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变了!
去年5月在接受采访时,巴菲特曾说:“伯克希尔在过去54年来从未参与过新股发售”。而今年9月16日,巴菲特打破了这一“戒律”。
这家“特别”的公司是云计算服务公司Snowflake,它于美国西部时间9月16日在纽交所上市。
上市前,Snowflake估值近305亿美元;上市首日市值高达708亿美元。真的是,身价翻倍!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毫无疑问,Snowflake可能是美股今年最大的IPO项目。
罕见的是,亏损状态的Snowflake,在IPO阶段引来了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以及软件巨头Salesforce的双双押注,二者各自持股2.5亿美元;而且,伯克希尔还透露在后期交易中再购买超400万股,斥资或达3.2亿美元以上。
Snowflake挂牌后即暴涨111.6%。一夜之间,首次打新的巴菲特豪赚8亿美元。
01巴菲特为何为Snowflake破“戒”? 号称不投看不懂的科技股、不参与打新的巴菲特,对Snowflake的投资,说明他正在调整战略,寻找新的投资类型。 Snowflake是巴菲特在IBM和苹果后看好的第三家科技公司,也是伯克希尔第一个参与打新的IPO项目。 云计算不是一个新行业,巴菲特为什么会为Snowflake破“戒”? 最表层的“诱惑”,来自Snowflake近一年来的飞速增长。 Snowflake的财务数据特征可概括为:收入高增长;毛利、毛利率也在增长;同时,营业亏损高额但在逐渐缩窄;经营现金净流出在减少。 据招股书显示,Snowflake的毛利率在46.5%增加2021营收在2.65;5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来自对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的长期看好。 在风险投资领域,有一个“ABC”的说法,指的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他们就像连体婴一样,常常是一起出现。 因为大家都知道,算力是当今时代的核心生产力。而算力的基础材料是大数据;大数据需要存储,就需要用到云计算;有了大数据和算力,才会有人工智能等的应用。 如果打个比方,新经济时代就像一个倒三角,下面一层包括了信息技术、通讯、云计算、大数据、半导体等,我们称之为基础设施。上面包括了企业服务、人工智能等,也就是场景应用。 当前数字化正成为新经济主要驱动力。算力是能源,存储是土壤。巴菲特也不得不与时俱进。 因此,投云计算和大数据,就是投基础设施。投基础设施,就是赚时代的钱。赚时代的钱,才意味着巨大的利润空间,是大钱。这是巴菲特看重这一领域的深层原因。 02 巴菲特为什么今天出手云计算领域? 巴菲特为什么在今天出手投资云计算企业?从投资角度,这个问题,可以变成:全球增长乏力的2020,有哪些确定性较高的行业机会? 再进一步可以问,如今,最大的全球时代背景之一就是5G。进入2020年,5G建设进入高峰期,哪些板块会率先兑现业绩? 云计算是答案之一。 眼下,放眼5G产业链,场景应用尚需时日,产业链基础建设环节以及云计算、网络安全等的前景尤其值得关注。 为什么? 因为伴随着5G基础设施的普及和升级,以及终端智能设备数量的逐年增长,数据流量激增,云计算行业的作用和前景凸显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云计算行业向上的趋势是长期的。 另外,新冠病毒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云计算行业的加速器,让云计算玩家也就拥有了更多的成长性。 而从投资角度,云计算行业发展十多年,为何在今天值得出手? 因为云计算行业的变革拐点到了。 以往说起云计算,大家能首先想到的,多是亚马逊、微软、阿里云等行业巨头。行业马太效应非常明显。 可如今的情况不一样了。 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的IT架构日益复杂化,多云战略已经是当下大多数上云企业的选择。 什么是多云? 对于“云计算”,微软在早前曾提出过“水龙头”的概念:云计算就像自来水一样,是拧开水龙头就能直接获得的便捷服务。 如今,云计算这个“水龙头”在升级。 就像Snowflake提供的服务,包括数据处理的多样化服务、数据扩容、数据计算资源动态整合、多区域多“云”以及数据的安全无缝共享。 也就是说,不再只有一朵云,而是“多云管理”。人们有更多的水龙头可以拧,想拧哪个就拧哪个。 “多云管理”对云计算创新公司来说,是一个风口机会。 2020年Flexera的云状态报告显示,93%的企业在IT架构上选择多云战略,其中87%的企业选择混合云,6%的企业选择多个公有云。报告还显示,企业平均会使用2.2个公有云+2.2个私有云。 从要解决的问题来看,5G时代,技术体系越来越细分化和垂直化,单个服务所涉及的技术越来越复杂。某种意义上来讲,未来云服务市场的竞争,就是云服务体系下的场景之争,重点落在了服务的能力上。 所以,云计算的比拼,不再是基础设施层面的“上云”,而是基于AI(人工智能)能力的云如何深入渗透企业的业务层,推动行业和产业的转型改造。也就是说,云服务已经进入了一个比拼“解决方案”的时代。 而解决方案的成熟度,一半取决于云服务的基础能力,另一半则是厂家对该行业的认知深度和云服务经验。所以,完成解决方案,靠的并非服务商们的“一云之力”,而是更加细分、垂直的服务能力。 这也是Snowflake这样的企业能获得如此大估值的重要原因——它是一家从事数据仓库的云计算服务公司。数据仓库和普通的数据库有什么区别呢?简单来说,数据库只是一个简单存储数据的地方,相比之下,数据仓库更需要的是提取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所以,Snowflake实际是搅动了三个相关的终端市场:分析数据管理、集成平台、商业智能和分析工具。 细分服务的趋势下,云计算服务不再只是巨头的机会,这个蛋糕,不是一家能通吃和吃完的。 前面十几年云计算行业的发展和普及,其实为这种深化、细分服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一方面,放眼整个云计算市场,可以看到,多云的异构环境下,那些可以对接多个云的服务商,为企业提供咨询、迁移和管理服务的云托管服务商,为企业提供了成本优化等IT管理工具的多云管理软件等,都跟着云计算行业的渗透率提升而水涨船高。 另一方面,从客户类型的角度,可以看到,在互联网行业客户之外,围绕金融、零售、制造业等市场化程度较高大型企业,是接下来几年云计算服务公司的增量市场。 另外,当物联网与5G到来后,数据库与边缘计算融合,在高速、低延迟技术等特性下,料想云计算行业还会有更多升级、融合的空间。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