车的看好。FF在全球范围内已获授权专利530项。 ■上海楼市从严调控 夫妻离异3年内购房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自2021年1月22日起实施。《意见》明确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对夫妻离异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意见》规定调整增值税征免年限,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增值税。《意见》提出严格规范房地产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代理企业和房地产经纪机构的监管,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上海还将完善土地市场管理,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增加商品住房用地供应,引导企业理性拿地,稳定土地价格。(财联社) ■ 深圳对楼市新政打补丁:没有购房资格的家庭成员不能上产证 深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规定居民家庭购买的商品住房,只能登记在具有购房资格的家庭成员名下。这就意味着没有购房资格的家庭成员将不能上产证。(财联社)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