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社会影响力评估报告》是母基金行业内的第一份社会影响力评估报告,通过首次系统全面地探讨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在社会影响力上的绩效,并披露相关结果,希望能够对从业人员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深层次了解影响力评估的意义有所帮助,助推影响力因素纳入更多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
来源:光大证券研究
作者:刘均伟
2020年对公募基金而言,是刷新纪录的一年——发行数量和发行份额双双创新高。
两组数据足以表明公募基金的火爆:据统计,截至9月21日,年内新成立的基金数量为1059只,发行份额合计22042.14亿份。
下文摘自光大证券研究报告。
回顾历史上三次“爆款基金潮”
2006年-2009年:期间共出现过21只爆款基金,平均发行规模178.68亿元,主要背景是牛市环境下基金产品的稀缺,投资者对基金的需求升温。
2015年:市场快速走牛,短期能获取高收益的基金经理成为追捧对象,共出现过9只爆款基金,平均发行规模173.92亿元。
2020年:今年19只百亿基金经理的“标签”:明星基金经理、中长期业绩出色、投资总监亲自掌舵。2020年以来共有19只超百亿基金发行,平均发行规模170.77亿元,百亿爆款基金的认购热情已经超过2015年。
爆款基金的发展路径以及特征:2015年前后差异较大
爆款基金的参与人数相对2015年增加明显:平均认购户数超过30万,且各家基金公司在托管行的选择上有所差异;“明星基金经理”效应逐步加强,托管行的分布逐步多元化。
爆款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2015年爆款基金更看重短期的业绩,而2020年更多看重中长期业绩。但基金经理之间的风格也有所差异,王栩、冯波等在投资上相对更为均衡,但也有各自所略微偏好的板块;郑磊、楼慧源等主要专注于医药行业;胡昕炜、王宗合主要专注于消费行业;李元博、许炎、郑希更专注于TMT行业。
爆款基金二季度重仓股在医药行业占比最高:爆款基金经理的老产品重仓股在医药行业占比最高,持仓相对较多的为长春高新、药明康德、迈瑞医疗;新产品将港股纳入重仓股:美团点评、腾讯控股、药明生物等。
爆款基金的后续演绎:业绩分化、份额递减
业绩分化严重:2015年成立的爆款基金中,仅东方红中国优势与汇添富医疗服务成立以来相对偏股基金指数的年化超额收益在10%以上,另外还有4只基金未跑赢偏股基金指数。我们构造的爆款基金指数自2015/7/7-2020/9/16的累计收益为42.32%,而偏股基金指数的累计收益为46.72%,爆款基金指数并没有跑赢同期偏股基金指数。
份额递减明显:2015年成立的爆款基金在首发后下一报告期的平均份额留存率为82.70%,但截至2020Q2相对首发的平均份额留存率仅为26.12%;2020年成立的三只爆款基金在2020Q2相对首发的平均份额留存率为58.27%。
Copyright 2009 by Creditease Corp.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10222285号-8 版权所有 宜信惠民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宜信普惠全国服务热线:
400-811-2288
瑞承全国服务热线:
95183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