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5G商用价值10.6万亿,中国要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近期,黄奇帆今天在人民日报文化传媒和华为集团举办的新基建新经济高峰论坛上,分享了最新精彩观点,现整理如下:


5.png


PART 01

中国要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以往历次文明更迭所引发的矛盾,大多是以战争的形式解决,这使得人类文明总是在破坏中创造,在倒推中前进。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重塑力度不亚于一场世界大战。


这种情况下,人类文明正在呼唤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社会秩序,而中国正在以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的方式,科学的参与并开始主导这一轮全球数字经济社会秩序的重构。


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目前正在兴起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可以称为数字革命。


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都错过了,第一次还在封建王朝的后期,第二次正好处在世纪初,军阀混战、抗日战争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赶上了,所谓互联网计算机时代的一个革命,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之中,我们全面跟进,形成了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的综合经济体和第一大的工业经济规模的体系。


目前我们要面对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个工业革命我们不仅要跟进参与,而且要成为引领国之一。


我们国家去年的研发投入是世界第二,2.2%的GDP,差不多是2万多亿元。但是我们在核高技的研发方面,投入只占我们总的研发费的5%,而世界强国大国G20的那些国家,他们的研发费的20%投入在核高技领域。


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在一些核心的、高科技的、关键的技术领域,竞争能力不如其他国家,往往是这个领域被一些强国一剑封喉,所以今后这个阶段,我们的基础研究能力一定要加强补短板。


在新冠肺炎疫情深度冲击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唯有科技、唯有创新才能走出危机。



PART 02

5G商用将带动经济产出10万亿元


在经济学家看来,任何基础设施的代际革命都是因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领先程度,社会生产关系与之不能匹配的结果。


新基建就是支撑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治理的各种基础设施,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未来。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生产力,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正在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社会秩序的主宰力量。


根据工信部有关机构测算,2018年我国通信信息产业规模达到6.4万亿,在GDP中占比达到7.1%。


预计2020年到2025年期间,我国5G商用将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0.6万亿元,直接创造经济增加值3.3万亿元。


其中5g基站将会有500~600万座,每座20万元投资,规模总的也要达到1万亿元。


去年全球180个大型中心(一个数据重心有10万台服务器以上的规模),相当于至少1800万台服务器在安装建设中。中国今后5年将会增加1000多万台服务器,这1000多万台服务器连带机房电力等基础设施,至少将带动投资1万亿元。


物联网方面,预计未来至少会有30~50亿个终端联网,形成万物万联,带来投资规模也会达到2万多亿元,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也都将是上万亿级的开发投入。


总而言之,新基建将助推数字经济产业化,形成万亿级支撑体系的数字化平台。


PART 03

产业互联网是一片蓝色的海洋


与消费互联网相比,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有明显的区别。


消费互联网盈利通常是先烧钱补贴,再通过消灭对手形成规模经济,成为一个增值赚钱的业务,最终赢者通吃。


产业互联网则是要利用数字技术,把产业各要素各环节全部数字化网络化,推动业务流程生产方式重组变革,进而形成新的产业协作、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体系,达到多方协作共赢的局面。


构建产业互联网是产业价值链重塑的过程,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做数字化升级,产业生态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把原材料变成产品,还要加工数据要素,把数据变成产品的一部分,并进而通过数据产品和服务拓展产业链的价值空间。


总之,产业互联网是一片蓝色的海洋,它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据有关材料统计分析,全球目前有60多个万亿美元级的产业集群可以与数字化结合,实现数字化转型。


根据测算,仅在航空、电力、医疗、保健、铁路、油气这5个领域,如果引入数字化支持,假设只提高1%的效率,在今后15年中预计可节约3000亿美元,平均每年产生200亿美元的价值。


如果说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市场目前只能容纳几家万亿级的企业,在今后,产业互联网领域有可能产生几十家同等规模的、大型的创新企业,这是一个巨大的蓝海,今后的高价值公司很大可能主要产生于产业互联网体系。


据有关材料显示,中国云计算的结构与美国存在显著差别,中国云计算以IaaS为主,公有云SssS的占比仅为33%,而美国云计算市场以SaaS为主,占比达到64%,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消费者软件使用付费的意识和习惯有关。新基建投资能否物尽其用,还取决于在此基础上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水平。


与美国相比,我国产业互联网还处在发展初期,国内消费互联网在2014年以后进入了缓慢的增长期,实际上已经接近天花板,现在渐渐进入拐点了,目前国内还没有什么产业互联网企业崭露头角。


美国科技股前20位的上市公司中,7个和产业互联网有关的公司市值等于美国前20家上市公司市值的50%。


中国还没出现这个现象,中国企业目前还是消费互联网的公司占大头。


X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