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说,今年1-8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到4165.5亿美元,同比增长3.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6%。东盟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形成了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良好格局。 ■北京编制未来15年专项规划 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 北京市加快顶层设计,编制《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提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发展目标:紧密对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将北京建设成为承担我国重大外交外事活动的首要舞台、引领全球科技创新和交流合作的中心枢纽、展现中国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重要窗口、彰显我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国家交往之都。 国外 ■特朗普宣布提名巴雷特为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正式宣布,提名受保守派青睐的巴雷特接替一周前去世的金斯伯格出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这是特朗普任期内第3次为最高法院提名大法官人选。现年48岁的巴雷特曾任已故大法官安东宁·斯卡利亚助理,她在拥枪、移民和堕胎等议题上持保守态度。2017年,巴雷特被特朗普提名为第七巡回上诉法院法官。随着这一提名的公布,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将再度掀起争议。 ■多家顶级主权基金养老金欲参投蚂蚁IPO 蚂蚁集团的IPO计划吸引了多家全球顶级主权财富基金的关注,多家全球顶级主权财富基金计划参与投资蚂蚁集团在A股的IPO,优质的增量外资进场将进一步增加A股流动性。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阿布扎比投资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等顶级全球主权基金已明确表达了希望参与A股战略配售的意向。据了解,阿布扎比投资局目前是全球排名第三的主权基金,资产规模约为5800亿美元;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则是排名第六的主权基金,目前管理的资产规模约为4530亿美元。(中证报) ■李小加:考虑将生物科技公司纳入互联互通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自港交所于2018年修改《上市规则》引入18A章,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以来,截至目前,已有累计154家医药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市值达到26000亿,其中20家为18A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李小加表示,继将生物科技公司纳入恒指以后,接下来港交所还会考虑将这些生物科技公司纳入互联互通,特别是港股通,以便让内地的投资者也可以进行投资。 ■新华国际时评:“入富”凸显中国经济的“钱”景和底气 全球三大债券指数供应机构之一的富时罗素日前宣布,从2021年10月起将中国国债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具体纳入时间待当年3月最后确认。加上之前的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和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指数,中国债券将集齐全球三大主流债券指数。这一里程碑事件充分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稳健复苏和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国际投资者对华投资意愿和信心显著增强,中国融入全球资本市场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截至8月底已达111.8万亿元,为全球第二大债市,但外资持债比例相对较低。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扩大开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未来外资买入中国债券会有较大增量空间,收益率提升潜力巨大。 ■超500万人购买蚂蚁战配基金,上线两天已售罄两只 据悉,蚂蚁战配基金上线两天已售罄两只。9月26日晚,鹏华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期产品提前结束募集,这是个非交易日,也是基金开卖的第二天。此外,支付宝页面显示,蚂蚁战配基金总计已有超500万人购买,堪称史上最普惠基金。业内人士分析,基金公司和蚂蚁不追求超募和一味的做大数字,显然是希望通过尽可能高的比例配售,最大程度确保用户认购体验。 海通策略:中期牛市3浪上涨趋势不变 市场调整已近尾声 海通策略荀玉根等人认为,中期牛市3浪上涨趋势不变。最近一周市场下跌,成交量进一步萎缩,主要原因是国庆长假来临,大家对地缘政治、美股等因素有担忧,因此投资者倾向于持币观望。最近一周全部A股日成交额只有大约6000亿,和7月高点的1.7万多亿相比只有1/3,我们之前统计过牛市中调整结束时成交量大约较前期高点萎缩到30-40%,这次调整已近尾声。当前资金面和基本面向好的两大因素未变,因此牛市3浪上涨趋势不变。 国君策略:珍惜每次回调机会 建议持股过节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指出,不要让恐慌情绪遮蔽当前宝贵的赔率和胜率,珍惜每次回调机会,建议持股过节。海外市场的调整,是确认了在全球范围内由无风险利率下行推动的流动性扩张的行情告一段落;A股已预先演绎,海外冲击影响有限。短期中美预期不稳定,风险偏好下行将压制科技板块,但打造“内循环” 下,科技的预期底有望提前出现,且此轮科技行情是尤其具备“盈利修复”特征的。 中信证券:9月下旬是市场情绪低点 也是四季度行情的起点 中信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外围扰动因素的风险释放已比较充分;流动性预期在短期紊乱后,将重新凝聚宽松共识;四季度的多重利好将逐步落定,市场将进入业绩改善和增量资金驱动的模式:9月下旬是市场情绪的低点,也是四季度行情的起点。配置上,建议强化对顺周期和高弹性品种的配置。另外,可以开始配置调整已基本到位的科技龙头。同时,布局可能受益于“十四五”规划的主线。 ■高科技生物公司“康立明生物”完成6亿元C轮融资 “康立明生物”已于近日完成6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清松资本领投,海松资本、君度资本等跟投,原股东IDG资本和鼎晖投资继续跟投,由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资金将用于肺癌、膀胱癌等各类癌症早筛产品和POCT产品的研发、临床试验、销售渠道拓展,以及市场推广和团队建设等。康立明生物是一家主要从事粪便DNA肠癌检测试剂盒等肿瘤早期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可提供相应检测服务的高科技生物公司。(36氪) ■中芯国际回应被美国“拉黑”:未收到此类官方消息 环球时报援引英国路透社报道称,美国政府已经对中国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施加了出口限制。中芯国际回应称,“公司并未收到此类官方消息。公司重申,中芯国际只为民用和商用的终端用户提供产品及服务,没有为任何军用终端用户生产。”(中国证券报) ■京东集团:拟议分拆京东健康于港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京东集团港交所公告,于本公告日期,本公司透过全资子公司持有京东健康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81.04%,拟议分拆完成后,本公司将间接持有京东健康不少于50%的股权,京东健康将仍为本公司的子公司。本次全球发售的联席保荐人为美银美林、海通国际、瑞银。京东健康从2014年独立运营,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2019年收入计算,京东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医疗健康平台及最大的线上零售药房。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收入达到了88亿元,同比增长76%。 ■携程全资收购上海国企获得“支付牌照” 携程集团受让上海东方汇融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东方汇融”)100%股权申请正式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复。这意味着携程集团通过全资收购的方式,正式获得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东方汇融成立于2011年,2012年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36氪) ■华为:将聚焦能源领域 推动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 华为企业BG副总裁、全球能源业务部总裁孙福友表示,公司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升级面向能源行业的业务战略定位,这意味着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华为的资源将持续不断地聚焦到能源领域。目前华为推出了智能矿山联合解决方案,包括通过矿山一张网,构建互联互通、统一高效、综合承载的矿山融合网络;通过矿山一朵云,构建安全可信、弹性灵活、运维高效的数字化底座;通过一平台,打破烟囱式系统,形成数据共享、能力共享、开放统一的矿山数字平台。 ■全国旅行社复业率已达75.72%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李健介绍:截至9月中旬,全国旅行社复业率已达75.72%,团队旅游业务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40%左右;在线旅游企业订单显著增加,产品单价逐步恢复,业务总体恢复至去年同期四成左右;星级饭店业务加快恢复,恢复经营9421家,复业率达91%。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