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社会影响力评估报告》是母基金行业内的第一份社会影响力评估报告,通过首次系统全面地探讨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在社会影响力上的绩效,并披露相关结果,希望能够对从业人员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深层次了解影响力评估的意义有所帮助,助推影响力因素纳入更多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
美国众议院于当地时间12月2日一致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在众议院表决通过后,将送交白宫待总统签署立法生效。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距离正式生效又近了一步。
——
什么是《外国公司问责法案》
根据该法案要求,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不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禁止其证券在美国交易。
尽管美方一再声称该法律适用于任何国家的公司,但中方仍然批评其法案旨在阻止中资企业的海外融资。我们熟悉的诸如中石油,拼多多等公司都被覆盖在这条法案之下。随着法案被表决通过,部分中概股出现大幅跳水。
对此,许多股民可能有此疑问:
● 为啥一定要去美国上市?中国股市不香吗?
● 咱中国公司,为啥接受外国会计事务所审查?信息泄露怎么办?
● 会带来哪些实质性影响?
我们来深入一番。
——
中国企业,为何跑去美国上市?
可能包含以下4类原因:
① 更成熟的市场
虽然近年我国资本市场正在迅速发展。但从全球来看,美国资本市场的稳定性、与雄厚的资金能为企业融资提供最大空间。管理也更加规范、透明、安全。
② 提高企业全球知名度
公司良好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司的价值。成为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上市企业所带来的商誉和企业形象,是花钱买不来的。
③ 良好的退出机制
美国根据不同的市场和企业自身的情况,大致上可以有如下的退出方法:二级发售(Secondary Offering)、限制性股票出售、职工股权分配计划等。而国内市场可能不能提供完全的退出机制。
④更为严格的披露和公司治理要求
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公司的内部改革和提高公司治理的水平。成为提高在行业内竞争力的契机。
最近一两年时间内,美股市场的开放性及包容性有所削弱,对外国公司来说,美股市场的行政干预色彩正在不断升温,此举不利于外国公司赴美上市的需求。与之相比,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性及包容性在不断提升,股票市场也加快向市场化的步伐迈进。站在企业的角度出发,可能更青睐于中国市场,美股市场已经不是企业上市的首要选择。
——
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法案》一旦通过,中美在监管主权和信息安全方面的冲突将上升到立法层面。除非在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多边备忘录框架下,中美可以针对跨境审计达成协议;否则,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一类受到冲击的,是拥有国资背景的中概股
目前,在美上市的中资公司共有245家,其中,国有企业13家。截至2020年6月4日,国有企业在美上市市值达到4482.47亿美元。
国有中概股一旦选择披露上述信息,相当于自证身份。美国相关机构就可以此为证据,以维护美国国家安全为名义,对中资企业实施更大、更多的限制。
第二类在中国境内的非国有中概股公司,面临挑战
由于这些公司的业务和会计师事务所都在境内,如果难以向境外的PCAOB提供与证券业务活动有关的文件和资料,会面临退市的选择。
第三类在境外的中概股,其受影响最小
在245家中概股中,有一部分公司的业务主要是在海外开展,不涉及中国境内的跨境审计数据流动,可接受PCAOB针对其聘用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
对中概股企业来说,在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性与包容性进一步提升的背景下,可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快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步伐。近年来已有部分知名中概股企业开始采取了私有化退市的策略,同时也有部分中概股企业采取了港股与美股同步上市的策略,并以此降低企业在美国证券市场交易的各种不确定风险。
——
对美国也不一定是好事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经济学荣誉退休教授理查德.沃尔夫在接受美媒采访时称,现在美国经济的举措正在向全球市场发出强烈信号,即避免与美国经济这样一个不稳定的合作伙伴打交道,这将在未来几年以无数种方式伤害美国经济,它将给美国经济带来经济损失,现在,全球CEO们不愿意与美国做生意,全球企业将与美国减少合作。
从小微君的角度看,这反而是我们国内资本市场的一个机遇。
充分开放国内的金融市场,用更便捷、更开放、更透明,更安全,更灵活的交易方式吸引全世界的资本。依托制度优势,把我们的大A股打造成为世界最大的股票交易市场。既可以展示自信,还可以吸引美国以及全世界优秀企业来中国上市!
Copyright 2009 by Creditease Corp.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10222285号-8 版权所有 宜信惠民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宜信普惠全国服务热线:
400-811-2288
瑞承全国服务热线:
95183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