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又爆!郑爽、张恒对簿公堂……《民法典》时代,如何让婚姻更纯粹?


微博热搜许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几天的“爆”,让大家吃瓜连连,大呼惊掉眼球。


1月18日,郑爽前男友张恒发布微博,澄清近期的诈骗传闻。而最引人关注的,则是张恒晒出的两个小孩。随后,疑似孩子出生证明、录音等内容的曝光,则一步步指向,孩子的母亲疑似是当红女星郑爽。一时间关于郑爽“隐婚、离婚、代孕、弃养”的各种议论铺天盖地般袭来,连续三天持续被热议。



19日中午,在代孕、瞒婚事件发酵一天后,郑爽终于在其微博就此事进行了回应。



事件曝光后,官方率先表态表达了严肃杜绝相关恶性行为的态度,随后众多品牌方和合作方纷纷与郑爽“划清界限”。


闹得满城风雨的郑爽、张恒事件,围绕着爆炸性字眼“弃养”“代孕”等词汇,其中的漠视人命、道德沦丧,令人感到震惊与气愤外;还有一点则十分值得我们警惕。

在事件发生后,郑爽爸爸发文炮轰张恒渣男,并且大骂男方父母阴险狡诈,一家人不择手段,其中,导致郑爽被骗了2000万,还直接晒出了法院判决书,可以说信息量巨大。


这还要从郑爽与张恒恋爱时期说起,二人通过网综《这就是铁甲》相识相恋,后来,郑爽想拉着张恒一起创业,并要求他辞去当时的工作,随后,男方为了一表忠心决定辞职,而郑爽决定拿出2000万来进行创业,那个时候张恒觉得郑爽作为女明星跟自己谈恋爱做出了牺牲,所以,主动表示这钱就是欠你的,随后,郑爽直接给张恒转账2000万,并且注明是借款,随后,二人一起创业。


但是,按照规定,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就是郑爽,张恒拿这些钱支付员工工资和租借场地,可男方也向法院表明这2000万还包括女方父母的平时开支,郑爽创立服装品牌也在这笔钱当中,最后剩下的钱张恒拿去买了1000万的理财,还有300万的股票,现在,郑爽直接给张恒告到法院,所以,导致1300万也被法院查封。


不仅如此,张恒还表示这2000万不是借款,当初郑爽让自己辞职跟他创业,这笔钱是提前支付我十年的酬劳,以及当初辞职的经济补偿。而且张恒还有录音为证,同时,对于2000万是张恒未来十年工资的事情女方父母也是知情的。但在打官司的时候,郑爽却认为这种偷录的内容不合法,并且认为父母不清楚二人之间的事情。



除此以外,郑爽一再强调借张恒2000万是用来花在女方一家人身上,哪怕以后分开,还是得还2000万,如今,张恒要还郑爽2000万,同时,还有年化率6%的利息,以及案件受理的14万。


其中,最复杂的情况则是二人疑似在美国曾结婚再离婚。案件审理难度可为剪不断理还乱。


当然,其中孰是孰非自有法院进行判断,但我们如何防范类似事件呢?


这里还要和大家提醒一下,1月1日起,国内《民法典》正式施行,离婚新增了冷静期。

新的离婚登记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双方同意离婚,一起去民政局办理申请。
申请后,冷静期30天。期间如有一方后悔就可以撤回申请;
30天后,双方可以去民政局领证,领证期30天,逾期未领证者视为撤回离婚申请。

如此看来,除了离婚冷静期的30天,还有后续申请离婚证的30天,也就是说今后协议离婚的办理周期为30天到60天。

离婚冷静期的设置,是为了给婚姻双方一个冷静下来的机会,慎重考虑一下感情是否完全破裂、未来还有没有挽回的可能。


当前一些闪婚闪离、斗气式离婚现象确实存在,有些冲动是可以通过时间来渐渐“冷却”消化的。

婚姻非儿戏,离婚冷静期,冷静的是每个人对婚姻、对人生的态度。

冷静期,会让离婚更困难?

冷静期的设置,将会加大协议离婚的时间成本。

因为冷静期期间可能会发生各种变数,比如一方不再同意离婚,或者对之前达成的离婚协议或财产分割反悔。

万一发生上面的情形,协议不成将会有更多的离婚诉讼产生。

冷静期可能挽救一个家庭,也可能会导致法院受理离婚案件的数量激增。
一旦走向诉讼离婚,将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离婚大战”。

首先,要证明夫妻的感情确已破裂。无论想证明“夫妻长期分居”,还是某一方有吸毒、家暴等恶习都需要调查取证。

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通常第一次判决离婚的可能性较小,对于想早日摆脱纠纷困境的当事人来说问题难以快速解决,反而会拖慢离婚进度,增加纠纷产生的可能性。

其次,诉讼程序多、时间久,导致双方心理压力较大,容易情绪崩溃。

为了利益最大化,原告往往会动用一切手段和资源,彻查对方财产,一些在协商过程中原未涉及到的财产将会曝光,需要分割的财产金额可能会加大。
另外,涉及的财产标的越高,诉讼费用就会越高。

纠纷越复杂要付出的精力和时间越多,委托律师的费用也越高。

看来,婚姻,不是想离就能离。


  • 如何做好个人财产保护?


婚姻是大多数人的人生状态。

婚姻好坏暂且不论,随着离婚率逐年攀升,婚前尽早规划、合理做好婚前资产保护,也是对婚姻风险的良好预防。

婚前财产协议:谈钱伤感情。

《民法典》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尽管可以通过签署婚前财产协议约定各自的财产,但很多人会觉得这协议虽有用,但伤感情,开不了口。

那么,如何不伤感情也不伤钱呢?

婚前投保年金保险或设立家族信托,明确财产权属,隐蔽、私密地隔离婚前和婚后财产,会有助于做好婚前财产保护,建立和谐关系。



基于婚内财产的混同和夫妻财产制度的法律规定,在婚后的投保行为经常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婚前投保是最简单的婚姻资产隔离方式。

若有投保规划,建议婚前尽早投保。不论从法理上抑或在具体实践中,婚前投保的保单都是属于个人财产。当然,这里仅指保单本身。

若有隔离需求,建议婚前趸交保费。婚后交保的部分,由于涉及共同财产的投入,保单性质并不纯粹。只有在婚前全额趸交才能达到本案中保险利益属于个人财产的效果。

婚后领取保险理赔及保险收益后,专款专用。虽然婚后领取的保险收益可能属于个人财产,虽然人身属性的保险金属于个人财产,但是现金属于不特定物因而极易混同,因此建议专门的账户专款专用才能最终实现隔离效果。

想必,如果像我们开篇说的明星和素人,如果有这样的意识,也不会走到对簿公堂的地步。做好个人财产保护,让婚姻更纯粹。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