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预测:明年A股将经历慢涨“三部曲”

高质量增长文章头图.jpg


来源:中信证券


本文摘自研报(节选):


我们在去年11月19日发布的年度投资策略报告《新时代的“小康牛”》中提出,A股在2020年有望迎来2~3年中期上涨的起点,其中二、四季度行情表现较好;二季度科技和消费领涨,四季度工业和金融全面启动。市场后续走势基本符合我们的判断,A股当前依然处于中期上行通道中。


本报告进一步优化了策略分析框架,整合了宏观、产业、政策、主题四大策略体系,同时采用了量化和行为金融的方法论,系统展望2021年的A股投资机会。


预计明年上半年是中美博弈真空期


海外疫情季节性反复的影响有限,预计明年上半年疫苗大规模接种,全球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欧美经济在刺激政策的支持下,明年二、三季度恢复弹性较大。美国大选结果难有反复,预计明年年初拜登主政后的首要目标在疫情防控和财政刺激。中美博弈整体趋于缓和,预计明年上半年是中美博弈真空期,下半年拜登的对华政策框架更明朗,贸易上会重新评估中美关税,科技上仍会保持压制的态势,但金融和地缘方面冲突的概率很低。


预计明年黄金价格先强后弱,二季度触及高位,全年均价将达到2100美元/盎司。全球经济弱复苏及供应端减产下,原油供需矛盾缓和,预计明年布油均价将缓慢抬升至55美元/桶左右。


A股盈利明确好转,打开行业轮动空间


国内经济已从疫情冲击中快速恢复,今年年底恢复至合意的潜在增速水平后,明年运行整体平稳。A股基本面明确好转,预计2021年中证800的盈利增速将从2020年的-2.8%回升至14.7%;其中金融和非金融板块的增速分别是8%和24.9%,后者将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节奏上,非金融板块2020Q4~2021Q4五个季度的同比增速预计分别是31%/100%/13%/17%/14%:剔除一季度基数效应导致的高增速,本轮盈利复苏周期的高点在明年三季度。


结构上,消费电子带动下,TMT板块今年四季度盈利增速预计将达到54%的高点;工业和消费等顺周期板块则是跨年的主要看点,其中工业板块量价齐升下在明年一季度有望超预期。预计明年市场对基本面的预期先升后降,预期的顶点出现在上半年。


货币财政回归常态,规划落地催化主题


明年国内常规政策将由宽松逐步回归常态:货币方面,政策整体稳健并灵活适度;财政方面,预计预算赤字率保持在3%左右,专项债额度约3.75万亿。以2035年远景目标为基础的“十四五”规划将在明年“两会”后落地,成为重要看点。其需求端重点在于通过改革与开放推进“大循环”发力,供给端通过产业政策、区域战略、资本市场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其中,预计一季度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人口政策会优先出台;其它细分领域规划将在后续逐步落地。资本市场改革继续突进,预计今年年底前退市改革、减持新规、外资持股上限放开都会落地,明年上半年全市场注册制相关规则将出台。


外部流动性依然宽松,国内流动性整体稳健


明年海外流动性整体宽松,欧美日央行扩表主要集中在上半年,预计四个季度规模为8100/7300/3900/2600亿美元。预计美元指数先弱后强,在明年三季度达到88左右的底部,人民币兑美元先强后弱,拐点也在明年三季度,达到6.3左右。海外资金稳步增配中国的趋势不变。


明年国内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预计主要以逆回购+MLF+结构性工具维持银行间流动性合理充裕,为了对冲资管新规过渡期截止的波动,下半年可能相机宽松。预计长端利率先稳后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明年一季度高位震荡,其后将缓慢下行,全年区间2.6%~3.2%。


A股在2021年的慢涨“三部曲”


以上述研判为基础,我们综合了量化和行为金融的方法论进行大势研判,预计明年A股行情将分为轮动慢涨期、平静期、共振上行期三个阶段。


1、从跨年直到明年二季度中市场都将处于轮动慢涨期。在此期间,国内基本面明确修复,海外基本面预期随着疫苗接种而强化,中美博弈处于真空期,宏观货币环境偏松,政策事件密度高,市场上行动能较强。


2、明年二季度中至三季度市场整体处于平静期。在此期间,基本面预期上修已比较充分,内外货币政策正常化成为关注重点,全市场注册制改革落地,市场相对比较平静。


3、明年四季度市场将进入共振上行期。在此期间,发达经济体基本走出疫情阴霾,国内基本面增速放缓,内外循环充分修复,全球权益市场正向共振。


紧扣景气轮动配置,兼顾政策催化主题


在轮动慢涨期,建议坚持配置顺周期品种,并兼顾“十四五”相关主题。内外基本面预期强化的大趋势下,顺周期是最重要的主线,其中可选消费、工业板块有明显的增配价值。另外,可以兼顾“十四五”规划中有望先落地的半导体、生育政策等主题。


在平静期中,建议增配大金融和必选消费;主题方面,二季度可以关注新能源与国防安全。随着下半年市场逐步从平静期切入共振上行期,长期成长潜力更大的科技板块、以及估值消化并处于盈利增速拐点的医药相对配置价值将会提升。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