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批新冠检测获证企业之一“之江生物”上市了

2021年第一个月,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再次迎来医疗健康领域的好消息——1月18日,“之江生物”在科创板上市。


这家国内分子诊断试剂及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龙头企业,在抗疫过程中,成为国内首批新冠检测获证企业之一,提供的“核酸检测”服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了当之无愧的“明星”。


而再往前追溯,实际上自2005年成立以来,之江生物几乎活跃在每一场流行病中,包括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寨卡病毒……


01过去9个月跨越式增长


新冠疫情的“科技比武”中,之江生物成为国内分子诊断领域的“黑马”。


自2020年初,在很多抗疫新闻中都能看到之江生物的名字。它是国内最早一批参与病毒试剂生产研发的企业,并且很快获得国内外的认可。


2020年疫情爆发后,从1月11日开始,之江生物内部把所有研发工作都暂停了下来,所有人都投入到研制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当中。


很快,1月26日,之江生物拿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领域的首张注册证书,成为国内首批获批新冠检测试剂的企业之一。


2020年5月,之江生物的核酸检测产品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批准,成为了全球比较早被批准使用的产品之一。


此外,公司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先后通过欧盟CE认证,澳大利亚、南非、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际认证,被列入 WHO 应急使用清单(EUL)。


之江生物的速度和技术水平非常惊人。


要知道,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研发和生产并不容易。尤其是在疫情爆发初期,由于试剂的作用原理和检测操作很复杂,试剂和病毒样本的保存条件也很严苛,所以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只有少数实验室有能力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生产和检测。


在2020年2月12号和26号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 )就承认由于一个成分出错,第一批给美国国内外的公共卫生实验室分发的400份试剂给出了不准确的测试结果。于是CDC只能重新研发新的新冠肺炎检测试剂。


而之江生物在这场全球大考中,率先交卷。


在疫情期间最危急时刻,之江生物派出一支十余人的队伍支援武汉一线,帮助当地医疗和疾控机构进行设备安装、技术培训,甚至直接参与检测工作,整整驻扎了五十多天。由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突出作用,之江生物董事长邵俊斌也被国家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的称号。


而且,由于新冠疫情带来巨大的检测需求,之间生物获得了营收业绩的井喷。


据公司招股书披露,2020年1月到9月,公司净利润为6.96亿元,比上年同期的 5117.70 万元同比增长1259.09%。


02过去15年科技大比拼


其实,不光是针对新冠病毒,之江生物目前已经开发了400余种产品,覆盖了绝大多数国家法定传染病,产品广泛应用于突发公共卫生安全、医学临床诊断、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安全等领域,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它已经是是国内技术先进,产品齐全的分子诊断领军企业。


目前,之江生物的试剂产品主要集中在感染性疾病领域。这是在全球分子诊断市场中,目前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领域。


同时,针对近年来增长最快的肿瘤分子诊断等多个领域,之江生物也在逐步布局,试剂菜单还将进一步丰富。


在上市的前后的多个采访中,邵俊斌介绍公司接下来的发展规划表示,公司依托现有的多项核心技术,还将着重开发血液筛查核酸检测试剂盒、肿瘤伴随诊断试剂盒、肿瘤早筛基因检测试剂盒、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肠道菌群检测试剂盒等新型产品。


罗马不是一天练成的,这背后是长达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国际比拼实战。


2003年,还在博士期间的邵俊斌成为浙江省第一例发现SARS病毒核酸基因序列的人。2004年博士毕业以后,他创业专注在了基因诊断方向。


在新冠疫情爆发前的15年间,公司的产品技术一直走在疫情防控研发前沿,为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


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暴发,公司在国内首先研发出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


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公司快速研制出的核酸检测试剂通过科技部统一测评,从多家机构中脱颖而出,成为试剂特异性和敏感性符合标准的7家单位之一;


2013年,公司研制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核酸检测试剂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成为首批商品化核酸检测试剂,并率先批准上市;


2014年,非洲埃博拉病毒暴发流行之际,公司研制的核酸检测试剂第一时间获得欧盟CE认证,并跟随中国援非医疗队在非洲协助“抗埃”,次年公司的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被列入WHO官方采购名录,系亚太地区唯一入选企业;


2015年,公司开发了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核酸检测试剂;


2018年,公司研制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试剂被WHO认可,并批准纳入紧急使用评估和清单(EUAL)。


还有多次与国际诊断巨头的正面交锋。


以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为例,可分型的实时荧光PCR产品是HPV诊断的发展趋势。之江生物的产品是目前唯一可区分13个HPV亚型的实时荧光PCR产品。罗氏诊断也仅限于16,18亚型。


2014年底,之江生物推出了自主研发的Autrax核酸全自动提取工作站,成为国内唯一拥有核酸全自动化提取平台的本土诊断企业。之前,国内市场上只有凯杰和罗氏两家诊断巨头拥有全自动化的技术能力。


领先的技术水平、丰富的产品线和优异的产品性能为公司赢得了大量优质客户资源。根据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出具的2018年医院排行榜,国内排名前十的医院中有八家医院系之江生物终端客户。


丰富的研发经验、数据资源和临床资源,培养了专业化队伍,所以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越来越能快速响应。


15年的技术积累和国际比拼之后,之江生物在新冠疫情大考中暴风增长。


而且,这次疫情大考,让我们看到,之江生物、圣湘生物等一系列国内优秀企业,也是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生态圈企业,已经把中国在基因诊断试剂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推高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