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美众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全球CEO或不愿与美国做生意

美国众议院于当地时间12月2日一致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在众议院表决通过后,将送交白宫待总统签署立法生效。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距离正式生效又近了一步。




什么是《外国公司问责法案》


根据该法案要求,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不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禁止其证券在美国交易。


尽管美方一再声称该法律适用于任何国家的公司,但中方仍然批评其法案旨在阻止中资企业的海外融资。我们熟悉的诸如中石油,拼多多等公司都被覆盖在这条法案之下。随着法案被表决通过,部分中概股出现大幅跳水。



对此,许多股民可能有此疑问:

● 为啥一定要去美国上市?中国股市不香吗?
● 咱中国公司,为啥接受外国会计事务所审查?信息泄露怎么办?

● 会带来哪些实质性影响?


我们来深入一番。




中国企业,为何跑去美国上市?


可能包含以下4类原因:


① 更成熟的市场


虽然近年我国资本市场正在迅速发展。但从全球来看,美国资本市场的稳定性、与雄厚的资金能为企业融资提供最大空间。管理也更加规范、透明、安全。


② 提高企业全球知名度


公司良好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司的价值。成为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上市企业所带来的商誉和企业形象,是花钱买不来的。


③ 良好的退出机制


美国根据不同的市场和企业自身的情况,大致上可以有如下的退出方法:二级发售(Secondary Offering)、限制性股票出售、职工股权分配计划等。而国内市场可能不能提供完全的退出机制。


④更为严格的披露和公司治理要求


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公司的内部改革和提高公司治理的水平。成为提高在行业内竞争力的契机。





最近一两年时间内,美股市场的开放性及包容性有所削弱,对外国公司来说,美股市场的行政干预色彩正在不断升温,此举不利于外国公司赴美上市的需求。与之相比,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性及包容性在不断提升,股票市场也加快向市场化的步伐迈进。站在企业的角度出发,可能更青睐于中国市场,美股市场已经不是企业上市的首要选择。







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法案》一旦通过,中美在监管主权和信息安全方面的冲突将上升到立法层面。除非在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多边备忘录框架下,中美可以针对跨境审计达成协议;否则,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一类受到冲击的,是拥有国资背景的中概股


目前,在美上市的中资公司共有245家,其中,国有企业13家。截至2020年6月4日,国有企业在美上市市值达到4482.47亿美元。



国有中概股一旦选择披露上述信息,相当于自证身份。美国相关机构就可以此为证据,以维护美国国家安全为名义,对中资企业实施更大、更多的限制。


第二类在中国境内的非国有中概股公司,面临挑战


由于这些公司的业务和会计师事务所都在境内,如果难以向境外的PCAOB提供与证券业务活动有关的文件和资料,会面临退市的选择。


第三类在境外的中概股,其受影响最小


在245家中概股中,有一部分公司的业务主要是在海外开展,不涉及中国境内的跨境审计数据流动,可接受PCAOB针对其聘用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




对中概股企业来说,在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性与包容性进一步提升的背景下,可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快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步伐。近年来已有部分知名中概股企业开始采取了私有化退市的策略,同时也有部分中概股企业采取了港股与美股同步上市的策略,并以此降低企业在美国证券市场交易的各种不确定风险。






对美国也不一定是好事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经济学荣誉退休教授理查德.沃尔夫在接受美媒采访时称,现在美国经济的举措正在向全球市场发出强烈信号,即避免与美国经济这样一个不稳定的合作伙伴打交道,这将在未来几年以无数种方式伤害美国经济,它将给美国经济带来经济损失,现在,全球CEO们不愿意与美国做生意,全球企业将与美国减少合作。


从小微君的角度看,这反而是我们国内资本市场的一个机遇。


充分开放国内的金融市场,用更便捷、更开放、更透明,更安全,更灵活的交易方式吸引全世界的资本。依托制度优势,把我们的大A股打造成为世界最大的股票交易市场。既可以展示自信,还可以吸引美国以及全世界优秀企业来中国上市!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