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必读| 新手CEO遇到信任危机怎么办?

来源:哈佛商业评论案例研究


一家公司的年轻高管临危受命担任CEO,正被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员工士气低落,董事会的信任若有似无,其他资深高管也对他的能力提出质疑……他该如何快速胜任这个角色?


人物介绍


3.png

“NutriSelect公司CEO迈克尔因心脏病去世,3个月后,继任者能力受到质疑,”文章这样写道,“内部人士表示,43岁的新任CEO丹缺乏接管公司所需要的经验和眼界。”文章透露了目前公司财务方面一些令人担忧的细节,公司看上去比之前更加摇摇欲坠。


显然,公司里有人没有直接找丹解决问题,而是选择将内部信息透露给媒体,丹讨厌这种做法。这种懦弱的做法,就长期而言只会对公司造成损害。然而最糟糕的是,这篇报道中有一些事实他无法否认。他得到的比预想的多太多,目前他没有足够的自信能够应对挑战。这种陌生的感觉令他不安。


丹出身于常春藤名校商学院,在校成绩是全班第一。毕业后他进入生产谷物早餐、冷冻甜品以及各种加餐食品的大公司NutriSelect,迅速被当作高潜力人才,进入高管培训项目,在运营、营销和战略部门轮岗,逐渐面对更大的挑战,承担更大的责任。事实证明,他善于随机应变,富有创造力,看待事物观点新颖,受到称赞。丹商学院的很多同学、朋友去了硅谷,包装食品或许不像高科技那样吸引人,但他已经预见到食品行业未来激动人心的挑战。他坚信,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健康,食品行业的发展前景在于有机农业。NutriSelect早早意识到了这一趋势。丹一直负责有机食品部门,直到6个月前,董事会说要培养他继任迈克尔的职位。


根据原定计划,迈克尔会继续任职5年,指导丹顺利完成过渡。这样会让丹有充足的时间深入了解整个组织,并且获得面对高管团队的自信。接受任命的时候,他听到有人质疑他年纪太轻,也明白有一些没有得到晋升机会的人对他不满,但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让他们信服。以前在有机食品部门,他也是用实力回应了批评的声音。然而迈克尔突然去世,他没那么多时间了。



01

高管层危机暗涌



“散会之前我要说最后一个问题。”丹对高管团队说。他们正在进行每周的例会,刚刚审查完财务预算。“今天报纸上那篇讲NutriSelect和我的文章,你们都看了吧。”丹环视众人,心想透露消息的人不知是否就在其中。CFO理查德好像很生气,不知道是对那篇文章生气还是对他生气。他跟理查德关系不怎么样。


丹被任命为CEO后立刻开始研究财务报告,以便更好地把握公司财务状况。他不知道理查德是不是把这种方式理解为故意冒犯,抑或只是因为失去了升职机会而恼怒。理查德不止一次提醒过丹,自己审查公司财务数据已经20年了,比丹毕业后参加工作的时间还长。


丹不想跟他争,但也不会被吓到。比如说,公司对养老金计划的投资没有分散化,因此在2008年遭受重创。每家公司都要应对市场暴跌的影响,但NutriSelect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丹对公司现状困惑不已。根据迈克尔制定的战略,加上对技术和研发的良好投资,公司应该比现在更好才对。


“那篇文章里有我们的财务保密信息,”丹说,“来源一定是能接触到我们最新数据的人。”


COO雷娜尖锐地说:“你的意思是怀疑我们?”丹注意到她坐在理查德旁边。这并不令人惊讶,他觉得他们两人都是守旧派,虽然没有公开跟他发生冲突,但都暗示过丹还没准备好当CEO。去年,雷娜和理查德跟一家新的速冻食品供应商谈的合同,丹不同意。那笔订单能为公司节省几百万美元,可是丹担心质量会因此而受损。他不希望以失去客户为代价节约成本,特别是食品方面可能有健康隐患:如果产品线中发现了沙门氏菌,他们该如何回应?2006年爆发大肠杆菌污染菠菜事件,去年出现花生产品召回事件,丹非常担心公司出现类似丑闻。他提出这个问题,雷娜和理查德不屑一顾,说公司目前第一要务是收回经济低迷造成的损失。理查德说丹总是太理想化,雷娜也说:“你当了CEO,要负责的就不只是有机食品了。”


丹停止了回忆。“我没有怀疑谁,”他说,“负面报道对我们都没有好处。但说不定有生产线员工对公司现状不满。我们要注意一下员工。”


“我知道你有压力,”雷娜反驳道,“可是你真觉得在员工里找嫌疑人合适吗?”


02

你要经受考验



会议结束,丹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半小时后他要去办别的事,要花掉整个下午,但现在他无法专心看邮件。他知道自己没有处理好。他最不希望做的就是在团队内部引起矛盾,或者显出戒备的样子。现在他已经应付不过来了:面对每个季度的预算数据,为今后5年设置战略目标,在前CEO去世后鼓舞员工士气,还要应对媒体的负面报道。他深吸一口气,给哈尔打电话。哈尔是他的朋友,也是他在董事会的导师。他希望董事会没有质疑提早几年把CEO职位交给他的决定。


哈尔寒暄了几句,直接切入正题。“那篇文章我们看过了,我们知道你压力大。但是要记住,丹,董事会支持你。慢慢来,跟你的高管教练谈谈,像以前一样继续做你该做的事。你很聪明,会解决的。”


挂断电话后,丹放松了一点。看来至少现阶段他不必担心董事会反对,但他还要面对其他问题。首先是要维护与高管的关系,他知道,没有高管支持,自己没有胜算。


丹赶去参加下一场会议,在路上,他考虑着自己有什么选择。是否要等待时机,尝试逐渐与同事建立和睦关系,毕竟他们刚刚经历了一次大的变动,同时也是个人的悲剧。大家需要时间进行调整,消解悲伤,这是理所当然的。而且HR负责人提醒过他,普通员工感到焦虑。迈克尔生前曾保证不会裁员,然而高层领导换人,员工害怕前任CEO的保证失效。


或许丹应该尝试让公司集中力量去做一些积极的事情,比如明年的NutriSelect公司75周年纪念,他可以办一次新的推广活动,也可以策划一下内部庆祝活动。这样做不是浪费,而是对公司员工的奉献予以认可,在经济低迷时期尤其能提振士气。


但这对雷娜和理查德的问题毫无帮助。丹想着,是否应该主动和解?如果他承认自己难以应对目前的挑战,需要他们的指导,他们会不会更愿意支持他?不过示弱也有风险。他被选为CEO,是因为董事会相信他能带领NutriSelect更进一步。假如他无法引领公司转型,董事会还会支持他多久?


丹又想了想雷娜和理查德谈的那家新供应商。他希望NutriSelect以健康、实惠的食物而出名,为行业制定质量标准。如果只关心成本,这些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也许他应该表达出坚定的态度,证明自己有能力领导公司。


丹知道自己必须迅速做出选择。他犹豫的时间越长,自己和公司要恢复常态的难度就越大。




专家点评




布鲁斯·齐赞(Bruce Chizen)

西雅图VoyageCapital投资合伙人,伦敦Permira Advisers高级顾问,曾任Adobe公司CEO。



我可以理解丹的处境。但如果你真的难以胜任,就必须承认这一点。你还要告诉身边的人,你之所以身在这个职位,是因为许多有才能的人信赖你的能力,你要自己学习胜任这份工作所需的知识。因此你可以向同事、导师和董事寻求建议。“我以前从来没有给分析师做过这种演讲,可以帮帮我吗?”这样说没问题,你要这样来学习。


丹似乎已经错过了在任职之初赢取多数人支持的机会。如果他刚刚获得晋升的时候就跟高管团队谈谈,说:“我知道自己能力还不完善,有很多东西要学,但我希望得到你们的支持。”局面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紧张了。


Adobe创始人约翰·沃诺克(JohnWarnock)和查克·格施克(Chuck Geschke)将公司交给我的时候,我开诚布公地说出了我们的差异:我不是工程师,没有博士学位,无法取代他们。也许丹也需要对CFO说:“我不是搞理科的。我不是会计方面的专业人士,但作为CEO,我必须向董事会解释,所以我不懂的时候会问你们,比如投资决策之类的事。”


如果丹始终质疑自己身后的人,就无法成为高效的领导者。他要坦率对待同事,要对他们说:“最终对公司发展方向和结果负责的是我,不是你们。如果你们无法实现目标,那我们就得谈谈了。”丹应该记住,团队成员有反对的权利。他们可能觉得丹对食品质量问题太敏感,丹可能觉得他们过度重视削减成本,会带来风险。这类冲突往往会引起有关健康的争论。但如果他做出了最终决定,他们必须支持,不支持的人则必须离开。丹应该把这种可能性告知董事会。



德布拉·本顿(Debra Benton)

从事高管培训,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利弗莫尔创立了Benton Management Resources公司,著有《CEO的才能》(CEOMaterial: How to Be a Leader in Any Organization,McGraw-Hill出版社2009年出版)


如果说5年后丹能够成为一名好的CEO,那么他现在也能。他的第一要务应该是隐藏对自己的怀疑。首先要把内心的声音从“我在努力应付”换成“我能做到”。得到晋升的人总觉得应接不暇,这是被推进未知领域时自然的反应。但你必须相信自己能做到,而且必须表现出来。如果你显得不自信,你的不安会影响其他人。案例中的问题至少有一部分是这样的。


丹可能觉得,给员工一些时间用来缓解悲伤,可以赢得别人的尊敬。但他不能再继续这样什么都不做了,这会让他显得没有能力处理问题。而且有人向媒体泄露消息,影响他的地位,这已经是挑衅了。他必须开始采取行动。


如果我是丹的教练,我会建议他仔细评估团队成员能力,开除能力最弱的人。这样可以立威。不是要惹人讨厌,而是讲求实际:惧怕比敬爱更能激发人的动力。理查德和雷娜怨恨丹当上了CEO,只是表面上服从,没有真心支持他。等他们看到有同事被开除,可能就会改变心意跟他合作。


我的一位客户36岁当上某连锁酒店公司CEO,接手的高管团队里很多是在公司供职30多年的老员工。这部分员工不想改变一贯的工作方式。经过尝试后,他最终表示:“很遗憾,我无法与你们共事”,并引入了另一支更友好的团队。即使丹后来的团队与老员工相比经验略为欠缺,情况也会有所改善。比起由杰出管理者组成的排挤他的团队,由才能高于平均水平的人组成的支持他的团队更能帮助他成功。组建一支和谐的高管团队,每天不断学习,丹就可以去解决其他问题了。


最重要的是,丹必须注意迅速加强自己最薄弱的地方。他必须始终提出问题,仔细、审慎、客观地倾听,获得更多信息。有些事情即使他以为自己知道,以CEO身份去接触也可能会不同。



本文改变自《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17 年10月刊《新手CEO的信任危机》一文


艾琳·罗奇(Eileen Roche)| 文

蒋荟蓉 | 译 牛文静 | 校 万艳 | 编辑

王一冰 | 公众号文章编辑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